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豆瓣8.5分《恋恋笔记本》(恋恋笔记本 豆瓣)

《笔记本豆瓣》(豆瓣8.5分《笔记本》)

1.简介:只是深情的一瞥,想你想得睡不着。

一个老故事,穷小子诺亚爱上了富家女艾莉,两人经历了种种波折,终于结婚了;但影片运用巧妙的剪辑手法,让观众在结尾泪流满面。当他们的老夫妻最终走到一起,手牵手死去的时候,他们瞬间让我们知道了人生最应该珍惜的是什么。

在曲折的爱情故事中,最令人敬佩的是伐木工人诺亚懂得爱的心。正是因为他是情场高手,所以赢得了阿里的心,把阿里从一个富官手中赢了回来。仔细看看这张纸条,是一本爱情心理学的教材。让我们学会爱,学会珍惜爱。

二、有一个爱的起点,喜欢就是心跳加速的感觉——吊桥理论。

当他们在操场相遇时,诺亚第一眼就被阿里开朗大方的性格所吸引。但这位美丽的女孩在任何地方都是耀眼的明星,艾莉身边都是勇敢的花花公子。她对穿着朴素的诺亚没有好感。诺亚想请她和他跳舞,但她坚决拒绝了。我相信,一个年纪轻轻,出身贫寒的少年,面对一个家境殷实,相貌英俊的女孩,一定是充满自卑的,更不要说追求被拒绝了。

但诺亚一生美好的爱情,可能是因为他那颗充满爱的心。面对喜欢的人,她努力去追求。所谓爱有钱男人的女人,只是女人不爱你的借口。在真正的爱情中,有多少女人会选择背水一战?就像张爱玲爱上胡兰成,她知道他有情人,为了胡兰成的生活,把自己的30万捐款全部寄给了他。这份爱有没有钱?都是痴心。因为钱错过的爱情,只是缺乏勇气。

但是一个只知道勇敢去爱的男人,那只是一个单纯的男人,是需要技巧的。其中心理学上的吊桥效应是最容易让两个人产生感情的场景。心理学家阿瑟·艾伦最早做的“吊桥实验”由此得名。是指站在摇摆的吊桥上的男女会被自己内心的紧张所打动,人的记忆会把这种感觉误认为是爱情,心理学上也称之为“情感双因素论”。

当时面对阿丽的拒绝,诺亚直接跳到了摩天轮上,那里挂着双手,把阿丽吓得慌了神,她只好口是心非地答应了诺亚的约会要求。诺亚喜欢冒险和活跃的性格正好证明了这个理论。第二天见面的时候,阿丽已经下意识地把昨天紧张的一幕记录为激动人心的爱情,所以当诺亚再次提出约会的时候,她依然口是心非地回答“不”,其实她已经默认并同意了。

看完电影后,他们两个在街上散步。因为彼此不熟,所以很拘谨,很尴尬。诺亚又疯了。他让艾莉躺在路中间,让她放松心情,用心说话。然后路过的车差点撞死他们。逃跑的两个人在路边哈哈大笑。吊桥效应又一次拉近了他们的距离。他们开始在路上跳舞和接吻...

整个征服富家女爱情的把戏充满了惊喜和刺激。后来诺亚带她去潜水,开拖拉机,各种新鲜的尝试打破了她过去循规蹈矩的生活。这些惊心动魄的刺激,成了她深爱的记忆。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的男女主角一样,也是因为小说的生活激起了甜蜜的爱情。

第三,“透明错觉”让恋爱中的人相爱相杀。

恋爱的路并不都是甜蜜的,时间长了也会有争吵。在爱情三要素理论中,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分析过,爱情不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而是大脑在中,在特定时期受到刺激后分泌的一种激素。他认为,从生理角度来看,这种爱的“激情”会持续长达18个月。所以吵架失恋也是一种正常的恋爱状态,能坚持下来的爱情一定是超越生理本能的真爱。

诺亚和艾莉也是一对生死仇敌。当他们坠入爱河时,他们总是不停地争吵,甚至无理取闹。但每一次吵架之后,随着一个深吻,所有的矛盾都瞬间融化。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与人相处时,高估了自己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同时我们也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状态的理解。这种现象被称为透明错觉。

透明的假象最后的结果是相爱的恋人总是被误解,总是吵架,最糟糕的是会分道扬镳。这是恋人相处的必要考验。也许他们是否真的适合对方,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才能算是真爱。

其实如果我们能像诺亚一样学会化解争吵,那么恋人之间的争吵也是一种增进感情的沟通方式。只是很多人把吵架当成了一个发泄负面情绪的过程。情侣吵架80%是因为情绪引起的,只有20%左右是事情本身。

所以,两个相爱的人一旦发生争执,就不要试图去争论对错。他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自然,他们失去了80%的力量。就像诺亚一样,一个深深的长吻可以浇灭他们的怒火。

他们之所以相爱如此之深,也与诺亚的相爱方式密不可分。

4.“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把爱情深深埋在心底,分开的爱情最后变成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让两个人深深相爱,除了相处的技巧,还有一种奇怪的心理现象可以帮助助长这种激情,那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这种心理现象是指,当两个人有相同的感情基础时,外界阻力越大,彼此爱得越深。

当阿丽的父母知道她和一个穷小子谈恋爱后,坚决反对他们继续联系,于是带着女儿的躲在纽约很远的地方。强行分开两个相爱的人,注定留给他们最痛苦的煎熬。他们的思念会更深,迷恋会被放大到最大。于是诺亚每天都给阿里写一封信,但这些信都被阿里的妈妈偷偷藏了起来。无法期待回信的诺亚伤心了365次。

爱情就像洪水猛兽,越是被迫停止,最后越容易泛滥成灾。所以,即使过了几年,阿里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未婚夫。当她得知诺亚的消息时,她毫不犹豫地去找他。就像当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念念不忘,她的父亲也坚决不同意。最后他父亲在报纸上和她断绝了父女关系,也没能动摇她对爱情的执着。

强行分离爱情,只能让爱情更加牢固,成为刻骨铭心的爱情。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五、拯救爱情的妙招——框架效应

花园前的花已经凋谢,云开雾散后,一切都变了。找到诺亚的艾莉不再是自由人了。她已经是别人的未婚妻了。这种感觉显然是隔着一条道德鸿沟的。埃莉需要很大的勇气来突破这个障碍。

为了争取自己失去的爱情,诺亚不自觉地又一次运用了一项爱情心理学技能——框架效应。

这一效应是由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发现的。指的是同一个问题,两种逻辑意义相近的行为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可以细分四种组合:

如果同时有几个好东西,要分开发布,扩大效果;

如果有几件不好的事情,需要一起放出来,减少影响;

如果把一件大好事和一件小坏事放在一起,负面效应就会减少。

如果把一件大坏事和一件小好事分开放,好事就不会被淹没。

于是,我们看到,聪明的诺亚离开了艾莉,一整天都在一起。晚饭后,艾莉要求回家。诺亚让她明天再来。她想带她去一个好地方。正是因为他巧妙地把几个好的东西分开,才扩大了效果。结果第二天,他带着艾莉去湖边玩,两人终于旧情复燃,再次相爱。

6.写在最后:

整篇爱情笔记充满了他们爱情的波折。他们之所以能跳过那么多艰难险阻,有情人终成眷属,和诺亚的恋爱技巧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个恋爱高手。看来所谓的恋爱高手不过是更懂人的心理罢了。

这样的爱情故事老生常谈,但电影巧妙地让一个老人来讲述。终于唤醒了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当她想起自己就是书中的女子时,两人含泪相拥,最后手牵手离开了人世。

在世间追逐名利,最终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带不走,只是徒增烦恼,用心珍惜亲人的人,此生无悔。与其说失忆老人看书,不如让我们在现实中理解爱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