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格式(公文格式、15种文体和范文)
公文格式的15种风格
决议的格式和模式
决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通过日期和正文。
一.标题
大多是“会议名称+原因+决议”的形式,也有一些是“原因+决议”的形式,但很少有只用“决议”二字作为标题。
二。通过日期
所有在法定会议上正式讨论和通过的决议都列在日期-标题下,会议名称和通过时间都在括号中标明,有时会议名称可以省略。
三。文本
由于决议的类型不同,决议案文的风格往往也不同。
1.对于决议事项,正文一般由决议依据、决议事项和决议结论三个层次组成。
(一)决议依据:简明扼要地说明讨论通过了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什么目的、什么议题或事项。
(2)决议事项:通常用第三人称语气澄清有关事项,以利于决议涉及面广,常采用分规项的方法。
(3)决议结论部分:应根据需要确定,行文应与内容紧密联系。一般要提出要求或打电话,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谈。
2.对于简易决议,正文一般由“决议理由”和“决议内容”两个层次组成。
(1)决议原因:会议的名称、原因、议题等内容往往用简洁、简短的文字概括。
(2)决议内容:一般以讨论、研讨的方式,分层次阐述相关内容。有些总结决议还可以在文末加一个“结论”,紧扣上述内容,提出希望或号召。
从写作上看,要注意以下几点:议内容必须经过相关会议讨论通过,不得随意发挥;以事实为依据,以深刻充分的分析为前提;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洁、得体、生动。
(示例图)
确定格式和范文
(a)决定的书写格式
决策是党政机关和其他部门对一些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研究、表决后,要求执行的样式。除会上作出的决定外,也可以由领导机关作出。
一般来说,决定由三部分组成:标题和日期、正文和结尾。
(1)标题和日期
决定的标题应完整地写出签发机关、决定的理由和语言。在决定病因之前,通常用“约”来联系。决定日期为会议通过或领导发布决定的日期。它写在带括号的标题下面。对于重大监管决策,还需注明决策的权限、日期和生效日期。文末不再注明。
(2)文本
决定的主要部分是正文。它的长度取决于内容。长篇决策通常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明情况及相关情况,以及决策的目的和意义;另一层是说明决策的具体事项,实施决策的政策、措施和要求等。
由于篇幅较长,正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正文和结论。
开始
这部分一般用自然段,用“特决定如下”或“特决定如下”与主体部分相连。“开头”主要用于说明当前的形势,分析或解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目的和意义。它的语言要求简洁和概括。
主体
决定的具体内容。因为是下级机关、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的标准,所以要求写得清楚、具体、详尽。这部分的表达往往是以文章的形式来写的。这些代表特定内容的“条”和“项”之间可以有明显的并列关系或明显的递进关系。无论是哪种关系,都必须形成一个完整、严谨、清晰的整体。部分主文也可以写得简短,决定的事项可以直接宣布。
标签
在这一部分提出希望、呼吁和要求。
(3)结束
决定的正文后,可以写“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般不写公布日期和签发单位。出现在报刊上时,可在文末找到发布机关的名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