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投影仪(投影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投影机是集机械、液晶或DMD、电子电路技术于一体的精密电子产品。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办公室使用投影仪,但很多人都在错误地使用投影仪。你注意到以下错误了吗?投影仪怎么用?下面我们来看看投影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投影仪怎么用?
1.打开电源,打开镜头盖:
1)将电源线插入投影仪和墙壁插座,电源灯变红。
2)取下镜头盖。如果镜头盖保持关闭,它可能会因投影灯泡产生的热量而变形。
2.启动投影仪和连接的设备:
1)按下投影仪或遥控器上的电源按钮启动投影仪,机身上的电源灯开始闪烁,打开电源后一直亮红色。
2)如有必要,旋转聚焦环以调整图像清晰度。
3)连接所有需要连接的外部设备。
3.信号显示:投影仪开始搜索输入信号。当前扫描的输入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如果投影仪未检测到有效信号,则屏幕上将显示无信号信息,直到检测到输入信号。您也可以通过按投影仪或遥控器上的“信号源”按钮来选择所需的输入信号。
4.连接外接笔记本电脑时的图像调试:很多笔记本在连接投影仪时都不打开自己的外接视频口(只有打开外接视频口才能连接投影仪)。通常,按组合键[FN]+[F3]或[FN]+CRT/LCD来打开/关闭显示器。具体就是在笔记本电脑上找到标有CRT/LCD的功能键或者带显示符号的功能键,然后同时按[FN]和标有的功能键。
5.关闭投影仪:
1)按下电源,屏幕上将显示一条确认消息。如果你在几秒钟内没有回应,信息就会消失。
2)再次按下电源,蓝色电源指示灯开始闪烁,然后投影仪灯泡熄灭,风扇继续运转90秒左右,给投影仪降温。
3)冷却过程完成后,电源指示灯将一直亮红色,风扇将停止运转。
6.注意: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投影仪,请将电源线从插座上拔下;在投影仪关闭程序完成之前或在90秒钟的冷却过程中,请勿拔下电源线。
使用投影仪的注意事项
1.机械方面
严格防止强烈碰撞、挤压和振动。因为强震会引起液晶的位移,会影响投影时三个液晶的会聚,RGB颜色不重合,光学系统中的镜头和反射镜也会变形或损坏,影响图像投影效果,而变焦镜头的轨迹在冲击下会损坏,导致镜头被卡住,甚至破碎无法使用。
2.光学系统
使用环境要注意防尘和通风散热。
目前我们使用的多晶硅液晶面板一般只有1.3英寸,有的甚至只有0.9英寸,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024X768或者800X600,也就是每个像素只有0.02mm,灰尘颗粒足以阻挡。而投影仪的液晶面板要想充分散热,通常会有专门的风扇以每分钟几十升空空气的流量对其进行冷却,高速的气流在通过滤尘网后还可能夹带微小的灰尘颗粒,它们相互摩擦产生静电并吸收到散热系统中,对投影画面产生影响。因此,投影仪的使用环境中防尘非常重要,严禁吸烟,因为灰尘颗粒更容易吸附在光学系统中。因此,应经常或定期清洗进风口的滤尘网。
目前大部分多晶硅液晶面板怕高温,较新的型号在液晶面板附近装有温度传感器。当进气口和灰尘过滤器堵塞,气流不畅时,投影仪内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然后温度传感器会发出报警,并立即切断光源电路。所以要保持进风口畅通,及时清洗过滤网。
顶部安装的投影仪,要保证上层房间的通风散热空。我们在吊装投影仪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周围的环境,却忘记了热量空空气上升的问题。在天花板上工作的投影仪周围的温度和下面的温度相差很大,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
3.光源部分
目前,大多数投影仪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当它们开启时,灯泡两端电压约为60-80V,灯泡内气体压力大于10kg/cm,温度上千度,灯丝处于半熔化状态。因此,开机时严禁震动和移动投影仪,以防灯泡爆裂。停止使用后,不应立即关闭电源,待机器散热完成后,机器应自动停机。机器散热状态下断电造成的损坏是维修投影机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减少开关次数有利于灯泡的寿命。
4.电路部分
禁止带电插拔线缆,最好将信号源和投影仪电源同时接地。这是因为当投影仪和信号源(如PC)连接不同的电源时,两条零线之间可能存在很高的电位差。用户在插信号线或其他有电的电路时,插头和插座之间会有点火,损坏信号输入电路,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当使用投影仪时,一些用户要求信号源和投影仪之间的距离很大。比如吊装的投影仪一般离信号源都在15m以上,所以必须延长相应的信号线。
这样一来,输入到投影仪的信号就会衰减,投影出来的画面就会模糊甚至抖动。这不是投影机的故障,也不会损坏机器。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信号源后安装一个信号放大器,可以保证信号传输20米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本文以液晶投影仪为例,介绍了投影仪使用中的一些要点。DLP投影仪与之类似,但可以比LCD投影仪连续工作更长时间,而CRT投影仪维护相对较少。因为基本不动,所以故障率比较低。但无论哪种投影仪出现故障,用户都不允许擅自开机检查。机器中没有用户可以自行维护的部件,投影仪中的高压装置可能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不仅要选好产品,找好价格,还要选好商家,搞清楚维修服务的电话,有问题咨询专业人士,这样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