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Lv专卖店(上海某LV专卖店月销)
编辑:陆
当大部分商场还处于疫情后恢复的节奏时,一些商场的顾客已经悄悄排起了长队。然而,这支队伍不是在“狂哭”的打折促销现场,而是在“不跌反涨”的奢侈品店。
据媒体报道,LV上海恒隆店8月销售额预计在1.5亿元左右,创下国内LV单店最高月销售额纪录。
在社交网站上,网友分享的奢侈品店排队场景。
一些消费者感叹,在疫情下,“我以为经济不行了,其实只是我的经济不行了”。
奢侈品店乡菜市场
据Zhongxin.com报道,已经工作两年的王伟(化名)最近决定买一个奢侈品牌的背包来奖励自己。于是在8月初的一个周末,她来到北京一家奢侈品品牌集中的商场,发现很多店面前都排起了长队。
“我在吕门口排队等了近一个小时,看到进去的人出来都至少带着一个大包。我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广播里还是那么多人,一直在说‘延迟关门’。”王薇在排队的时候,和别人聊天得知,别说周末了,平日商场都要排队,进出停车场都要半个小时。
不仅是北京,全国各地的奢侈品店都排起了长队。该报称,8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上海恒隆广场奢侈品店门前,零星顾客开始排队进店。
在社交网站上,网友分享的奢侈品店排队场景。屏幕上显示程序运行的图片
9月2日,媒体再次走访上海多家奢侈品店,受防疫和限流影响,不少门店仍有小排队现象。
图片:纸质视频截图
“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复苏正在加速。”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时尚与奢侈品行业:疫情后的中国市场展望》预测,2020年年度全球时尚行业跌幅在29%至37%之间,而中国不仅能追平年初的亏损,最高还能增长10%。
早在4月11日,爱马仕广州太古汇旗舰店在重装开业当天销售额就突破1900万人民币,突破了爱马仕在中国的最高单店营业额,这也被认为是国内奢侈品消费反弹的第一个信号。
最近的排队现象和奢侈品涨价预期有关。
“晚买一天就涨价3000元”,涨价对于奢侈品来说并不少见。在奢侈品行业,有一句话叫“不涨就不是奢侈品”。即使不是因为疫情,品牌每年也会根据通货膨胀价格进行调整,涨幅在5%左右也是正常的。
继3月、5月、7月奢侈品牌价格上涨之后,9月奢侈品将再次迎接涨价的消息在社交网站上广为流传。
据中新。北京一家奢侈品店的服务顾问南燕(化名)说,基本上每个顾客都会问要不要涨价。这个消息确实影响很大,会让很多还在纠结的人下定决心。
涨价消息最猛的LV品牌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公司给他们的是暂时没有涨价安排;香奈儿品牌的销售人员也表示,该品牌5月份刚调过价,暂时不会再涨。
“其实我认为物价上涨对奢侈品消费的真正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购买力强的富裕人群不会受到疫情或物价上涨的影响。”南燕觉得目前排队严重主要是因为客流上来了,但是奢侈品店基本都要求一对一接待。客人多了,人手不够,只好排队进入。
LV上海单店预计8月销售1.5亿。
恒隆广场的路易威登之家于2012年7月正式开业,是中国最大的路易威登专卖店。
据该报称,LV的店员表示“听说”了涨价的消息,但尚未收到正式通知,称如果涨价的消息属实,预计调价幅度为5%至10%。以一款诺诺水桶包为例,其目前在官网的售价为13800元,预计调价幅度为800至900元。
图像来源:
纸质视频截图
如果涨价属实,这将是LV品牌年内第四次调价。2019年9月、2020年3月4日、2020年5月5日,LV对旗下所有产品进行了三次提价。这种涨价频率已经超过了过去一年奢侈品牌一两次调价的传统。
但LV品牌回应称9月涨价消息不实。
在涨价消息的刺激下,消费者纷纷下单。据了解,受“疫情、涨价传闻、七夕”三重影响,今年8月吕恒隆店销售业绩预计在1.5亿元左右,之前单店月销售额在8000万-9000万元左右。
2020年以来,中国市场几乎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唯一的亮点。
LVMH集团近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LVMH销售额下降28%,至183.93亿欧元,净利润缩水84%,至5.22亿欧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业务普遍停滞。但亚洲市场在中国强劲复苏下明显回升,第二季度跌幅从第一季度的32%收窄至13%。
从LVMH的股价来看,其股价在3月份曾一度暴跌至不足300欧元的低点,如今又重回400多欧元的高位。
LVMH的老板阿尔诺再创新高,达到1181亿美元(今年1月17日,阿尔诺一度取代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成为世界首富,当时他的资产为1165亿美元)。
假包居然能扫描出官网链接。
还在实物之前上市?
有购买奢侈品的热潮,但商品的真伪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假冒奢侈品案。特别有意思的是,LV专柜的店员参与了打假过程;并且,这个团队做的假包产品内置了NFC芯片,可以通过扫码链接到LV品牌官网。
7月14日,警方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40余个窝点同时收网,一举摧毁了以郑某某、徐某某等人为首的制售假冒奢侈品牌箱包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查获假冒设备30余套;2000多个假名牌包;假皮具、五金配件、防伪扣、假芯片等原材料10万余件,涉案金额1亿余元。
据调查,嫌疑人与广州某奢侈品牌柜台柜员石某勾结,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在公开销售前将新包提供给制假团伙仿制,使假品牌包与真包同步甚至早于真包上市。
据品牌商介绍,正品包包没有这种NFC传感器芯片,但所有能通过手机NFC传感器功能识别的包包都是假冒产品。
厂商和卖家总是在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商品的“真实性”。这种技术操作无疑是“与时俱进”的又一次尝试。
据界面新闻报道,奢侈品鉴定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古驰等品牌的产品确实通过了扫码验证,但不是通过可以连接品牌官网的内置芯片,而是在产品中隐藏了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而且只有柜台扫描仪才能扫描出相关二维码的有效信息。
然而,大部分奢侈品牌的识别仍然依赖于产品细节的肉眼观察和产品的“身份证”查询。
从业者建议,想买奢侈品,还是要去专柜,而很多人信赖的代购早已是卖顶级假货的重灾区。
国家商报综合自中新。com、论文、界面新闻、中国基金新闻
国家商业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