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注意事项(拔罐后正确做法)
中医的拔罐疗法被很多人认可,尤其是进入大暑节气后,气温高,湿度大,拔罐可以帮助去除湿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法。
拔罐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进。现在的拔罐技术和最早的拔罐技术完全不同。不过两者都是选穴操作。最古老的拔火罐是用特制的小陶罐,然后点上火后,扔进陶罐里,马上扣在需要的穴位上。因为火瞬间熄灭,产生巨大吸力,对穴位起到治疗作用。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现在很多拔火罐都是采用“真空”的方法。拔火罐也变成了玻璃罐。首先把罐子里的空气体抽出来,形成真空负压状态。但如果将信息资源放在网络后的穴位上,会产生足够的吸力,避免以往拔火罐操作不当造成的皮肤灼伤。但也有个别仍在使用过去的拔罐,只是不再使用正规的中医治疗。
无论用哪种拔罐方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去湿。当然也有人用拔火罐来减肥或者治疗一些其他的疾病。拔罐的操作并不复杂,但拔罐后的注意事项很多。如果这些没有做好,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下面我们来看看拔罐后的注意事项。
拔罐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拔罐后不要马上洗澡。
很多人认为拔罐后洗澡会更清爽舒适。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拔火罐会对局部皮肤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和伤害,使局部皮肤变得非常脆弱。如果拔罐后再洗澡,会再次伤害局部皮肤,容易造成皮肤健康问题。
2.拔罐后出血怎么办?
有些人的毛细血管非常脆弱。因为拔罐负压太大,造成皮肤局部出血。发现局部出血不要慌。可以用消过毒的干棉球擦拭血迹,保证局部干燥。如果出血严重,这个区域不能继续拔罐治疗。
3.拔火罐起水泡怎么处理?
拔罐起水泡也是拔罐后最常见的,因为拔罐在皮肤上停留时间太长,拔罐温度过高,造成局部有点烧伤。不要紧张。如果是水疱,可以慢慢消失。如果是大水疱,可以用消过毒的针刺破水疱,让皮肤慢慢自我修复。然而,水疱区域不得接触水,以避免感染。
4.拔罐后注意保暖。
因为拔罐是通过穴位帮助身体祛湿,拔罐会打开皮肤的毛孔。如果受风或受寒,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感冒。所以拔罐后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再受风寒刺激。
5.仔细消毒。
虽然拔罐只是造成局部皮肤淤血,但拔罐过程中难免会出血。为了避免感染和相互传染,所有拔罐的工具都必须彻底消毒,一是拔罐前,二是拔罐后,做到万无一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