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婴儿波意味着什么(知道什么是婴儿波)
云南瑞丽,中缅边境蜿蜒延伸。有一个傣族的小院子。边界刚好穿过院子中间。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白天留在国内吃饭,晚上去缅甸睡觉。村落交错,有时是一条小沟,有时是一条小小的山脊,这就是两国的边界。一不注意就会流浪国外。
传说很久以前,太阳神的后代爱上了龙族公主,龙族公主生下了三个龙蛋。一个龙蛋从河里漂到了中国,一个美丽的女孩破壳而出,成为了中国的皇后。一颗龙蛋打碎在地上变成了宝石,缅甸成了宝石国;还有一个龙蛋,是缅甸彝族老人捡回来的,孵出了一个男孩,成了缅甸蒲甘王朝的祖先。蒲甘王朝的祖先特意给中国皇后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乌迪巴”取名。“乌迪巴”是母亲出生的意思,也就是缅甸语中的“Cybo”一词,意思是缅中两国是同胞所生的兄弟,原本属于一个家族。
距瑞丽市区约10公里,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举世闻名的一村两国傣族村寨。边界线把寨子一分为二,同样细胞波的寨子分属两个国家,中方叫静音,缅方叫芒秀。
寨子里的边境线以竹篱、村道、沟渠、土堤为界。你分不清哪个是中国的,哪个是缅甸的,除非你刻意解释。你看,中国的瓜藤已经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了,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村民家里下了几个蛋,但我不知道哪个蛋是哪个国家的。寨子里语言相通,都说傣语;一样的风俗,都是泼水节;同样的信仰,所有这些都是南传佛教。寨子里有关系密切的人。今天我去你家,明天你来我们家喝一杯。一个寨子的村民关系特别好,几乎没人见过谁跟谁。不然闹大了就是国际纠纷了。无论是村长处理,还是外交部协商,真的有点难。
在翟逸等国,距离中国国门直接10米处就是中缅71号界碑,该界碑距离缅甸只有一步之遥。村里的人都有边防证,可以在两个寨子之间自由出入。游客需要申请签证才能进出。否则,他们只能走左边的小路,沿着由北向东弯曲的边界线,来到中国一侧两国共有的井水,体验一井两国的风光。井右侧有一条浅而干的沟,沟上种着一排细竹,是圣境。边界线中间有一条小路穿过沟渠,是缅甸芒秀村民从“一井两国”取水的一条路。
一村两国村,一塔帮两国,两国饮一井,一桥看两国,一屋建两国,一鸡啼两国。这是常见的景观,也是村民的日常生活。坐在银井寨水沟旁的秋千上,稍加用力,就能荡到河对岸的缅甸寨子芒秀。当然,挥杆不需要签证。你想出国多少次都可以,只要你有时间,有足够的力量。
在静音村有一所学校,静音边疆小学。学校开设汉语、傣语等课程,缅甸语通用,多语种教学。中国的教育条件比缅甸好。芒秀村的许多村民把他们的孩子送到静音边境小学。那些小留学生上午来中国学习,下午回缅甸吃饭。他们的生活和中国小学生没什么区别,但在游客眼里,他们只是上学,出国,放学回家。
一村两国,我最喜欢的是金色的缅甸寺庙和浓浓的佛教氛围。寺庙的金色外观,一塔造福两国,具有东南亚和南亚的建筑魅力,是一种神圣到极致的张扬。进入寺庙,那种宁静和轻松,是一种全情投入的思考和开悟,更是一种崇高的自省。海螺形建筑上的微型佛塔,在明媚的阳光下,倒映着篮天,衬着大绿树,忽而抵达西天净土,静静伫立,仿佛听到大道梵音。
走着,看着,饿着,才反应过来,已经在两个国家的一个村子里呆了五个多小时了。正前方有一家阿呆餐馆。走,我们去吃傣味。很好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