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四日画僧
清代四僧:指明末清初出家的四位画家。元吉(石涛)、朱耷(八大山人)、坤灿(西施)和鉴江(红人)。都擅长书画,水平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
1.石涛。(1642-1708),本姓朱,广西桂林人,绰号很多,如大地子、老头、苦瓜和尚、盲尊者,法名元极、元极。他是明代靖江赞义王的第十孙,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和艺术理论家。
石涛公诗善书画。他的画擅长山水,兼画兰花和竹子。善用水墨,干湿并用,尤其是湿笔,构图新颖,对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朱耷。(1626-1705),字刃氏寺,名八大山人、雪阁、歌山、仁武、刀郎等。,出家时生于江西南昌。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第九孙,国画大师。
八善书画,能诗能文,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鸟鱼凝望苍穹,山水用笔凝练。
3.坤灿。(1612-1692),俗姓刘,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法名坤参,字,字,号白秃,一号道士,电宅道士,石道士。
他擅长画风景、人物和花卉。山水画主要是继承的传统,特别是拜王蒙和黄为师。画渴而秃,苍劲凝重,干而不燥,浓墨重彩渲染,使笔墨交融,使画面苍劲有力。
4.姜健。(1610-1664),俗姓姜,名陶、方,字,鼓楼盟人,名弘仁后僧,名鉴江秀才、鉴江和尚,又名武直、梅花谷璧,安徽歙县人。
洪仁擅长诗词书画,有“三绝”之誉,爱写梅竹,是“新安画派”的创始人,属于“黄山派”,因为山水之名重于时间。
(清代四大画家书画艺术简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