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企业管理考研,真的是管理企业的吗?(企业管理考研)

企业管理考研(企业管理考研),真的是为了管理企业吗?)

作为管理学最热门的考研专业之一,近年来企业管理考研热度逐渐飙升。另外,作为管理类专业,专业课难度不高,就业面广,所以如果你在犹豫选择专业,如果你考研的第一目标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你需要看的。

在介绍企业管理专业之前,先普及一下管理学的主要学科。先搞清楚它的来历。管理学也是考研中最热门的科目之一,与经济学并列为考研中的绝世骄傲,一般放在一起比较。管理学可以按照考不考数学来分类。一般考数学的一级学科有三个,分别是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不考数学的是图书、情报与公共管理与档案管理(注意,一般来说,不包括部分学校的个别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最受欢迎。

基本上每年的管理科学国家线都在340分左右,主要是由当年数学考研难度决定的。毕竟数学双数年考研难度波动大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有跨专业的同学打算跨专业考经济管理,平心而论,我会尽量推荐同学报考经济学。第一,管理学不比经济学容易,考研还是比较难的,国家线也差不多,但是管理学很多专业还是比较好学的空;其次,经济学有大量的二级学科和专门硕士。不上线的话,调剂相对容易,如果没有拿到管理类的第一份工作,就有点难了。一般管理都可以填。如果喜欢经济学,可以调剂到政治经济学,经济史,或者专门的国际商务等。,但是管理上的调整比较少。只有少数学校对技术经济管理不满意,如果你是管理专业的就更难了,有的专业硕士更难。

管理学也有硕士和硕士之分,但是管理专业部分需要工作经验才能考。工商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都需要三年工作经验才能考。大一新生可以报考会计专业、审计专业、图书馆信息档案硕士。其实两大考试,招收审计专业学生的学校很少。

管理类专业考研科目必修:英语二(100分)管理类联考(200分)①数学(解题15题,条件充分性判断10题,每题3分)75分+②逻辑推理(30题,每题2分)60分+③写作(论证效度分析30分1题+论文30分1题)

在管理类,除了会计这个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很多高校都会开设工商管理这个专业,考研的比例很高,因为这个专业很空,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考研,而且企业管理的门槛比较低,专业课只有一本通用参考书。大部分学校都是基于周三多的管理原则,也有学校会用罗宾斯的管理,而且真题重复率很高,所以大部分学校都是专攻。最热门的一个方向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生想多考。很多财经类院校也是自主招生,比如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甚至比企管还火。

如果有同学问企业管理以后做什么,大家基本都会问。我给你举个例子。一般研究生从事市场调研,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偏向HR,现在会有很多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帮各大公司招聘。所以很多不了解的同学以为是管理企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再比如,你家有一家比较大的企业。你敢请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管理企业吗?肯定不是。说明官办企业管理是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理论,培养各类工商企业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学科。看来企业管理的东西比较空,要学的东西可能比较杂。主要培养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业率会比较高,可以从事策划、营销、推广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所以也是一个就业范围比较广的学科。管理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这几大块:

(1)企业发展与战略

(2)市场营销

(3)人力资源管理

(4)财务管理

(5)国际商务管理等。,包括一些有电子商务研究方向的学校。

所以企业管理的具体研究方向比较宽泛,导致就业方向从传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等。总的来说,企业管理的就业质量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因为企业管理是管理类专业,所以招生中的学校大多分为金融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几个梯队等级的学校。

第一等级: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为首的综合性大学。,而它们对应的金融机构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年级学校的报名比例基本都在20: 1以上,竞争激烈。你的竞争对手都是985/211本科生。

第二档次: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等实力档次的985高校。对应的财经院校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这些大学的报名比例基本都在15: 1以上。

三年级:苏州大学、暨南大学等难度较大的211院校,难度基本接近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每年报名比例基本在15: 1左右;

第四档:辽宁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普通211学校,对应的财经院校有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配准比例约为10-15:1;

四年级: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首的金融类和非金融类院校,地理位置优越,但考研普遍难度较大,性价比较高,报名比例基本在10: 1左右,人数也不少,20人左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