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解读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解读)

引言:本文是对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从音乐角度、哲学角度、生活角度的赏析和解读。指挥夏先生从作品背景和风格上概括了《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光明与黑暗的斗争》,第二乐章《理性与感性的思考》,第三乐章《智慧与无情的较量》,第四乐章《胜利与欢乐的果实》。在本次网络课堂上,夏老师从这款产品的基本结构、主题对比、音乐形象、情感转换等方面与听众分享了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2-1827.3),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称为“乐圣”。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为乐迷朋友们所熟悉和喜爱。今天,我们分享这首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中国面临如此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当下,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大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灵感、鼓舞、力量和方法,最终坚持到胜利。

当贝多芬写出这部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的时候,他自己也受到了命运的某种摧残和折磨:他的耳朵已经完全失去了被治愈的可能,这对作曲家和音乐家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和摧残啊!他的恋爱并不顺利,喜欢的女生因为家庭背景拒绝了他。与此同时,19世纪初年,德国社会笼罩在暴虐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创作了这首经典的命运交响曲。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解读一下这部传世经典吧!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开始运动的主题:命运在敲门。

这个主题由断奏下行组成,极其有力,感觉命运可以控制和毁灭所有人。这个旋律强烈而急迫,有种被命运紧紧抓住的感觉。好像作曲家会被噎死!音乐的节奏进入一种非常快的,一种旋转和传递——黑暗的力量非常强大。贝多芬是一个不屈服的人。他想摆脱命运。所以在分部的主题中,出现了连奏,开头的主题是一段向上、明快的旋律。

这旋律给人以光明和信心,无拘无束的向往和希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第一乐章中激烈紧凑的断奏与悠扬悠长的旋律之间的较量和斗争。第一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再次出现,让人感受到命运主题的无穷力量。

第二乐章也有两个主题,我称之为理性和感性思维。首先,弦乐中下段奏出一段深沉的、歌唱性的旋律,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未来踌躇不前。

第二个主题给人一个光明可信的,就像一个进行曲:人们向着光明和自由前进。这是人们的一种理想和期望。

第二乐章的美妙之处在于不仅有两个主题,同时还有它们的变奏。理性这一主题的每一次呈现都在逐渐变化,仿佛人的一种观念在逐渐完善和成熟,最终会实现;同时,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鼓励我们不断改变和调整,以实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命运这个主题,那种紧绷的、脱节的、紧张的节奏,还在不断的出现。第二乐章结束时,理性主题和感性主题逐渐融合。由此可见,《C小调第五交响曲》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和精神高度。它是指导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方法:既不能完全理性,也不能完全感性。也是一种克服命运的方法,兼顾理性和感性,最终形成智慧。

我称之为第三乐章——智慧与无情的较量。开始的乐章还是弦乐的中低音,然后陆续加入其他声部,是一段非常苍凉、悲凉、悲伤的旋律。

大家注意了,这是第三乐章主题的第一个“手势”。为什么我称之为智慧?你可以往下听音乐的效果,看看这种悲伤、伤感甚至略显无力的旋律是怎么变化的。因此,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揭示了许多哲学思维模式。命运的主题再现,非常无情,甚至比第一乐章更加有力和残酷。与此同时,命运这个主题似乎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第三乐章中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个主题的交织。几十个小节之后,悲凉、悲凉、悲伤的旋律似乎在逐渐影响和捕捉强大的命运主题。

化悲痛为力量,化悲愤为斗志,命运主题从C小调开始就逐渐表现出a大调的特点,不断地过大调的关系。这就像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在第三次运动中,形成了一个,这是一种对抗某种力量的转化和转换。所以第一乐章中非常强大的命运主题,在第二乐章中经过理性和感性的思考,发展成为智慧与无情的较量。在智慧主题的逐渐演变过程中,第三乐章中段的赋格段落之后,出现了强烈的对斗争胜利的信念和信心。整个主题的演变使得原本高傲自大的命运主题逐渐弱化,甚至出现了某种转化。命运本身的主题逐渐成为人们战胜命运、控制命运的方法和信心。第三乐章与第四乐章直接相连。

我称之为第四乐章——胜利与喜悦的坚持。乐章一进来就是非常鲜明的胜利主题,c大调。

第一乐章,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即命运主题中,命运之神敲门,C小调旋律发展为C大调,光明与胜利的主题。我为什么要用坚持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我们所取得的一切胜利和喜悦,无论是任何事情,任何一种改变,都是来之不易的,甚至可能是付出了很多惨痛的代价和牺牲才得到的。这个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坚持和坚持。第四乐章还是两个主题,胜利的主题和人民欢乐的主题。人们逐渐从四面八方汇聚成海洋,世界一片欢腾,仿佛人们找到了一种终极的救赎、解脱和升华。

第四乐章结尾有一段很长的c大调旋律。熟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朋友会对它印象深刻。两个音“do sol”不断重复,不断巩固c大调的概念,即巩固胜利喜悦的果实,不断坚持。纵观历史上所有的变化和演变,一切都处于一种阴阳转换之中,就像春夏秋冬的交替,所以来之不易的胜利和喜悦,更需要坚持和坚持。所以在第四乐章的结尾,贝多芬用c大调的长和弦,在《do mi sol》上铺垫了一段很长的音乐,最后果断结束。

音乐到底能代表什么?我一直相信音乐可以表达世界上的一切:我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音乐唯一不能表现的是音乐本身,但它可以表现世界上的其他一切:人、故事、画面、情感。因此,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将音乐的表现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使音乐能够表达全人类的内心活动和所有情感。

作曲家是最伟大的,他们创造的优秀精神果实能让我们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感受到灵魂的升华和生命的意义,从音乐这种能更好面对一切的力量中找到出路。

演示者介绍:

夏,中国指挥家,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近年来受邀指挥国内外各大专业乐团,一直在做大量的排练、演出、录音等工作,准确、严谨、简洁、富有激情。

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部/规划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