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是什么意思(白领是什么意思)
白领和蓝领是来自西方的孪生词。白领是西方社会对企业中不需要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劳动者的统称。他们是指那些有高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稳定收入,从事脑力劳动,工作时穿白衬衫的人。“蓝领”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体力劳动者的统称。被称为白领的相对群体。他们工作时通常穿蓝色工作服。
1.传统白领的产生及其职业特征
“白领”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米尔斯在1951年提出的,当时他出版了一本名为《白领》的书。他在这本书里提到:一个新的中产阶级悄然降临人间,其突出标志是“白领阶层”。
“白领”包括所有受雇于他人并领取薪水的非体力劳动者,因此被称为“白领”。一般他们的工作条件都很整洁,穿着得体,衣领是白色的,经济收入和工作条件都不错。
“白领”一般包括技术人员、经理、职员、推销员、打字员、速记员、办事员、会计、店员、教师、医生、律师、普通员工等。虽然脱离了农民工的岗位,但是福利好,收入高,岗位稳定。
2.传统蓝领的产生及其职业特征
“蓝领”是与“白领”相对应的名词。这个概念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因为他们在工作中经常穿蓝色的衣服,所以被称为“蓝领工人”。
“蓝领”可分为尖蓝、素蓝、深蓝。素蓝和深蓝从事体力劳动。锐蓝是中间过渡阶层,有可能向白领转变。深蓝是指有一定技能的人。从收入上来说,蓝领不一定比白领低,夏普蓝的收入其实比普通白领高。
3.中国白领和蓝领的产生和发展
解放前的旧上海时期,外企多,就出现了白领、蓝领这两个词。当时,“白领工人”指的是在外企工作的员工,“蓝领工人”指的是外国人经营的工厂里的工人。
新中国成立后,这两个字消失了,但在港澳台地区仍在使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随着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蓬勃发展,“白领”和“蓝领”重新出现。
4.新白领和蓝领工人的出现
近年来,出现了“新白领”的概念。他们不同于传统的把自己定义为“优雅”、“高贵”的白领。他们根据个人喜好交友,崇尚自由、快乐、平等,以自我为中心,更自我,更享受,更现实。
“新蓝领”的概念应运而生,是指在二线城市(或以上)工作生活,为城市日常运转做出贡献的基层劳动者,包括销售、房产中介、保安、理发师、快递员等职业群体,不包括传统的工厂工人和建筑工人。
5.国内白领和蓝领的现状
中国没有白领和蓝领的标准定义。中国最大的白领网站“白领公社”认为,白领一般指企事业单位从事脑力劳动的员工。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蓝领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工人。
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市场需要从事高科技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需要大量具有实践经验甚至特殊技能的高技能劳动者。由于前几年以追求白领为目标,职场白领竞争异常激烈,而蓝领供不应求。
广州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企业中高级以上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具有高级工(含高级工、高级技师)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不足20%,中级工不足30%,初级工不足50%,人才结构严重失衡。
相比较而言,“高学历”失业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频频出现,所以很多专家称用“白领”和“蓝领”来划分人才已经不合时宜。目前,生产技术已经融入了信息化、自动化、人性化的内涵,不仅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工人,还需要知识化、智能化的高级工人。
对此,有专家提出,现代工业对生产者的智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正在现代生产中被重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白领和蓝领之间的转化和融合。
6.金领、粉领、钢领应运而生。
在职业职场领域,不仅有“白领”和“蓝领”。聪明人通过模仿词语创造了“金领”、“粉领”、“钢领”等新词,使得“领”的划分更加明显和多样化。
1998年初,美国《财富》杂志将称为“金领阶层”,是一群“年轻、高学历、聪明、有创造力、掌握现代高科技”的人。目前,将部分外资企业高管、外资机构驻华中方代表、拥有较大私企经理、国企高层领导转为“金领”,在中国已是惯例。
“粉领”原本是指从事以女性为主的职业的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粉领指的是“吃脑”阶层,多从事自由写作、广告及产品设计、进出口贸易、媒体等工作,成为女性追求的职业目标。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变成了“钢领”,但这个词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人们仍然乐于称之为比“钢领”更早出现的“机器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