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状元(广西历史上产生过多少个状元?)
古语有云:“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皆知。”曾经的科举制度,如今的高考,都承载着很多冷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希望。状元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从隋朝到清朝,文科状元不到600人,真的是凤毛麟角。
据民国23年广西统计局编纂的《古今广西及旅桂人名》,广西共有八位状元。经考证,《广西方志教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书籍中增加了两位文学状元和一位吴状元,分别是:
◎赵冠文,临桂人,唐昭宗甘宁二年(895)毛毅科状元;◎沛硕,临桂人,唐哀帝天佑三年(906)丙寅支状元;◎宋亮,平南人,南汉白龙元年(925年),乙酉科状元;◎王世泽,永福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1983)桂味科状元;
◎冯敬,宜山人,宋仁宗元年(1049),丑家状元,第三,第一;
◎李逊,永福人,宋徽宗大关元年(1107年)丁海客吴魁状元;
◎毛子之,富川人,宋宁宗禧元年(1205),丑乙状元;
◎陈季常,临桂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赓科状元,第三名;
◎龙启瑞,临桂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科状元;
◎张建勋,临桂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成员。
◎刘福耀,临桂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状元。
广西第一个冠军赵冠文
甘棠宁二年(895)考状元的赵冠文是广西第一个状元。据史料记载,赵冠文10岁就能写诗,13岁开始读儒家经典。他是桂林有名的才子。
纪念赵冠文的状元亭
唐代诗赋选士。参加宫考的赵冠文拿到考题,胸有成竹,思考如潮。但当时科举考试中已经盛行“潜规则”,说“天下不需要文章第一,只需要文章中的考官”。在录取过程中,考官徇私舞弊,将学识平庸的考生张一娴列为第一名,而最优秀的学生赵冠文仅列第八名。学生愤怒地抱怨,这给唐昭宗敲响了警钟。唐昭宗连夜更换了考官,对候选人进行了第二次面试。赵冠文排名第一,高中排名第一。
这个时候唐朝被黄巢起义军破坏的很严重,国家大事都被宦官把持,我们地方军队都是各自为政。赵冠文为人正直,文才出众,却得不到重用。于是,他因病辞职,回到了家乡。一年到头都不知道。
首届残疾人冠军王世泽
宋代状元王石是永福县人。因为残疾,他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残疾状元,被称为“拐脚状元”。
振兴宋太平八年(1983年),王石参加殿试,名列第一。但朝中大臣认为王世泽腿脚不便,当选状元有损国家形象。因此,宋太宗犹豫是否任命王世泽为冠军。这时,宰相赵普劝宋太宗不要以貌取人。宋太宗采纳了赵普的建议,不仅任命王世泽为状元,还破例为王世泽等新科状元和进士举行琼林宴,开创了科举史上皇帝宴请新科状元的先河。
广西冠军王世泽
就在王石进京状元的第二年,宋太宗因故重考这些新进士,王世泽凭借真才实学再次夺得状元。宋太宗非常高兴。为王世泽升任“三品朝官”,受命主持科研、选拔人才,被提升为“文明厅学士”。
作为考官,王世泽的家里立刻坐满了客人,说情的、行贿的络绎不绝。厌恶之余,他命人将一根弯曲的竹竿倒挂在门前,并写了一副对联:
公众是清楚的,但是翻脚不算自私;
直木从杖之日起用直尺丈量。
巧妙的把你转脚的形象和“公”字结合起来,表明你不徇私情,守节气的态度。
桂林魏一武状元李迅
李逊,永福县人,桂林历史上唯一的冠军。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他赴京参加考试。由于他出色的武功和优秀的文章,他被任命为丁魁的冠军,并授予官方武术博士。
宋徽宗时期,游牧民族大举南侵,围攻宋朝京都。无奈的宋徽宗匆忙将王位让给他的儿子。宋钦宗即位后,全国各地都出动军队营救他。不料援军未到,牧民已攻破汴京,惠、秦两位皇帝被俘。此时,李逊驻扎在荣州广南西路,接到皇帝诏谕,皇帝正试图率军北上。然而,广南西路元帅程大器看到游牧民族的凶猛,他不愿意派军队到北方。李逊只好招了三千死人。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率领三千大军在北方为他效力,在衡州(今湖南衡阳)与南方数万游牧民族展开激战。
桂林靖江王宓宫媛
李逊独自一人被金兵围困在一座高山上。游牧民寇派人投降李逊。李逊撕下衬衣的一角,把一首血淋淋的诗交还给游牧民族的信使。这首诗写道:
草虽然能活,老公却不干。
今天,我为忠诚而死。做鬼也是杀贼。
在杀死大量游牧民族后,李逊和全军三千多人全部死亡,无一幸存。
中陈三元机场
在科举考试中,先后在乡试、会试、殿试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人,称为“三元纪”,又称“联众三原”。在中国科举史上,只有13位“三元”考生,可以说是百年一遇。临桂县的陈季常是最后一个获得“三元集”称号的人。今天,人们看到了当时两广总督阮元为陈季常题刻的靖江王宓正阳门“三元记”匾额。
广西冠军陈季常
陈季常,临桂四塘乡横山村人,出身于举人进士家庭,从小接受良好而严格的家庭教育。嘉庆十八年(1813年),陈季常参加在广西宫媛举行的乡试,名列前茅,获得“解元”称号。回国后,继续努力学习。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京赶考,一举夺得耿的“会元”。在等待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宫考试的时候,我很不习惯,感冒,高烧,水,饭。有人劝他放弃这次进宫考试,下次再试。雄心勃勃的陈季常不愿意退却。带病参加考试的陈季常,试卷答得不令人满意,没有发挥出他的最佳水平。阅卷老师看了卷子后,最初把陈季常列为一年级第二名。这时,大学士曹振勇在一旁叹息道:“这个朝代一百多年,三原只有一个人,没有文明!”因此,陈季常的卷子被送到了嘉庆皇帝面前。皇帝看了之后,大加赞赏,还写了一点——陈季常,高中状元!
《国史》编修后,陈季常被分配到翰林院外工作了三年。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地方考试考官。道光六年(1826年)任会试考官。道光十年,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水道巡抚、江西按察使。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公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鼓励。道光二十五年,任江苏巡抚。一年后,他因病辞职,回到家乡。病了三年后,他在家里去世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