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于娟《此生未完成》任何苦难面前(此生未完成于娟)

此生未完成的于娟(于娟在任何苦难面前未完成的一生)

是你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时候吗?是得了绝症的时候吗?或者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的一些事情。于娟以生命为代价意识到了活着的意义。她说,“权力、亲情、名利,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但也没有一样是可以拿走的。”

于娟生病的痛苦,以及他死前对生活的理解,让人流泪,也伤了心。这其实是最好的人生教科书。教会我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抵抗困难,如何面对生活。

01权力,感情,名利都是虚的,健康第一。

于娟,33岁,女博士,复旦大学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她的人生永远定格在33岁。她本该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爱情幸福,家庭美满。但命运和她开了个玩笑,直接夺走了她的一切,不可逆转地进入了深渊。

在患病前的30年里,于娟的生活一帆风顺,勇往直前——上学、高考、读博、留学。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不知疲倦地转动着,去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就,直到有一天命运卡住了她的喉咙,生命的进程戛然而止。

于娟沉迷于熬夜,尤其是为了拿到各种证书,在期末考试中拿高分,不停地通宵学习。每次考试后,都要过几天才能恢复正常。

为了提前拿到博士学位,她挤压睡眠时间,通宵做实验写论文,终于提前一年毕业。但最后她发现,即使提前一年毕业,又会怎么样呢?没有鲜花和掌声,世界还是那样,我却累得要死,给身体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她说:“我平时的习惯就是晚睡。其实我这个年纪熬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会熬夜得癌症。检测到癌症时,我肝脏的几个指标都偏高,但我以前没有任何肝脏问题。”

不能说熬夜成瘾和她上次乳腺癌有直接关系,但肯定影响很大。

她说:“在生死的临界点,你会发现,任何加班,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只是浮云。有时间的话,多陪陪孩子,用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不要着急换大房子,多陪陪自己爱的人,蜗居温馨。”

单纯的快乐不是快乐。

确诊乳腺癌后,于娟的住院治疗终于停止了,回归到生活最简单最本质的样子。在医院里热情的回答每一个病人的问题,给他们讲故事,一起聊天。用生命写下文字,写下抗癌日记,鼓励更多人学会乐观坚强。

疾病使于娟的生活经历了两次突变。她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后的第一个改变,她明白了,人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要简单快乐。

第二个变化是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明白自己不需要通过外界的认可和世俗的功利来证明自己,获得快乐。只要她找到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去追求,去付出,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她是如此不愿意放弃她的家庭和爱情,以至于她在痛苦之后写道:

“让我痛得不能动弹。国泰路政十字路口每天都躺着脏衣服,成千上万的人唾骂践踏。只要能看到父母牵着儿子土豆的手去幼儿园,我也愿意。”

她是多么向往这种美好的生活,向往这个世界上难以割舍的家庭。

03人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

2011年,年仅33岁的于娟永远离开了人世,她的生命音符停止了转动,留下了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母亲。

于娟说:“我的离去使我的父母在年老时失去了他们的女儿,我的丈夫在中年时失去了他的妻子,我的儿子在童年时失去了他的母亲,给亲戚们留下了悲痛。”

于娟的孩子刚断奶就失去了母亲,于娟的母亲去山里种树,实现女儿的最后愿望。很多时候,你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为别人考虑。离开这个世界不再痛苦,但对家人的伤害令人心碎,无法估量。

她在日记中感叹:“就算不在乎,也不能在乎家人;即使你不关心你的家人,你的家人也不关心你。”

我们每个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亲人朋友,所有关心你,爱你的人。人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你没有权利擅自处置自己的生命。

写在最后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我能活得这么乐观,很少生气。我觉得这本书教会了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大背景下,直面生死。而当你认为烦恼、担忧、焦虑与死亡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比起身患绝症,你会发现自己在琐事中也很快乐。面对任何困难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活着就有无限可能。

于娟的书让我们通过生与死来看待生活,审视人生,看清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

任何加班熬夜,透支健康,都是对自己极大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爱你的人的一种伤害。爱情,名利,苦心获得,意义何在?死后是带不走的。空只是一个虚名。就像离开了水。瞬间空。

答应我,新的一年,多爱自己一点,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简简单,平淡,清淡,珍惜当下,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