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隐藏在江南不得不去的四大水乡古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后,乌镇名声大振,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天气很好,到乌镇的时候已经放晴了。
乌镇景区分为东栅和,历史上有分而治之的记载(东栅属全县,属武城县,1950年合称乌镇)。乌镇门票150元,通票,东门,西门都可以去。
江南古镇,梦幻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让江南古镇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让江南古镇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雅婉约的水乡风貌在中外中闻名遐迩。
阳春三月的古镇,嫩绿的柳枝像少女飘逸的秀发一样生长,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水中,像是有人撒下的一串串绿色珍珠,河里开满了绿花。
乌镇河道纵横交错,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格飞檐。房、水、绿处处彰显水乡魅力。难怪《早春二月》等十几部影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乌镇历史上出过64位秀才,161位举人,也是文豪茅盾的故乡。镇上有茅盾故居陈列馆,展示了茅盾的生活、学习、创作经历。茅盾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和场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江南古镇无一例外都有旅游点检票。什么瓷砖,木雕,纽扣博物馆,洗染,根雕展厅之类的。如果你不买票,你就不能进去。
乌镇几乎迁走了东栅和扎西所有的原住民。除了一些指定的店铺,街上都是铁锁。偶尔有一两户开个小门,偷偷卖小商品。如果不是因为长假,晚上一个人走在这条小街上,至少会有点凄凉而不恐惧。
南浔曾是江南最富有的古镇,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祥地之一。南浔有“四头大象(500万两白银以上)、八头牛(1-5亿)、七十二条金狗(10-100万)”之说。四象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真的很有钱!
明清时期,丝绸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以及商业的发展,给空以前的南浔经济带来了繁荣。镇上几乎所有最富有的绅士都是靠经营丝绸业发家的。世界各国的丝绸贸易都有南浔商人的身影。今天这些生丝加工机见证了当年的繁荣与辉煌。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巨富之镇,以至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的第二天,就正式宣布南浔升格为市。
南浔风景秀丽,《钱塘人》等十几部电影电视剧都在这里拍摄。住在这里的都是剧中的人,不过是在表演还没演完的系列。
周庄位于苏州市东南,古称贞丰里。因为有了河,周庄就是一条街,呈现出简单、干净、安静的风格。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号称中国第一水乡。《新白娘子传奇》等十几部影视剧都在这里拍摄。第一眼看到周庄,你有一种古朴厚重的历史感。
周庄的白孔桥横跨湖中,碧波万顷,像一条玉带,连接着两岸的小村庄和别墅。
这里的鱼好像是有灵性的,人走到哪里,它们就游到哪里。估计大的有十几斤,小的半斤左右,大部分是红色锦鲤。
这是周庄,一座著名的双桥,建于明朝。它由石拱桥和石桥组成。它横跨两条小河,桥面横平竖直,桥洞呈圆形。美国画家陈逸飞,题为《故乡的回忆》,画的是双桥。
其实双桥不大,走几步就过去了。一拐弯,两座桥不一会儿就过去了,走在桥面上真的没什么感觉。然而,如果你站在桥的对面,看着人们穿过它,你正在欣赏一幅老房子、路人、绿树、小桥、流水和人的图画。
西塘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与中国的交汇处。唐朝时,有村落,人们沿河建房,依水而居。南宋时期,乡村市场逐渐成规模,元代商业繁荣,逐渐成为集镇。明清时期成为江南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水乡,唐宋市镇,明清建筑,现代人,是西塘的历史写照。
雨后的清晨,西塘雾气蒙蒙,两边粉墙高耸,绿树成荫,河面上鳞光闪闪,灯火通明。
沿着崎岖的石板路,我一路走着,仿佛自己也走进了画中。
西塘保留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子和古巷是西塘与其他古镇的区别,有着独特的魅力。这平凡的弄堂,平凡的家庭,让西塘像一支幽幽的笛子,幽深飘逸,悠远悠长。
华灯初上,古镇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静谧的美。红灯笼增添了许多快乐,小船在河中划动,激起阵阵涟漪,把红灯笼在河中的倒影压成碎片,把河水灌满了黄金。
离开这小桥,这流水,这家庭,青春的美好,美好的回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