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隋代之前的十九座佛祖真身舍利塔(隋舍利塔)

隋佛塔(隋代以前的十九座佛塔)

佛陀的舍利是佛教的最高存在。由于隋文帝颁布了三个敕令赐佛塔,广建佛塔,中国大地上的佛塔就无人知晓了。但据相关佛教典籍记载,隋文帝修建佛塔之前,中国只有19座佛塔。

隋代以前的佛塔的记载可以在唐代典籍中找到,主要是《中国三宝集》(道宣著)、《洪光明记》(道宣著)、《法源朱琳》(道史著)和敦煌文献。佛塔的具体指涉在相关典籍中基本一致,说明隋代以前对佛塔分布的认识基本统一。但是数字并不完全一致。《中国三宝集》中有20种,《法朱元林》中有21种,《洪光明记》和敦煌文献中有19种。敦煌文献载:“佛祖灭后186年,莫杰托国铁轮王名阿玉,开前古塔,取其舍利八万四千片,以七宝为首都驱鬼神,建塔八万四千座。每座佛塔放一片舍利,鸡头磨寺十六万八千名僧人中,第一个叫耶舍尊的,五个手指上放了八万四千盏灯。十九座之争在后世成为定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根据史学界和佛教界的相关考证,现将隋代以前的19座佛塔现状整理如下:

1.浙江宁波阿育吠陀寺佛塔(西晋会稽县宝塔)

阿育王庙位于宁波东部的鄞州区,距宁波市中心约13公里。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阿育王庙里有一个舍利堂。

佛塔大厅里供奉着佛塔,佛祖舍利挂在里面。

阿旺寺有三塔:东塔、西塔(下塔)和上塔。

没有东塔建成的日期。新塔是根据明代日本画家雪舟在明成化四年(1468年)所作的《教育王三塔图》重建的。它于1995年完工,有一个混凝土结构。

西塔又称下塔,建于一个不知名的年代,重建于元代。

塔上没有考其建塔日期,重建于元代。

宁波阿育王寺是当代中国十大祭奠舍利圣地之一。

2.江苏南京大鸿鹄遗址公园内的大报恩塔(东晋金陵昌赣塔)

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的弘基遗址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

2008年,大弘治的前身昌赣寺地宫出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文物和圣物,如佛骨真身、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七宝阿育王塔等。

2015年,遗址公园建成开放。新报恩塔是一座轻钢框架玻璃结构建筑,建于明代琉璃塔原址上。

大弘治遗址公园是当代中国十大祭奠佛事圣地之一。

3.山东临淄西天寺(赵石青州东城塔)

西天寺位于临淄东北约5公里的七都镇,也就是现在的临淄石雕博物馆。西天寺造像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天寺曾是兴国寺,是后赵石虎统治时期修建地方。现在寺里没有宝塔了。

4.山西永济普救寺佛塔(尧沁河以东的普班塔)

秦之东的普坂塔是什么意思?文献与碑文相反,无定论。敦煌文献明确记载第四佛塔是河中普救寺。

永普救寺是《西厢记》发生的地方,举世闻名。寺庙佛塔,俗称迎迎塔,重建于明代。

5.陕西扶风法门寺真塔(周七地区岐山南塔)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大佛舍利,是当代最著名的佛教舍利。法门寺是当代中国祭奠佛事的十大圣地之一。它真正的宝塔是1988年重建的。法门寺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甘肃敦煌和瓜州(瓜州东塔)

瓜州以东的古塔,一座在今敦煌以西一公里的沙洲古城,一座在今瓜州县,一座是莫高窟崇教寺的佛塔。这座塔已经不存在了。

7.甘肃敦煌(周沙州大成寺塔)

周沙洲的大成寺塔已经不在今天敦煌以西一公里的沙洲古城了。

8.河南洛阳白马寺云起塔(周洛故都西塔)

白马寺云起塔,原名释迦牟尼塔、金方塔、白马寺塔,位于洛阳白马寺入口东南约200米处。现存为金代重修。

白马寺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9.甘肃武威(周凉州古藏式塔)

周凉州的古藏式宝塔,现在在甘肃省武威市。这座宝塔已经不存在了,它的位置也丢失了。

10.甘肃山丹南湖公园的塔(周甘州山丹县的老塔)

甘州删丹县旧塔,造佛塔一座,原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山丹培黎学校院内。2004年,这座宝塔在山丹县南湖公园南部重建。

11.山西洪洞广胜寺洪飞塔(周金洲霍山南塔)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飞寺塔是中国四大名塔之一。

12.陕西代县阿育王塔(戴奇地区城东塔)

代县的黛玉王塔,在代县的国源寺,寺已毁,塔是独一无二的。阿旺塔始建于元代,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四川成都宝光寺宝光塔(成都观复塔,遂意府)

新都宝光寺位于新都区,距成都北郊约20公里。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重点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宝塔名宝光塔,略向西倾斜,有“东方斜塔”之称。

14.四川崇州白塔寺白塔(随州金源县宝塔)

白塔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明道镇白塔湖风景区。寺内白塔重建于1946-19年,49年。

15.河南新密朝化寺塔(隋郑州朝化寺塔)

朝四塔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城区朝花村。2014年重建。

16.河南武陟妙乐寺塔(随州妙乐寺塔)

庙乐寺位于中国河南省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张村。寺庙被毁坏了,只剩下宝塔。该塔历经五代、周朝重建,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山西太原晋源阿育王塔(隋并州景明寺塔)

晋源阿育王塔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二中院。明初重修,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山西榆社(榆社县塔,隋并州)

并州榆社县城楼所在的寺庙名为大同寺,位于今榆社县公安局宿舍区。没有寺庙或塔留下。

19.莘县(隋、魏州塔黄林县)

今天的莘县有一个舍利寺村,佛塔就在这里。现在只有遗迹,没有寺庙和佛塔。

总结一下,隋代以前,山西有五座佛教佛塔,甘肃四座,河南三座,四川两座,山东两座,陕西一座,浙江一座,江苏一座。其中6座铁塔已不存在(其中甘肃3座,具体位置已错过),现存13座,容量可观;可以参观佛教遗迹的地方有三个,分别是陕西的法门寺、浙江的阿育王寺和江苏南京的弘基遗址公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