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有什么区别?(第二本和第一本有区别吗?)
在网上,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我是一名高中生,为什么网上很多人都说普通的一中和二中没有区别,那我为什么要尽力考一中?”
这种问题,在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不得不让很多家长和考生纠结:
“我成绩不好。我必须上大学吗?我想去上班。”
“如果只能看一三本,不如去读个高职的热门专业。”
很多年前,一个朋友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后来企业改制,朋友下岗,他自己开了个小店。生意不好。他三十多岁了,还没有结婚。
有个朋友说他给家里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很多亲戚都不让孩子上高中进大学,说进了大学就跟他一样,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开个小店做生意,连媳妇都不如。
这是什么意思?说明很多人对大学要好好学习的认识不坚定,认为好大学比差大学好,不认为高考多分就能考上更好的大学,对人生大有裨益。
最有力的论据是首富马云认为钱是最没用的东西。然而,他只是一个二本学校的学生。很多第一本书的同学,可能都去了基层做一个普通工人,或者去市场卖肉,或者回家养猪。
我们承认这个事实,但是,要说,这真的是个例,个例。
我们可以认为高中毕业和读大专在收入上差别不大。大专毕业,应聘三份工作,成功率几乎相等;企业用的时候三本的学生和二本的学生没有区别。二年级大学生和一年级大学生,考上公务员,底薪一样,要满足的一切。还有,一个学校和211大学没有太大区别。21大学和985大学,我们说不出实质性的有什么不同。
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专科生和985毕业生其实是一样的吗?这个结论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大学生和985大学的,和清华北大的真的不一样。
怎么又不一样了?
因为,我们真的没有分清大学和三本,三本和二本,二本和一本,一本和211,211,985的区别。但是,两者的区别确实存在,而且差别还挺大的。
有一个数据更为露骨直白:多学一年的工资比少学一年的工资高8%。2017年高中毕业起薪1900元,大专2800,本科4300,硕士5900,博士7900。
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的区别不是标签的意义,而是一个生活圈的定格。其中,你可能不知道区别,但久而久之,如果你从远处看这两个圈子的整体,你会发现出差的其他人是如此的庞大。
前段时间山东苟井高中的一个同学,一个班有5、6个教授,再看看笔者老家农村高中。一个学校每年都没有多少人。另外,西部有个县,直到90年代才考上第一个大学生。有什么区别?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格局?
“一本”是高新技术人才录取时的第一批本科招生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985、211和省重点大学。“二本”是除一校之外的本科院校。
你可以说第一本和第二本没有区别,当你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
如果别人告诉你二本和一本没有区别,你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年世界各地的状元都去了哪些学校。很多很简单,不是北大就是清华,而清华和北大其实是一本。
所以在高考中,一定要努力多拿分,努力读完最后一本书。高考后分数不错,要合理规划志愿,争取考上一所学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