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作文(以理解、交流和矛盾为主题的写作)
2019南京中考作文原标题
端午节,奶奶照例送端午美食——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件事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请以“你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校刊。
【命题解读】
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生活,认识自己,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端午》、《绿豆糕》、《祖孙矛盾》都非常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考生的共鸣。
这两篇作文中的主题可以用于“理解”、“交流”、“矛盾”等话题。
精选粉丝文怡
你的和我的
你在桌子的另一边,愉快地谈论着你的计划,而我坐在这里,脑子里想着我的计划。桌子上,一盘绿豆饼横亘在你我之间,光线打在饼上,照在你我身上。
“我已经计划好了行程,等你考完试我们就出发。云南好玩!”你开心地说着,脸上的皱纹仿佛在展开,苍老的眼睛闪着喜悦的光芒,像孩子一样。“我都安排好了,你会玩得很开心的。”你热爱策划,年近七旬,但家里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动,都离不开你的安排。
我停止吃饭,把碗推到桌子上,站了起来。“但是中考结束后,我想和几个同学出去玩,我们都计划好了。”我说。你还想说什么,我却转过身来,低声嘀咕道:“我也有自己的打算。”我扔下这句话后,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经过餐桌旁的柜子时,我在镜子里看到了你的脸。你眼中孩童般的光芒正在消退。我知道你很难过,想回去道歉,但心里另一个声音阻止了我:“为什么一切都要你安排,我就不能一意孤行?”我暗暗生气,走进房间,关上了门。
不知道过了多久,你打开我房间的门,端着那盘绿豆糕进来。你的脸上没有愤怒的表情,饭桌前的那一幕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尝尝吧,小时候最爱吃的。”
“我不想吃。”我回答。“绿豆糕是清澈的。奶奶自己做的。没有那么多油,也不会太甜。你一定会喜欢的。”你说过。“你怎么知道我喜欢?”我提高声音反驳道:“那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你的腰突然弯了下来,低声说:“我放在这里了。想拿就拿吧。”然后轻轻地走出我的房间。
冷静了一会儿,我开始后悔,但内心一个固执的声音抗议道:“为什么奶奶总喜欢把她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我?”我看着桌上的绿豆糕,心想:“我就不信外面有卖好吃的蛋糕店。”我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自制的绿豆糕用料十足,略显粗糙的绿豆沙在舌尖上打转。我仿佛看到你在洗绿豆,弯腰用粉碎机把坚硬的绿豆磨成粉。我好像看到你额头上有汗在爬。我好像听到你说“别急,交给我孙子。他会喜欢的。”是你,是你用你的方式对待我。
再吃一口绿豆糕,涩味就淡了。绿豆的香味会紧紧包裹我的味蕾,会让我一直想起你在饭桌上兴高采烈计划旅行的场景。为了让我开心,我不知道你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精心策划了一次旅行。你告诉我你只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得到我的认可。但我无视你的良苦用心,只想着自己的安排,但即使这样,你也没有说一句责怪的话。
为什么我的没有早点看到这个?因为我执着于自己的安排,你用心良苦为我铺好的路,被我当成了障碍。是的,年轻人不能总是走老一辈的路,但他们的用心真的不值得理解吗?为什么不能停在自己的路上,陪在长辈身边,然后走他们的路?自责感涌入脑海,我知道我该怎么做。
我拿起一块绿豆糕,打开门,走到你身边:“奶奶,我们一起去云南吧。”你惊讶地看着我,眼睛里又闪烁着孩子般的光芒。我给你喂了一口绿豆糕,亲昵地抱了抱你,你兴奋地拍拍我的背。奶奶,你支持我喜欢的一切;我必须尊重你的喜好。
点注释
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许比华丽的信息资源更为轻盈,但“文章似看山却不喜太平”。如果我们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起伏,文章往往会获胜。本文开头聚焦矛盾,兴风作浪,后面的文章处处不松懈,因时而变。最后一句的标点和自省,让上一篇文章积累的张力得到了很好的释放。
精选粉丝文儿
你的和我的
夏天,迎着微风,走在这山坡上,牵着奶奶的手,看着那些熟悉的野花野草,我笑了:原来,你我向往的,是那份幸福和快乐。
还记得小时候,奶奶你牵着我的手,沿着这条路走到山顶,指着沿途不知名的杂草和野花。你耐心的给我介绍。我只是想找些虫子玩玩,不知道你听了多少。在奶奶一路的介绍下,一里多的路程很快就走完了。
在山顶,几位老人已经带着孩子玩耍了。我追着孩子在山上玩,奶奶坐在山顶的凉亭里,和其他老人聊天,偶尔品品茶,做做传统手艺,唱几首山歌。这时,笑声随着微风一起飘向未知的远方。
当时我想:奶奶和我要的是一样的东西。
然而,时间随着微风过得很快,很快我就被父母带到了城里。看着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忙的街道、拥挤的广场,当各种新奇的技术不断渗透我们的生活,我开始意识到,我向往的是创新和活力,而不是家乡的传统和僵化。渐渐地,我习惯了城市里“激情”的生活,疏远了家乡和奶奶。
也许,我和奶奶向往的是矛盾的。
父母端午节没时间回老家,奶奶却从几十公里外的老家赶来。那一天,我看见我的祖母,背着大包,气喘吁吁,走进家门。她看到我,连忙从一个包里拿出一盒绿豆糕,笑着递给我。我忘恩负义,拒绝了。“这些家乡的传统不是我想要的。”我想。但那天晚上,我望着弯弯的月亮,回忆着在家乡的时光,在感慨时光如何流逝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惋惜。
奶奶和我向往的真的有矛盾吗?
征得父母同意,我和奶奶在端午节假期回了趟老家。我和奶奶又爬上了山坡。这一次,我握着奶奶的手,和她聊着沿途的信息资源,时不时用手机拍下一些盛开的花朵。看着眼前的一草一木,我不禁想到,它们的外貌、习性、特点各不相同,却能和谐共存,构成眼前这幅美丽的画卷。
这样,物还是一样,人也是一样。
原来我和奶奶向往的并不矛盾,因为你我都向往那份幸福和快乐。
然后,让传统与创新并存,共同推动时代前进!
这时,笑声随着微风一起飘向未知的远方,那是我的,也是你的。
点注释
好作文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很重要,就是思考的深度。考生在写作中展现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独立思考中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