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铁打的四大花旦(中国四小花旦)

中国的四个小花旦(铁做的四个大花旦)

3月14日,《嘉人》杂志以“新花怒放”为主题,发布了4月刊新封面。

用小品《一个个靠实力说话的明星艺人,左手拿着作品,右手拿着流量》。

欧阳娜娜、陈孝萱、关晓彤、张子枫加入封面:

寓意着“新四小花旦”的诞生。

消息一出,瞬间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评论里毫不留情。有网友希望,如果嘉仁真的不能入选,就不用补了。也有网友说,这年头不仅有“水女王”,现在还有“水旦”。

其实新年伊始,电影频道就评选过一次“新四小花旦”,并声称是靠演技选出来的。

最终,张子枫、陈孝萱、苏菲和关晓彤四人落榜,仍然没有让所有人满意。

结果没过多久,“新花旦”又来了。

而且纵观《花旦史》的发展,我们发现“四小花旦”的评选越来越频繁,入选的人也越来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即使是现在,连代表作一半都拿不到的新人,也能来当花旦。

难免让人对“花旦”这个词免疫。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花旦”已经更像是“流量”的代名词。任何媒体都可以选择。反正最后谁生谁的气。

其实早在“花旦”诞生的时候,这个牌子就很有分量,不然也不会用这么多年。

这是关于细数中国“四小花旦”的发展史。

确切地说,“四小花旦”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政府提出来的。

这个名字起源于2000年,最初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媒体。

直到2002年,《南方都市报》才正式将赵薇、章子怡、周迅、许命名为“四小花旦”。

至此,“花旦”一词开始有了宫廷的地位。

2009年联合行业内上百家主流媒体,公众和记者参与投票,得到央视认可。

再次从80后女演员群体中选出新的“四小花旦”。

当时的获胜者是、刘亦菲、杨幂和王。

但就从第二次评选开始,观众的质疑声就一直不断响起。

第一,定位不清晰。

第一批“四小花旦”是2002年入选的,他们的作品和流量是毋庸置疑的。

先说赵薇,新千年绝对的亚洲巨星。当年的《还珠格格》风靡全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播出时间一点也不为过。

在那个金鹰奖还很有分量的年代,赵薇已经获得了金鹰奖优秀女演员、电视票房十大人物等多个奖项。

就说当年出国最出名的中国明星是谁吧。新生代青年演员中,电影圈有章子怡,电视圈有赵薇,恐怕都有。

更别说从《我的爸爸妈妈》到《卧虎藏龙》历经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的章子怡了。“国际章”这个名字不是白叫的。

如果要数她的代表产品和成果,真的数不过来。

而在此之前,章子怡“下凡”参加综艺节目的消息也被远在英国的BBC报道,可见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有多高。

周迅,绝对的天才表演派,是陈可辛所说的“所有导演的梦想”。

天生的大银幕脸,气场十足的表演,让周迅成为新千年后中国最有实力的电影大咖之一。

最后一位,许,是才女女神的典型代表。

当年,李主演的一部电影《爱到最后》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也获得了百花奖、金鸡奖等奖项。

后来退居幕后当了导演,所呈现的作品也受到了大众的好评和市场的反映。

总之,第一批入选的“四小花旦”,绝对是凭实力让人信服的。

而最重要的是明确定位:

当红的赵薇,著名的章子怡,灵气的周迅,才华横溢的许。

一旦四个标签被列出,它们都相互对应。

每个人的特点都在于此,但并不止于此。

真的是一目了然,令人信服。

但是到了第二届、刘亦菲、杨幂、王的时候,感觉明显不如以前了。

没有明确的定位,乍一看大家都挺火的,但又说不出什么太厉害的话。

反正从这一届开始,“流量大”的感觉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2013年,《杜南娱乐周刊》再次评选出“四小花旦”。

而且为了更有说服力,这位官员还自称综合考虑了人气、影响力、作品质量、活跃度等多项指标。

最终,集合网友、媒体评审团、圈子评审团的力量,杨颖、刘诗诗、杨幂、妮妮入选新一届“四小花旦”。

更何况,一言难尽。

说得好听点,是通过多项指标考量,最后由网友和媒体共同评选出来的。然而,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时间,2013年才是“粉丝文化”开始兴盛的一年。

说白了,在那个流量非常普及的年代,任何所谓的“公选”都是不公平的。

因为当时的“公选”其实等于“粉丝选”。

都是看哪个粉丝强。

2016年,《杜南娱乐周刊》再次聚集了173万用户,以及110位专业媒体人和娱乐圈资深人士。

同样,围绕人气、影响力、表演实力、作品质量、发展潜力等指标,通过网络投票+评审团的投票机制。

周冬雨、郑爽、关晓彤、安迪入选四位新晋“90后四小花旦”:

怎么说呢,在这次选拔中,观众连这四个人是怎么拼起来的都搞不清楚。

当时周冬雨凭借《七月》、《安生》获得金马奖后,安迪凭借《欢乐颂》获得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被视为佳作。

而关晓彤和郑的很酷,还在各种偶像剧如《好先生》《爱情O2O》里打滚。

总之,这个评选也被网友批评为“是因为年龄才走到一起的”。

毕竟是“90后花旦”,个人也就那么几个。

所以这些年,抛开各种非主流的文选,最受大众认可的四个小花旦文选,才是真正买得起左右手作品的:

2002年版(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2009年版(黄圣依、刘亦菲、杨幂、王珞丹);2013年版(杨颖、刘诗诗、杨幂、倪妮);2016年版(周冬雨、郑爽、关晓彤、杨紫);

但是,即使单独举办这四届,水平和质量也会像过山车一样下降。

越来越多的作品无法统计,流量却越来越明显。

直到现在,2019年嘉人选的今年版。

一出欧阳娜娜,吓得人虎躯一震。

换个角度说,别人的流量作品至少是影视业的真实作品,而欧阳娜娜的流量大作是vlog。

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贬低欧阳娜娜的意思。我被伯克利大学录取,成为了一名大提琴手。我为自己努力,为人正派,真的很优秀。

但我不知道这一切和做演员有什么关系。

“四小花旦”一直是著名的演员或电影明星。

不管关晓彤有多烂,2018年还有老子木的代表作《影》。不用说,文琪和张子枫都因他们的作品而获奖。

但如此参差不齐的水平和模棱两可的定位,也很难让人不质疑“新四花”的含金量。

敢于瞄准演员来选择荣誉,现在只能落到瞄准名人来选择。

当年含金量最高的第一批“四小花旦”呢?

如今,随着年龄和资历的增长,已经被一代又一代的媒体人改名为“四花旦”。

而且四个人的发展也确实证明了评委的眼睛是雪亮的。

现在大家都有头有脸,都是内地影视圈女星中的常务领导。

似乎时间永远是验证实力的最好方式。

而这个曾经颇具影响力的“花旦”品牌,现在的现状只能变成:

铁做的“四大花旦”和流水做的“四小花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