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知识点(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期末考试知识!)
今天,边肖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份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点的总结,赶紧收藏起来吧!
1.化学平衡运动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
达到平衡态的反应体系,条件发生变化,平衡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运动的过程
2.影响化学平衡运动的因素
(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转变为放热反应。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反应物浓度或降低产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反应物浓度降低或产物浓度增加时,化学平衡向相反的反应方向移动。
(3)压力:对于前后反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化学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压力降低时,化学平衡向增加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可以同时相同程度地提高或降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所以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3.勒查特莱原则
在封闭系统中,如果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或浓度等。)被改变,均衡会朝着可以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运动的影响
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度的影响及平衡运动方向的判断。
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力、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都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并不一定发生偏移,只有当V为正≠v为负时。
3.解决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方法
化学平衡图像试题是高考的热点题。这类试题经常涉及的图像类型有:量(浓度)、速率-时间图像、含量-时间-温度(压力)图像、恒温恒压曲线等。图像包含丰富的信息,简洁、直观、生动,命题形式灵活,难度不大。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反应特点明确反应条件。这类题型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都有涉及,能很好的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考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化学平衡图图像的应答原理
(1)解决思路
(2)解决问题的步骤
4.顺差
1.意义
(1)化学平衡的状态与建立平衡的条件有关,与建立平衡的方式无关。
(2)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恒温、定容或定压),无论是从正反应(反应物)、逆反应(产物)还是从中间态(反应物和产物),只要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比例相同或平衡建立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等,这样的化学平衡就互称为主动平衡。
(3)注意只有组分的百分含量是相同的,包括物质的体积百分比、数量百分比或质量百分比,但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相等。
2.考试方法
(1)注意反应的特点: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否有变化。
(2)区分建立平衡的条件:恒温恒压还是定容。
5.解决化学平衡运动问题的思维模式。
6.构建“虚拟第三平衡”方法,解决平衡关系。
在解题时,如果条件变化后新旧天平的关系比较有一定难度,可以考虑构建一个与旧天平等价的“虚拟第三天平”,然后通过压缩或扩大体积的方式与新天平沟通,形成有利于解题的新模型,促进条件转化为结论,如:
(1)构建等温等容平衡的思维模式:新的平衡态可以认为是两个原有平衡态的简单叠加和压缩,相当于增加了压力。
(2)构建等温等压平衡的思维模式(以气态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为例(见图):新的平衡态可以看作是两个原平衡态的简单叠加,压强不变,平衡无移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