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和食疗(老中医会给你介绍药膳)
什么是中国药膳?
(1)药膳原料。药膳的原料主要分为食物和中药。食物种类繁多,涉及人们常见的“谷类、果蔬”,如各种谷类、薯类、薯类、豆类;动物,鱼、龟、蛤、蟹、虾,还有一些昆虫、蛇;水果、干果和一些野果;种各种蔬菜野菜。另外,调味品、香料、茶叶、代茶饮其实都是食品。药膳中使用的中药,除了其功能外,还应该有不同程度的食用,所以不像食物那么广泛。它们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所用原料或炮制、炮制的中药必须无毒,如党参、枸杞子、人参、附子等。其次,生的中药或调制熟的中药可以咀嚼食用,如党参、山药、茯苓等。或者中药原料气味好闻,适口,如茴香、甘松、砂仁、草果、肉桂等。所以药膳用的中药只是所有中药的一小部分。按照中药的功能分类,主要分布在补药、温里药、祛湿药、消食药,其他种类的中药较少。至于凶猛有毒的中药,一定不能用在药膳中。因为有些中药是可以食用的,这部分中药与食物是重叠的,即有些原料既是食物又是中药,既有营养作用又有药用作用,在药膳中具有双重属性,是药膳的基础。
(2)药膳配方。药膳的配方不同于一般食物,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中医方剂组成的主次辅助关系,二是膳食搭配原则。前者在组成药膳配方时,对所用原料要有主次辅助关系。后者,主要指,是使药膳既有中医特色,又符合饮食要求,具有色、香、味、形、质的美感。它们必须相互协调,有利于增强药膳的治疗效果。
药膳配方的主次辅助关系不仅与配方中各种原料的作用有关,还与各种原料的用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主要原料的消耗量要大于其他原料,而由粥、饼、菜等餐类决定的大米、面粉、部分蔬菜、肉类等一般食品原料,虽然占据的权重较大,但一般不占主要地位。
小贴士:
确定药膳的剂量,首先要以一人为准,确定总量,做到一人一次,或者一两次月食,一次月食一般吃两次,另外两次月食以此类推。在总量范围内,各种原材料的消耗量根据实例确定。每种原料的日消耗量和食物份额根据个人的食物摄入量,参照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膳食营养标准确定;中药部分,参照中药或国家药典的规定。药膳要用多少,要考虑制作药膳的可操作性。如果泡茶或煮粥,考虑用一剂;但是做蛋糕的时候,一次用很不方便,要考虑很多天很多次的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