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为什么现在下雨天也少有蜻蜓了?(雨中蜻蜓)

雨中的蜻蜓(为什么现在下雨天的蜻蜓很少?)

作者琦君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小时候(我是说小时候,你也是小时候)下雨前后蜻蜓很多,现在城市里蜻蜓很少,就算下雨你也带不出几只蜻蜓。作为环境指标的蜻蜓,在全世界范围内数量都在下降。

栖息地减少和污染是导致蜻蜓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但你可能不相信另一个因素,那就是玻璃窗、道路和汽车。

蜻蜓的童年是在水中度过的,它们的父母在水上生下了宝宝,所以它们最喜欢的就是水景房。

绿草比爱情更有爱。图片:维基百科

人类靠眼睛找水,蜻蜓也差不多,但它们依靠的是光的特殊性质:偏振光。

光传播时,有这样一种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振动——

太阳光相当于运动画面的左侧,是偏振光的大杂烩,没有明显的偏振。但太阳光照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通常是水平偏振光。蜻蜓靠水平偏振光找水,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里,唯一能产生水平偏振光的就是水。

根据菲涅耳方程,去偏振光(如太阳光)照射在水平面上,反射光为水平方向的线偏振光。

所以在进化过程中,水平偏振光是蜻蜓最信任的学区标志。除了蜻蜓,大部分水生昆虫,如蜉蝣、石蛾、苍蝇、蜻蜓也是利用水平偏振光找水的。

沥青和汽车吸引了大量的蜉蝣集群。蜉蝣的寿命很短,只有几天甚至几个小时。成虫集体交配,然后死亡。image:(DOI)10.1093/beheco/ARX 081

但是自从人类的到来,一切都变了。工业化以后,能产生偏振光的器物越来越多,如太阳能电池板、玻璃墙、汽车玻璃、沥青路面、水平的黑色墓碑等。

更糟糕的是,水生昆虫喜欢高偏振度,也就是偏振光比例高的光,因为偏振度、水深、浊度都与有关。浅水的偏振度比较小,高偏振的水平偏振光标志着深水。

与人造的极化程度相比,天然水的极化程度很低。水自然可以把30-80%的反射光变成水平偏振光,而人造的东西可以把95-100%的反射光变成偏振光,也就是说偏振度可以达到95-100%。

表面越黑,偏振度越高,称为Umow效应。你可以看到,几个典型文物的偏振度比小池塘的大——

对比不同人工表面和自然水体(A)的偏振度,颜色越深,偏振度越大。图像:(doi)10.1890/080129

因此,黑色光滑的人造材料也更吸引水生昆虫。蜻蜓很容易受到柏油路、黑色塑料大棚、深色汽车、深色墓碑、深色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水平偏振光的影响。他们躺在上面,最终走出家门。

2006年,长期关注偏振光生物效应的匈牙利罗兰大学昆虫学家同事捷尔吉·克里斯卡(Gyorgy Kriska)发现,黑色和红色的汽车对一些蜻蜓特别有吸引力,雄性蜻蜓欺负上面的坑,雌性蜻蜓在上面产卵。最终你那辆黑色轿车的车顶成了蜻蜓家族的祠堂。

当然,唯一被人工偏振光迷惑的非是水生昆虫。经常会发现一些脊椎动物,如尖尾蜥、常见的潜水鸟(Gavia immer)、西鲱(Pelecanus occidentalis)和其他水鸟,在柏油路和停车场徘徊,脸上带着一个问号。

几个著名的偏振光系列屠宰场。

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有一个自然地标,叫做拉布雷亚牧场。这个地方有天然沥青,水平沥青反射的完美水平偏振光迷惑了从昆虫到鸟类的大量动物。这些动物被水平偏振光诱惑而来,相继死去。它们的尸体落入黑暗的沥青坑,吸引其他捕食者和食腐动物,形成死亡食物链。

Brea沥青坑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与沥青坑类似,1996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发现,科威特的油湖也成为昆虫的死亡基地。

依靠偏振光找水的昆虫,往往会落入人工偏振光的陷阱。a是废弃油坑表面的蜉蝣,B是黑色塑料大棚上的蜉蝣,C是玻璃窗表面的石蛾,D是黑色墓碑上的蜻蜓,E是红色汽车顶上的蜻蜓,F是柏油路上产卵的石蝇。图像:(doi)10.1890/080129

更糟糕的是,蜻蜓的领地意识很强,它们在游山玩水之后总是会回到同一个地方定居下来。

蜻蜓经常在觉得黑墓碑好的时候回石碑。2007年,专注于偏振光研究的匈牙利生物学家GBOR·霍夫斯记录了蜻蜓对黑色墓碑的痴迷。后来,生物学家不得不发明一个术语来描述生物对黑色光滑物体的迷恋——偏振吸引效应。

如果你想说蜻蜓很蠢,那真的不是。人们努力了几亿年。

蜻蜓出现在3.2亿年前的石炭纪,比人类历史长80倍。当时地球上有很多巨型节肢动物,蜻蜓祖先的翼展达到了70cm。

位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Meganeura monyi标本是一种3亿年前的巨型昆虫,与现代蜻蜓有亲缘关系。图片:维基百科

也就是说,在恐龙出现之前,蜻蜓已经存在了一亿年,没有一个大家伙见过。而且根据化石来看,蜻蜓的外形几亿年来都没有变化,在人类出现之前,它们的身体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设计。

但这种设计在最近几百年里效果并不好。这种没有办法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原本成功的生存策略变成杀人工具的情况,叫做进化陷阱。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人工偏振光是否能使一个物种灭绝,但在2006年发表在《生态学》上的一篇论文中,蒙大拿大学的生物学家布鲁斯·a·罗伯逊和理查德·l·休顿指出,水平偏振光对水生动物的吸引力是最具信息量和最强大的生态陷阱。因此,近10年来,偏振光污染已成为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既然偏振光是水生昆虫的杀手,那么是否可以用来灭蚊呢?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虽然大部分在水中产卵的昆虫都是依靠水平偏振光,但是埃及伊蚊这种花蚊子是唯一(痒)的例外。蚊子会利用气味、水汽等线索寻找“产生”的地方,所以偏振光对它们用处不大。

小蜻蜓疯狂沉迷于发出偏振光的又黑又滑的神器。他们无法自拔,绝非偶然。两足兽不也是如此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