严歌苓简介(严歌苓是谁?)
这个名字慢慢进入视野,是因为她写的电影或者改编自她的小说。
冯小刚的《青春》,张艾嘉的刘若英主演的《渔女》,张艺谋今年年初热播的《金陵十三钗》,都是她写的。尤其是电影《芳华》中男女主角的经历都是基于她的亲身经历,真的很震撼。
她叫严歌苓。人们都说她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感情背叛比《青春》里的刘峰更残酷,但她的生活却越来越好。
~ 1 ~
原始家庭
爷爷——严恩春
严歌苓的爷爷是个天才。16岁考上大学,25岁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她回国在厦门大学任教。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第一个中国译者是她的祖父。爷爷孤傲敏感,长期失眠。文革期间,他因对现状失望而自杀。
严歌苓的小说《颜路·阎志》与她祖父的经历密切相关,小说中最真实的部分来自她祖父的经历。后来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归来》,2014年上映。
父亲-马骁
严歌苓的父亲,原名严敦勋,1930年生于厦门,中国著名作家。他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除了是个作家,他还精通音乐,会拉小提琴和画画。在严歌苓眼里,父亲是一个很独特很有魅力的人。
他于1946年进入上海市立工业学校学习。1948年因从事学生运动被开除,随即奔赴苏北解放区。先后在华东革命大学、皖北党委农村工作小组等部门从事文化工作。1957年后调入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曾任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在他的写作生涯中,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破壁》,电影文学剧本《遗嘱》等。
严歌苓的父亲于2011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
母亲-林佳
严歌苓的妈妈是话剧演员。18岁时,她爱上了话剧团的副团长。这个人就是严歌苓的父亲。
严歌苓说,在她的印象中,母亲是单方面爱上父亲的,简直是为爱痴狂。田在她的小说《妇女史诗》中是一个以她母亲为原型的人物。从《严歌苓:关于母亲的两篇》中我们可以知道,她的母亲能歌善舞,她的父亲很小家子气,很高贵,她的母亲很爱她的父亲,甚至讨好她的父亲,但是她的父亲并不爱她的母亲。最终,他们离婚了,她的父亲嫁给了别人。母亲与父亲离婚后,她再婚,并最终在64岁时死于癌症。
~ 2 ~
成长经历
严歌苓于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她的父母有三个孩子。她是老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严歌苓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大。她三四岁的时候,父亲教她读书,她从小就爱读书。高中就读于红星中学。2015年,严歌苓回母校。她回忆起在红星中学读书的经历,由于时间久远,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印象最深的是她被学校调到文艺队跳舞,然后又被派到市文艺队跳舞。然后她进了部队,这是她在象牙塔里的最后一天。
严歌苓小时候从没想过要当作家,当时的哥哥也常说她是个“屁股坐不住的人”。由于母亲是话剧演员,严歌苓从小学起唱歌就很快,跳舞也很和谐。1970年,刚满12岁的严歌苓考入成都军区文工团当了一名文艺兵,从此开始了她长达8年的红色芭蕾舞演员生涯。
1978年,严歌苓20岁,中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为了避免跳舞,她自愿去当战地记者。在挎包里放了一把五四手枪后,她去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当时,她被送往野战医院,在那里她接收了数千名从前线撤离的士兵。在她八年的军旅生涯中,她第一次看到流血。“一个人从健全到残废,在一瞬间;一个生命存在与否,在一瞬间。”从此严歌苓开始写诗、散文、小说。
~ 3 ~
关于父母离婚
严歌苓的父母在她18岁时离婚。
虽然严歌苓那时候已经长大了,但她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像晴天霹雳。
父母离异对严歌苓的影响
当兵的日子,大后方还是有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在等你回家,这是对她最大的安慰。父母离婚后,她觉得军队生活难以忍受。他们分开了,一个完整的家没了,又是一年一度的探亲假,一个没有家的孩子,不知道去哪了。
所以,当她得知父亲做了这个决定后,她想尽办法挽回。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她软硬兼施。她说,爸爸,我在北京方向给你跪下了。希望你不要离婚。她甚至威胁她父亲说,你可以选择。你不是很爱我吗?你选择我还是你现在的妻子?她还告诉父亲,作为一个部队的士兵,父亲在外面遇到这种婚外情,对于一个要求进步的部队来说,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
尽管各种高压,父亲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后来严歌苓在那段时间从迎来了她的第一次婚姻,她也慢慢理解了父亲的选择。尤其是遇到继母后,通过长谈,她认定自己是一个值得父爱的女人。同时,她也意识到父母的婚姻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小时候,她经历过他们的争吵和打架,妈妈很爱爸爸,爸爸却不爱妈妈。这种被动接受是一种非常痛苦的经历。这让人想到《问东问西》中徐伯昌夫妇的命运。
严歌苓父亲对离婚的态度
关于离婚,父亲写了一封长信向女儿解释原因。但那时候,无视外界舆论,不被妻子的牺牲绑架生活,坚持奋斗,坚持寻找自己的幸福,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当时据说严歌苓的母亲不同意离婚,严歌苓的父亲只是用八年的分居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意愿。父亲提出离婚的想法后,一直一个人住在电影厂的宿舍。当然,我父亲也遭到了除我母亲之外的社会和舆论的反对,尤其是他的堂兄弟,因为他们都嫁给了高倩,他对这种不雅的、社会不能接受的行为投来鄙夷的目光,并威胁说如果他离婚就不认他弟弟。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严歌苓父亲追求他想要的幸福。
很难说这是勇敢、顺从还是自私,但我父亲做到了。他活到了81岁,所以他应该过得很开放很幸福,至少他没有像她妈妈一样因为内疚什么的英年早逝。
离婚对严歌苓的母亲是一个打击。
最后,母亲别无选择,只能答应父亲放了他。但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有多痛苦和纠结。20年的苦心经营,有了孩子,经历了文革的磨难,各种磨难都挺过来了,但是所有的努力最后都因为离婚而被否定。这样的人生经历,应该在我妈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怨恨,于是她在64岁的时候死于癌症。
虽然倔强,但她不想带着这种失败感和被遗弃感生活,母亲离婚后选择了再婚,但第二次婚姻在严歌苓看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幸。
~ 4 ~
一个女儿对母亲的告白
这是一个关于孝道的话题。
严歌苓知道妈妈内心的痛苦。她曾经对妈妈说:妈妈,没关系。你老了可以和我一起住。不管怎样,我们可以永远做朋友。
然而,直到母亲过世,她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没有信守承诺,成为她内心深处的痛与自责。
因为这次亲身经历,她彻底体会到了。严歌苓说:作为子女,所谓的孝顺,不是给父母钱,也不是买房子。父母老了,年轻时再厉害,最后都是一样的。他们只是想让孩子多陪陪自己,仅此而已。
是的,父母老了就像孩子一样。他们每天都盼着父母下班,陪自己玩,带自己去吃好吃的,去旅游...没什么不同。他们想要的只是关注和陪伴。和他们聊天,多关注他们,让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生活,让你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即使工作累了,他们能给你送来一碗汤,你也觉得很满足。
严歌苓父亲卧病在床的时候说,我没多少时间了。每天数着日子,就是数着一年能见你几次。爸爸把她参加的节目都录了下来,想她了就看。
穷传宗接代,难道不是要等到父母老了,甚至连孝顺的机会都没有的时候,才懂得孝顺吗?
~ 5 ~
情感和家庭
初恋
15岁时,严歌苓疯狂地爱上了部队里一个30岁的军官,半年内她给他写了160封情书。她说,她的作家潜质,最早是从她初恋时写的这些情书中发现的。给她心爱的人一天一封信。
然而,这段年轻的爱情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局。初恋对象,后来爱上了别人背叛了她,还在新欢的唆使下主动举报了她,把情书交给了组织。
那时候在部队,“一旦恋爱被抓,天就塌了,然后所有人都冷冷的看着你,不理你。”他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将严歌苓陷入无奈的境地。为此,严歌苓不仅要一遍又一遍地写检讨,还要当众宣读,原本属于她的好角色将不再由她来扮演。
爱人的背叛和舆论的压力,在最绝望的时候,她甚至一度想过自杀。
第一次婚姻
在越战前线,严歌苓看到了那些和她年龄相仿的士兵,突然间他们变成了永久残废,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让她对英雄主义等概念有了自己的反思。
回到成都后,严歌苓就不跳舞了。她希望有一种更全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她认为这种方式是写作。不久,她写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七兵一零》。读完这本书后,她的父亲马骁被女儿的才华震惊了:“我从来不知道她有写作能力。真没想到有这么过人的本事。”不久,接连发表多部小说的严歌苓获得两项文学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写作也给严歌苓带来了爱情和婚姻。20岁出头的严歌苓和李克威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写作大楼里见过一面。
李克威的父亲是李准,一位写了《李双双》的著名作家。文革期间,他和严歌苓的父亲马骁都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招待所里改编过自己的剧本,可谓文坛上的挚友。
1980年,虽然严歌苓当时还在成都当兵,但李克威向她的朋友宣布她是我的女朋友。
从此,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文坛上的一对“神雕侠侣”。他们一起加入铁道部创作组,从事写作,共同署名发表了很多作品。
1986年,两人结婚。但是好景不长。1988年,婚姻维持不到三年,两人离婚。
至于离婚的原因,有人猜测是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合。李克威虽然也是作家,但他没有严歌苓那种强烈的名利欲和家庭欲,反而比较随遇而安。虽然出发点相似,但他追求的东西不同,最终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破裂。
离婚后,严歌苓去了美国,而李克威去了澳洲。
严歌苓毫不掩饰前夫对她的生活影响深远,包括她的写作生涯。
二婚
1992年,在与李克威离婚三年后,严歌苓与现任丈夫劳伦斯在三藩市结婚。
劳伦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国外交官。他精通多国语言,甚至会说东北话。严歌苓在一次女友聚会上让劳伦斯强势,她被高大帅气的美国青年深深吸引。
由于严歌苓退伍时是营长,而劳伦斯刚刚回国担任沈阳领事,他们之间的关系引起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注意。严歌苓经常要去芝加哥的FBI总部向他们汇报劳伦斯的认识过程。美国外交部最后让劳伦斯在他的职位和严歌苓之间做出选择,但劳伦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外交官的职位,选择了严歌苓,这段恋情也被传为佳话。
幸运的是,由于美国政策的松动,劳伦斯回到了他最喜欢的工作——外交官,并被派往非洲工作。
多年的国外生活和世界各地的游历,让严歌苓的感受更深,见识更广,艺术理念更新颖。
收养一个孩子
严歌苓和劳伦斯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但对于严歌苓来说,还有一种体验是她渴望的,那就是当妈妈。但是严重的失眠让她不得不吃很多药,所以她放弃了三次做妈妈的机会。
后来,他们收养了一个名叫闫妍的小女孩。
女儿的到来改变了严歌苓的生活。她停止了通宵写作,开始享受天伦之乐,适度工作。无论工作多忙,她都希望晚上早点回家,在女儿睡觉前给她一个拥抱。她让女儿学习芭蕾舞,希望女儿能塑造良好的身材,保持端庄的举止。
她的生命随着这个孩子的到来而完整,母爱溢于言表。
~ 6 ~
关于写作
在童年时代
刚进文工团的时候,文工团团支书问严歌苓,她的理想是什么?严歌苓如实回答:“我的理想是独舞和领舞。”虽然当时的标准答案应该是“共产主义”。但是,这个答案符合严歌苓对自己的期望。
严歌苓四岁的时候,妈妈带她去参加一个诗歌会。小小年纪的她敏感地发现,一个著名诗人上台,气氛就不一样了:每个人的笑容都是可怜兮兮的,每个人都明显在支持她,却有一丝敌意。
当时她想:“当个大名人多好啊。”成年后写这段回忆时,她并不否认自己从小就对名利念念不忘。或者说这就是她多年来能够不断推出高质量新作的原因。
创造性基因爆发
严歌苓从小就没想过自己想当作家,甚至受母亲影响,想去跳舞。然而,她八年的舞蹈生涯并没有她前线战地记者的职业生涯来得震撼。
慢慢地,她意识到只有四肢无法表达她想表达的东西。在野战医院的更衣室里,她直面士兵生死的。在弥漫着血腥味的空气息中,她学会了生命完整、畸形、消失的过程,在她的体内,与生俱来的“创造基因”开始爆发。
婚姻洗礼
严歌苓的文学作品与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这也包括她第一次婚姻经历的家庭。李准的公公的私生活对她心灵的难以忍受的影响可以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她所看到的表里不一、表里不一、仁义道德、幕后卖淫等社会现象,深深地沉浸在她的生活中。用文学的真诚去揭开这个时代的伪病,逐渐成为她创作的内在动力。
写作特点
严歌苓在出国之前,她的作品就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表达了对社会政治和历史的怀疑和批判。
在美国留学的早期,作品中加入了反映中西文化冲突的元素。
~ 7 ~
萧硕
关于孝道
我心里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愿望,只是至今没有实现。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这样的想法是我自己的发热和心血来潮。但是严歌苓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这个想法的存在和合理性。当子女想要孝顺父母的时候,有些人会想到给父母买房。严歌苓做到了。1993年,严歌苓买下李安的《小女孩钓鱼》电影版权后,开始做编剧。那一年,她用拿到的3万块钱,在南京给母亲买了一套房子。
母亲去世后,她才明白,孝顺不是你想给父母什么,而是父母需要什么。物质满足的确必不可少,但除此之外,他们更需要的是关注和陪伴。就像后来的美国,林建青赚钱了。他在北京买了一套大房子,想接父亲去住。然而,他的父亲不认为这是他的家。每个人都需要活得有尊严。父母虽老,但自尊心比年轻时强。如何更好的照顾父母,陪伴父母,是80后、90后、00后应该更多考虑的问题。
严歌苓用她的亲身经历提醒我们,买房不是终点,父母需要的是你长久的陪伴。死了不后悔,那就没办法弥补了。
关于文学成就
严歌苓作为一个作家是幸运的,因为在父亲、公公、前夫等圈内人和身边成功人士的引导下,她的起点比常人高出数倍。但后天对文学的热爱和“出人头地”的成功欲望,才是最终让她有今天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她也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她的第一任丈夫李克威成绩平平。她想不想成功决定了她能走多远,能走多高。
出身世家对严歌苓的影响也体现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像基因,长在一个人的骨髓里,不容易改变。严歌苓母亲悲惨而倔强的一生,让她更加意识到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面对多少无奈和悲哀。也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与世界抗争,与生命PK的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她的一次次克服困难,执着于自己的追求,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她说她和丈夫劳伦斯一起环游世界,但她无法否认自己是个边缘人的事实。但也正是因为她的边缘地位,她能更客观真实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看真相。她是一位豪放、开放、大胆的女作家,这在中国文坛也是不多见的。
文学的本质是写人和人性的复杂性。在她“弱者不弱者”的女性价值观指导下,她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人性及其复杂性。这些围绕女性苦难的故事让她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认可。虽然她说如果让她在作家和编剧之间选择,她肯定会选择写小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这个时代,更多的人是通过电视和电影接触文学,熟悉和认可她的。期待更多严歌苓的作品,更多严歌苓的作品能搬上大银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