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都是胃药,温胃舒VS养胃舒(温胃舒养胃舒)

文淑养胃舒(均为胃药,温胃舒VS养胃舒)

文淑和养胃舒是药店常见的两种胃药,几乎每个药店都必不可少。不熟悉这两种药物的人会认为它们差不多。对它们稍有了解的人可能知道,胃寒用暖胃治疗,胃热用养胃治疗。真的是这样吗?。

文淑

常见剂型:胶囊、颗粒剂、片剂、泡腾片。

成分:党参、附子、炙黄芪、肉桂、山药、肉苁蓉、白术(炒)、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和补骨脂。

主治:暖胃止痛。可用于慢性胃炎、胃痛、冷食、严寒疼痛。

构成:

党参/黄芪/白术:补中焦,补脾胃,用于脾虚。

附子:归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寒湿。治疗虚寒引起的心寒疼痛、呕吐腹泻。

肉桂:补火助阳,治肾阳虚,脾肾两虚寒,脘腹冷痛,厌食便溏。

肉苁蓉/补骨脂:温肾助阳,五更治肾阳虚泄泻。

陈皮/砂仁:理气健脾,祛湿开胃。

山药:健脾养胃,补肾生津。

山楂:消食、消食、健胃、行气、化瘀。

梅:收敛和产液。

以上药物合用,补肾健脾,温中养胃,行气止痛,治疗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的胃病,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

特点:温脾肾,温中散寒。

联合用药:温胃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螺旋藻片

附:脾胃虚寒型胃病辨证要点

①胃痛:上腹部疼痛,表现为隐痛,感觉温热、压迫感,空剧烈腹痛。

②肠胃不适:吐水、厌食、便溏。

③阳虚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不温,精神萎靡,小便长。

④舌诊:舌淡,苔薄白。

养胃树

常见剂型:胶囊、软胶囊、颗粒剂。

配料:党参、陈皮、黄精(蒸)、山药、玄参、乌梅、山楂、北沙参、干姜、菟丝子、白术(炒)。

主治:滋阴养胃。用于慢性胃炎、胃灼热和隐痛。

构成:

黄精:健脾益气,滋阴养胃。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口干舌燥,食少口渴等内热所致。

党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北沙参:滋阴益胃,生津止渴,治胃阴不足发热,津伤。

菟丝子:补阳还阴。

玄参:滋阴降火,治热伤阴。

陈皮/砂仁:理气健脾,祛湿开胃。

山药:健脾养胃,补肾生津。

山楂:消食、消食、健胃、行气、化瘀。

梅:收敛和产液。

生姜:温阳健脾。

上述药物信息资源共享,可扶正祛邪,清热养阴,健胃消食,调理中焦,治疗胃阴不足(阴虚有热)的胃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

特点:滋阴健脾养胃。

联合用药:养胃舒+泮托拉唑钠肠溶片+铝酸镁咀嚼片。

附:胃阴不足型胃病的辨证要点

①胃痛:上腹部隐隐作痛。

②胃肠不适:食欲差,腹胀,食后饱胀加重,嗳气,大便干燥。

③其他: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小便黄。

④舌诊:舌红、苔少、津液少。

总结

相似之处:温胃舒和养胃舒是常见的胃病非处方药,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而且两者含有相同的益气健脾药物,说明两者在治疗脾胃虚弱方面有相似之处。

区别:两种成分的部位不同,导致其功能偏向的不同。温脾肾、散寒中的温肾减肥,是治疗虚寒型胃病的药物;能养胃、滋阴、清热。它是一种治疗胃阴不足引起的胃病的药物。

通过以上对两种药物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养胃舒和温胃舒是两种适应症完全不同的药物。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胃病的辨证分型中,胃寒不仅有虚寒,也有实寒,而热不仅有虚热(胃阴不足),也有实热(湿热、肝胃郁结),所以除非是虚寒,否则不能用养胃舒,除非是虚热,否则不宜选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