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实验室 固、液体药品取用原则及注意事项!(绝命急先锋)

绝望深水炸弹(实验室服用固体和液体药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取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所以掌握药物和试剂的取用、称量和溶解是非常必要的。

固体药物的准入原则

1.“三不”原则,即“不闻、不摸、不尝”;具体来说:不要闻药,不要用手碰药,不要尝药的味道。

2.节约原则,即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剂量服药;如果没有规定用量,通常使用最小量的液体(1 ~ 2 ml),固体只需覆盖试管底部即可。最大,液体不超过容器容积的1/3,固体不超过1/2。

3.“三不”原则,即实验中使用的剩余药物不能因为“保存”而放回原试剂瓶,这样会污染试剂瓶中未使用的药物。因此,用过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来的试剂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4.获取固体颗粒(一横、二横、三慢竖)、一般药勺;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夹住。

先将容器水平放置,用镊子夹起块状药物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中,然后慢慢竖起容器,使块状药物或金属颗粒沿容器壁慢慢滑至容器底部,以免容器破裂。

5.药粉可用药勺(或纸槽)服用。操作要领是:“一倾、二送、三立”。具体操作是:先将试管倾斜,小心地将药勺(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让试管立起来。

注意:使用后,勺子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

服用液体药物的原则

获取药液:“多倒少滴”

取不定数量(更多)的液体——直接倒(一至二,三到四)

A.瓶塞一定要倒置在桌面上【防药物腐蚀测试台或污染药物】;

B.直接倒的时候瓶口一定要紧贴试管口,试管45度,慢慢倒【防止药液流失】;

C.标签面必须面向手掌[防止化学溶液溢出腐蚀标签];

D.倒出液体后,立即盖上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外【防止药物潮解变质】。

取少量液体-使用橡胶滴管。

A.垂直滴在容器正上方;不要用头滴管接触容器壁【防止污染试管或试剂】;

B.对于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皮橡皮帽在上面,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橡皮帽】;

C.用过的试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互换使用。

取一定量的液体——用量筒。

A.当倒入量筒中液体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用胶头滴管将剩余的药液滴入所需刻度;

B.读数时,量筒必须放置平稳,视线与量筒内凹面液位最低点保持水平。(注:向下看时,读数大于,向下看时,读数较小。)

固体试剂的称重

1.步骤:调零、放纸、左右码、读数、复位。使用托盘调平时,请执行以下操作:

①左物右码:要用镊子加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握砝码,砝码要先大后小;称重后,重量要放回重量箱,流浪码归零。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漂移码质量,即药物质量=重量读数+漂移码读数。

如果你把它倒过来。药品质量=重量读数-游荡码读数。

②不可直接在托盘中称量药物,干燥固体可在纸上称量,易潮解的药物应在玻璃器皿(烧杯或表镜等)中称量。).

注意:称一定质量的药时,先放砝码,再移泳码,最后放药;称量未知质量的药物时,应先放药物,再放砝码,最后移泳码。

溶液稀释原理

溶液稀释的原理是溶液质量不变。

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橡胶滴管、分析天平和量筒。

1.计算浓缩溶液的量和所需的水或其他溶剂的量。

2.取适量浓缩液。

3.将浓缩液沿玻璃棒移至容量瓶中。

4.用蒸馏水清洗烧杯2-3次,并将其倒入容量瓶中。

5.将水或其他溶剂定容倒至刻度线1-2 cm处,用橡胶滴管直滴入凹面液面。

6.摇匀盖好瓶塞,倒置在下摇匀,或者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7.瓶子和标签。

有些溶液,如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稀释时,必须注意将待稀释的溶液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这样可以防止溶液飞溅伤人。

使用药勺的注意事项

1.根据试剂用量的不同,勺子的大小也要合适。

2.不要用药勺服热药,不要接触酸或碱溶液。

3.服药后,及时用纸擦拭勺子。

4.药勺最好专用于勺子。用玻璃棒做成的小玻璃勺,可以放在装满固体试剂的小罐子里保存很长时间,不用每次都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