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10大类调味品(调料大全)

调味大全(10大类调味品)

无论是家常菜还是餐馆菜,都离不开调味品和调料,这样才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刺激人的食欲。常用的调味品有哪些?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调味品做出美味的食物?本文详细介绍了10种调味品和100种调味品的习惯和作用。对于想学习烹饪技巧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非常实用。建议收藏(努力3天,全网只有一份,即使你现在不用,也可以一直用)。

调味品的分类

我们日常生活中厨房有七样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木材是火源,大米是主食,其他五项是调味品,我们每天都离不开。

从广义上讲,调味品包括咸、酸、甜、鲜味、香辛料,以咸、甜、酸、辣、鲜、香、苦为主,如盐、酱油、醋、味精、糖(另述)、八角、茴香、花椒、芥末。

1.1.咸味:盐、酱油、酱制品。

1.2.甜味: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糖(包括白糖和红糖)、蜂蜜、麦芽糖、冰糖等。

1.3.酸味:醋、番茄酱、变质酱油、葡萄酒都可以作为酸味调味剂。

1.4.辣味:花椒、胡椒、姜、葱、蒜。

1.5.鲜度:味精、鸡精、虾仁、蚝油、虾油、鱼露等。

1.6.香味:茴香、肉桂、胡椒、料酒、酒糟、香油、肉桂酱、酱油、丁香、玫瑰等。

1.7.苦味:茶、咖啡、苦瓜、莲子等。

十种调味品的简介、习惯和用途

1.盐

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碘盐和无碘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品种。要特别注意饮食中盐的摄入过多,会引起高血压。在我国,规定成年人每天摄入6g盐就可以满足身体对钠的需要。

2.酱油

以咸为主,也有鲜香。它可以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也可以增加或改变菜肴的颜色。酱油一般包括生抽和老抽:酱油味淡,用来提色;它是咸的,用来保鲜。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它是由大豆或脱脂大豆、黑豆、小麦或麸皮、水和盐制成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酱味独特,味道鲜美,有助于刺激食欲。酱油是由酱油演变而来的。

3.酱制品

(干黄酱、甜面酱、豆瓣酱、番茄酱、芝麻酱、肉酱、鱼酱、虾酱、果酱、鱼子酱等。)

酱是以豆类、小麦粉、水果、肉类或鱼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糊状调味品。

一般咸肉菜用黄酱干的锅特别香,渣江面也可以用黄酱干。

甜的菜往往配以甜面酱,甜面酱是渣江面、北京酱、肉丝等菜肴必不可少的调料。

川菜,麻辣红润的菜用豆瓣酱增加菜的咸鲜味道。

番茄酱:由新鲜番茄制成的酱,新鲜且酸。常用来增添色、香、酸味,如做松鼠鱼。

芝麻酱:可以直接做火锅蘸酱,也经常用来做凉面、沙拉等。

西式果酱、肉酱、鱼露、虾酱、鱼子酱等。通常用作菜肴的主要配料,很少用作调味品。

4.糖

(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糖(包括白糖和红糖)、蜂蜜、麦芽糖、冰糖等。

糖分为麦芽糖、蔗糖、甜菜糖、甜菊糖、玉米糖等。按产品颜色分,有红糖、白糖、红糖等。按产品形态分,有:绵白糖、砂糖、冰糖等。烹饪应用主要用于调味。首先用于甜菜菜,其次用于甜味重的菜,也用于增味、复合异味等菜。

糖在烹饪中的十一种作用

4.1.具有拉丝功能:如拉丝香蕉、莲子、肉。

4.2.它有蜂蜜汁的作用:将白糖、蜂蜜和适量的水加热制成浓汁,将主料放入锅中,慢煮至主料熟透,使甜味渗透到主料中,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口感。如:蜂蜜山药糕、蜂蜜甜糕等。

4.3.有挂霜的作用:将原料换成刀后,挂糊或不挂糊,热油中炸,挂霜。煎好后滚一层白糖。这种方法霜容易脱落。第二,加入白糖或少量油或水煮沸。水开至霜温时,放入主料,翻面将原料粘匀,冷却后外层凝结成霜。如挂奶油丸子、酥白肉等。

4.4.玻璃作用:把原料切好后改糊不糊,煮或炒,把糖汁煮到拉丝的程度,放入原料,把糖汁翻匀,倒入瓷盘,一个一个推开,不让粘连冷却。每一片都覆盖着一层微黄的甜味硬块,类似玻璃,表皮酥脆香甜。比如蜜饯肉。

4.5.糖醋搭配不可或缺的调料::糖和醋的混合可以产生一种类似水果的酸酸甜甜的味道,非常开胃可口。如糖醋黄河鲤鱼、糖醋里脊、糖醋鱼片等。

4.6.具有缓解酸味的作用:在制作酸味菜肴时,加入少量的糖可以缓解酸味,使味道和谐可口。比如醋菜、酸辣菜等。,加少量白糖,成品特别好吃,不然成品菜又酸又难吃。

4.7.有增加调味的作用:制作糕点、菜肴时,加入适量的糖,可以使食物变甜。制作糕点时,还具有提高糕点质量、增强菜肴鲜味、协调各种风味、增香、解腻、丰富复合风味的作用。

4.8:具有提亮、调色、区分原料的作用。

要提亮,在做好的菜上放点糖,让菜变甜变亮;调色,糖色被广泛用于做卤菜、卤菜的调色;变色,如:鸡、鸭、猪头肉等带皮原料,煮熟后抹上糖水烘烤或油炸后,成品颜色变红。

4.9:有防腐作用。

糖液达到饱和浓度时,具有较高的渗透压,可使微生物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从而抑制产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添加的糖越多,产品的保存期就越长。水果罐头浸泡在糖水里。

4.10:有粘合作用:在水中加入糖煮至抽丝时,将炸好的生食倒入其中,搅拌均匀,出锅后用各种模具成型。如萨其玛、米糖等。

4.11:具有焦化和调节发酵作用:烘烤前,在产品上涂一层糖液,烘烤后的产品表面呈金黄色,颜色诱人。在糕点发酵过程中,酵母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糖直接获得能量,加快了繁殖和发酵的速度。焦糖提拉米苏、焦糖布丁等。

5.酸味调味剂

酸味可以和甜味、咸味、苦味相互作用。甜味和酸味容易互相抵消,酸味和咸味,酸味和苦味很难互相抵消。与一些苦味物质或涩味物质(如单宁)混合可以增强酸度。

5.1.醋:醋是“苦酒”,“醋”源于“酒”。常用于沙拉酱、沙拉酱等。在西餐中,它常被用来准备沙拉酱或酸菜,在日本料理中,它常被用来做寿司饭。除了家用醋、白醋、果醋,番茄酱、馊酱油、葡萄酒也可以作为酸味调味剂。

中国著名的醋有“神秘湘西”原香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保宁醋、天津刘度老陈醋、福建永春老陈醋、广陵代占宝醋、岐山醋、河南老鳖一特醋、红米醋等。

米醋口感更好,酸甜可口,可用于糖醋排骨。

陈醋很酸,很开胃,基本上可以用来做各种常见的调料。

5.2.白醋:白醋酸味较轻,多用于凉菜或西餐。它只需要酸味,不需要色菜调味。

5.3.果醋:常用于凉菜或西餐。

下面总结一下醋的常见作用:1。去腥去味:做鱼羊的时候可以加一点醋去异味。2.减轻辣味:如果做饭时不小心放了太多辣椒,可以放点醋减轻辣味。3.调味:炒菜时加一点醋,可以增加菜肴的风味,减少油腻程度。4.催熟:炖牛羊肉时加少许醋,可使菜肴更快成熟。5.甜味:南方朋友做甜粥的时候,加一点醋可以让粥更甜。6.除锈:铁锅除锈!

6.鲜味调味品

味精、鸡精、虾、蚝油、虾油、鱼露等。增香剂对蔬菜、肉类、家禽、牛奶、水产品甚至酒类都有很好的增香作用。

6.1.鸡精和味精:调味专用。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实两者在原料上差别不大,但是鸡精的味道更鲜,更有味道。值得一提的是,鸡精和味精真的不会致癌,正常烹饪没有问题!(1)炒菜不用用,因为已经很好吃了;(2)不宜使用酸味较强的菜肴,如糖醋菜、醋菜等;③咸菜不要用味精;④味精不宜过早放,出锅时再放;⑤如果用于凉拌,可以溶解后再使用;⑥不能在高温下使用。

6.2.蚝油:以素有“海奶”之称的牡蛎为原料,经熟制、榨汁浓缩,配以辅料精制而成。蚝油味道鲜美,牡蛎味浓郁,粘度适中,营养价值高,一般用作鲜味剂。适合烹饪各种食材,如蚝油牛肉、蚝油生菜、蚝油荷兰豆等。,也可搭配各种面食、洗净的海鲜、佐餐食用等。

7.酒精

黄酒、料酒、啤酒、白酒、葡萄酒、朗姆酒等。主要是用来给食物除臭的!7.1.料酒(加入胡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盐等一种或多种调料酿造或配制而成。到黄酒):脱腥专家,很多肉类、内脏等食材在初加工时都会用料酒脱腥。比如炒鸡蛋加一点料酒,也可以去腥去香。家里没有料酒,可以用黄酒代替,但不能单纯用白酒代替。)

7.2.黄酒: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它起源于中国,只存在于中国。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一般酒精度在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营养丰富,被誉为“液体蛋糕”。也可作为烹饪的调料,去除鱼腥味,增加香味。7.3.啤酒:很多肉菜,比如炖鱼、炖肉、炖鸭,都会用啤酒去腥调味。请把“广式啤酒”放在家里。7.4.高度白酒:去除鱼腥味重的食物时可以使用。比如【红烧羊蹄】去腥的时候加白酒。

7.5.葡萄酒、朗姆酒:一般用于西餐或西式糕点。

8.食用油

8.1.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榨出的一种食用油,有“青臭味”。菜籽油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常用来做菜,也可以做红辣椒。不适合凉拌。8.2.花生油:淡黄色透明,气味芳香,味道鲜美,是一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食用油。常用于炒菜,炒菜最好,更香。8.3.葵花籽油:富含营养价值和胡萝卜素。不适合炒,常用于煲汤、炒菜、凉拌。8.4.玉米油:优质玉米油营养丰富。它也常用于烹饪。淡而不腻也能增味。8.5.大豆油:我们通常称之为“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做糕点,但是不适合做菜。8.6.橄榄油:非常有营养和健康的油。炒菜的时候油烟很少,但是高温容易破坏营养,所以最好是营养最大化或者沙拉,缺点是炒菜没那么“香”。8.7.香油:有特殊的香味,所以也叫香油。冷菜、汤和热菜是首选,可以提香提味。

8.8.猪油:又称肉油或大猪油。它是从猪脂肪中提取的。其初始状态为微黄色半透明液体食用油,常温下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加热后会融化。猪油含胆固醇多,对身体有害。建议少吃。但是,做菜可以增香增味。另外,因为常温下是固体,所以不适合凉性食物。8.9.黄油:从牛的脂肪组织中提取的油在常温下也是固体。香味浓郁,是麻辣火锅底料必不可少的调料。温馨提示:①烹饪时注意不要让所有的油过热;②不同植物油的搭配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③植物油的选择主要看自己的口味需求,没有绝对的美味。

9.辛辣调味品:花椒、胡椒、胡椒、姜、葱、蒜。

辣要有层次!这就是我们中餐对辣的追求!中国的辣菜、川菜、贵州菜、湘菜各有特色。不同菜系用的辣椒不一样,辣的味道也不一样。

9.1.泡椒泡椒:云贵地区叫泡椒,湖南地区叫泡椒。口味和制作工艺略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外观鲜红,具有香、辣、鲜、酸、嫩、咸、脆的独特风味,有开胃消食、暖胃散寒的功效。可以直接吃,可以做蘸酱,也可以做调料,比如做剁椒鱼头,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值得注意的是剁椒和烂椒都是咸的,调味时不需要加太多盐!9.2.红油辣椒:是川菜中常见的调料,油色鲜艳,味道辛辣。常用于凉菜、面条、蘸食等。9.3.泡椒:四川特产,由新鲜辣椒腌制而成。香味浓郁,酸辣适口,是制作泡椒菜(如川味鱼香肉丝、泡椒牛肉等)必不可少的调料。).常见的泡椒有两种:①带两个垂条的泡椒:这种辣椒比较长,辣味适口,香气足,可以切碎使用,做传统川菜鱼香肉丝必不可少;(2)子弹形泡椒:这种辣椒短小,鸡心状,辣味十足。因为造型好,所以多用于泡椒菜整体,很少加工成碎末或切成小块。

9.4.辣椒:是辛辣的,包括白辣椒、红辣椒、青椒、黑胡椒等。白胡椒面一般用于煲汤,鲜青椒用于炒菜,黑胡椒多用于西餐搭配牛排和肉类。

9.5.辣椒:辣椒含挥发油,性热辛辣。有特殊的香气和强烈的辣味,辣且持久。花椒是烹饪中重要的调味品。主要用来煮肉,也常用来椒盐炒花生、豆角,做中式椒盐饼。

青椒又名麻椒、藤椒,不仅超级麻,而且有特殊的香味。辣椒常用于藤椒麻辣烫、麻辣鱼等。

9.6.姜:姜是一种常见的烹饪辅料,分为姜、干姜、烤姜。姜常被用来除腥,炖肉用姜片、姜丝和姜末炒锅调味。生姜可以作为调料或配料;嫩姜可以用来炒、拌、炒,如“嫩姜炒牛肉丝”、“嫩姜炒鸭丝”。“饭不香,吃姜”。

9.7.葱:一年四季做饭,离不开葱。用葱白做菜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洋葱可以作为主料。葱爆豆腐、葱爆肉、葱油饼、葱花肉夹馍、包子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洋葱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大有益处。洋葱是大多数西餐的主要成分。

9.8.大蒜:大蒜是餐桌菜肴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可以生吃,也可以调味食用。它有很浓的蒜味。

10,100种调味习惯,图片,习惯,用途,用法。

香料:香料的种类很多,主要作用是添加各种风味,使味道更有层次感。

1.八角:八角(茴):也叫茴香,不论卤、酱、烧、炖,都可以去腥增香。无论炒菜、炖菜、腌菜,都要提前放八角。一般一个菜上三瓣,一个全花,量大可以上。也常被用来制作五香粉,可以使素食充满醇厚的肉味。八角味甘,一般在卤水中加入茴香和尾香。五香粉的主要成分是八角,八角也是卤水中的主要香料,可以作为君材和臣材。

2.银杏:白果(银杏,魂眼):又叫佛指橙、鸭脚、公孙述,润肺平喘,驱臭增香。吃的时候一定要去掉外壳的红色软膜,去掉内芯的绿色胚芽。千万不要和鱼一起炖。

3、白胡椒:温凉,吐气,增加卤菜的辣味。

4.白豆蔻:(白豆蔻,小豆蔻,豆蔻仁,豆蔻,豆蔻,别名白豆蔻,多骨,壳豆蔻,白豆蔻仁,白豆蔻仁),其外皮芳香,种子苦涩,有解腻除腥增香的作用。一般如果和高良姜、白芷一起使用,增香效果会更好。在卤菜中必不可少。卤禽、鹅、鸭的量可以大一些,可以当部长、助理。

5.白芍:白芍、香料、烹饪调料、卤料、苦味、酸味、脱臭。

6.白芷:别名:香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渝白芷、枯白芷、祈白芷,属于苦味。气味苦,味凉微苦,味苦,香气浓郁。作为调味品,可以去除异味、鱼腥味、臭味,增加香味和辛辣味,留香效果很好。需要搭配丁香,草果效果会更好。可以作为君主素材。

7.百里香:百里香又叫地椒、地椒、焦山、焦山、百里香等。,有香味,驱腥增香。

8.薄荷:调味香辣,增香,绿叶沙拉食用风味更佳,也可作为西点蛋糕的装饰。炒猪肉和牛肉味道很好。

9.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类似于白胡椒。茭白的果穗具有特殊的香气,味辛辣,有矫味增香的作用。通常用于鱼、家禽和内脏。卤肉配料可以减少油腻感,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时间,还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用量不宜过大。

10、槟榔片:槟榔片,利尿,驱腥增味。

1.草果:味苦,辛;加入香料。它的味道就是让食材有烟熏味。卤制牛羊肉最佳搭配,是炖牛羊肉的必备调料。不要用太多。吃多了会让你炖肉。一般用作部长素材和助理素材。

12.草乌:又叫草乌、草乌仁、老口、老口,气味淡,微臭,主要有增香、祛臭、去味的作用。一般加在内脏气味比较浓的肉里面,不要用太多。一般应与白蔻、肉豆蔻、白芷、高良姜同用。煮牛羊肉,内脏成分的量可以稍大一些。可用作部长材料和助理材料。

13.沉香:香料;加入香料。

14.陈皮:陈皮(陈皮),能去火、祛湿、开胃,能除异味、去油腻、增香,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香料。卤肉吃起来肥而不腻。我们常用的十三香主要原料是陈皮。可作君材、臣材、辅材。

15.牡丹皮:牡丹皮又称牡丹皮,是牡丹的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天挖根,去细根,剥根,晒干。它有强烈和特殊的香味,微甜的味道和相对辛辣的味道。

16.当归:当归,充满药香,味先甜,后麻,可作辣椒。当归可用于卤菜、炖禽野味、煲汤,增加滋补作用。放入盐水中,增强香味和回味。不要放太多。如果你放太多,它会破坏味道,让你变苦。特别注意夏天卤水一定要少放,卤水太多容易断。可用作部长材料和助理材料。

17、党参:党参,味苦,去。增加口感。

18.丁香【花蕾】:香味浓郁,有刺痛感,穿透力强,一定要控制用量。

19.母丁香[水果]

丁香用于含骨食物,香气霸道,穿透力强。如果想要透骨的香味,放一点丁香。剂量一定要小。有句话叫丁香比丁香好。

20.甘草。:脱臭甜,可作为白糖调和各种香精的功能。在卤水中,是矫味祛火,使食物味甘,有解毒的功效。可用作部长材料和助理材料。

21.干姜:干姜,有特殊的气味和辣味。

22.甘松:需要盐水鹅。是增味香料之一,香味浓郁,有麻香味,尤其是牛羊肉去杂去臊子的必备原料。来控制数量。

23.指导:香味浓郁,味辛甜味,香辣味。里面厚,香味浓的优先,驱腥增香。

24.肉桂:又名肉桂,是一种芳香的香料。甜,甜,辣。热性,小毒,增香。分为桶桂、厚桂、薄桂。桶的质量最好。强烈的气味能使肉腥而腻,香而可口。是一种永远香的香料。多用于川味卤水。用于腌制鸭肉、兔肉、牛肉等腥味较重的食材。可作君材,臣材。

24.桂枝:肉桂的干燥枝具有特殊的香气,味甘、甜、辣。

25.黑胡椒:吃起来又辣又香。汤和蔬菜都合适,多用于西餐。

26、灯笼椒:贵州灯笼椒,味大,辣,特别香!

27、枸杞:甜而不腻,微酸。煮粥、煮饭、炖肉、煲汤,不仅增色增味,还能起到食补的作用。

28.黑枸杞:同红枸杞。

29.红豆蔻:红豆蔻是高良姜的种子,其特点是香、辣、苦,能去土腥味,一般与高良姜同用。比如烹饪鹅、鸭、淡水鱼,可以增加食物的复合香气。红豆蔻不能放太多,鸡肉也不能放。一般用作部长材料,助理材料。

30.红果:类似山楂,能驱腥、增香、解闷。

31.虹影:虹影、梁健、金铃子、金铃子是温、渝等地很常见的水果,金铃子的皮不能直接生吃。切开后可以看到鲜红的果实,一个个像剥了皮的水葡萄,吃起来非常顺滑,让人津津乐道。虹影调味料可以驱除鱼腥味,增加香味。

32.胡芦巴:烹饪取其茎叶,清香,有少许焦糖香气,味微苦,还能去除动物性成分的异味。

33.花椒:增香增辣,香味独特,味麻,属于芳香香料。用冷油小火翻炒,辣椒的味道会更容易出来。还有,炒辣椒的时候放一点水更容易入味。

花椒在川味卤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比例不能太多。如果太多,就会变黑。

34.黄芪又名药棉,特点为自汗、阴虚盗汗、急性肾炎水肿、气虚虚弱、味甘、除臭。

35.黄栀子:又名:栀子花、黄栀子、山栀子,客家人称为黄色果实,有轻微的甘草味,口中微苦,只能增色,使配料呈金黄色,一般与糖色并用。增香去异效果轻微。黄色栀子花不能放太多,放多了会苦。

36.红曲米:红曲米不是香料,主要用于调色,最大的优点是调色不褪色。

37.藿香叶:气味浓烈,有隐藏作用。可用作烹饪调料,烹饪出藿香鲫鱼味道极佳。

38.粉碎:酸甜,除臭,芳香。用于中和麻辣卤水中的火锅底料。有清火的作用,而且用量很少,一般作为辅助用药。

39.姜黄:根作调料,味辛辣,微有橙味,有特殊香味。它的主要作用是着色,可以增加菜肴的金黄色。咖喱粉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生姜比栀子的优势在于它还具有去腥的功能。

40.荆芥:味辛,微苦,清香,多放在凉拌中。

41.橙红色:能增香解腻,去腥除异,可用于中和其他卤汁。它经常用在汤里。

42.决明子:苦、甜、咸,让完全卤菜有味道。

43.干辣椒:增加辣味,去除食欲。

44.剁椒泡椒:可直接食用,可做蘸酱,也可做调料,如做剁椒鱼头、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等。剁椒和泡椒都有咸味,调味的时候不需要加太多的盐从!

45、小米辣:常用于凉拌,鲜辣椒,香气和味道。46.红油辣椒:是川菜中常见的调料,油色鲜艳,味道辛辣。常用于凉菜、面条、蘸食等。47.泡椒:四川特产,由新鲜辣椒腌制而成。香味浓郁,酸辣适口,是制作泡椒菜(如川味鱼香肉丝、泡椒牛肉等)必不可少的调料。).常见的泡椒有两种:48。二垂条泡椒:辣味适口,香气足,去腥提味,做传统川菜鱼香肉丝必不可少;49.浸泡在胡椒中的子弹

50.高良姜:味道辛辣,香味浓郁,去腥增香效果很好。常用于烹饪、卤制、煨制等菜肴,卤制禽类及腥味较重的食物。腌制的家禽可以作为君主的食物。在香料的配伍中,它还可以作为主料和辅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