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一个中医爱好者的中医10年自学之路)
启蒙时代:2000年春-2001年秋
教材(全国中医院校函授教材系列):
1 .中医基础理论。很有意思,有点哲学(我们已经对哲学感兴趣了)。基本上我们学会了,建立了一些概念。
2中医诊断学。真的很无聊。硬着头皮看完,佩服当年学习的毅力。
3中医。太无聊了...别说了。
4方剂学。当时看的书里,我数了数这本书,觉得最有收获。我大概知道中医是怎么开药方的...几年后,唯一记得的是“小青龙汤”。至于成分,我早就忘了。
5中医内科学。边读边做笔记,写提纲。
6中医的各种理论。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半,但我再也受不了了。原因很简单。学了几本中医教材的基础理论,我是无法理解后世医生的各种理论的。
7.《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草草浏览了一下就看不懂了。
有趣的阅读材料
8.中医漫谈——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好理解,推荐给同事们。
9.中医解梦——主要运用《内经》理论解梦。更多五行学说的应用很有意思,但是我还没看完。
文艺复兴:2010年
前期主要看感兴趣的书,后期主要复习中医基础教材。
趣味阅读材料
1.马悦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和“不生病的智慧”
2中国巴丽人:“求医不如求己”的一、二、三、四
3.萧宏慈:《世界医学实践》。看完之后非常羡慕,也非常震惊。
4.刘立宏:“思考中医”——我来回看了两遍。作为一本有趣的读物,值得推荐。
5.李阳波:《打开中医大门——运气入门》
6田原:《人体阳与疾病》
7.卢崇汉:“阜阳讲座”
8.罗大伦:中国古代医学全集。真正的启蒙书籍!
9.罗大伦:“阴阳调百病消”
10艾宁:《问中医秋凉几回》(散文好的时候)
1方:批判中医,反面教材。下一个电子版,我记得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很害怕这本书会说服我。这本书恐怕真的证明了中医是伪科学。我是看到了才知道的...肘子连半壶水也没有。
中医基础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视频(咬紧牙关看完)
2.朱文锋:诊断视频(刚刚看完)
3.张廷模:中医视频(一般般)
4.邓中甲:处方科学视频(好的。看到一半)
读《内经》和《伤寒论》
1.郝万山:《伤寒论》教学视频——郝老师讲课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推荐初学者。
2张:《仲景临床传记与知识录》(浅析《伤寒论》小说文体)
3.刘渡舟:《伤寒论讲义》——很透彻,里面融入了很多刘老自己的临床经验。
4.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5.黄元御:伤寒悬念,伤寒解说。
6游载经:《伤寒通珠集》
接下来我们打算看什么
1.刘渡舟的“伤寒临床适应症”
2《伤寒论》
3陈明(编辑。):伤寒名医案例精选
阅读《金匮要略》(2011 -2012)
1.王雪华:《金匮要略》教学视频(看了七成,真的看不下去了)
2.刘渡舟:《金匮要略》
3.黄元御:《金匮要略》。
尤其是荆的《金匮要略》
5陈明(编辑。):金匮要略名医案例精选
接下来我们打算看什么
1.程门雪:《金匮要略》
2张佳丽:《金匮要略》
阅读《温病学》( 2012)
1.刘景源:温病教学视频——刘老师讲得很好,
2.赵绍琴:温病,温病——就像伤寒是从郝万山视频和刘渡舟书籍传入一样,温病是从刘景源视频和赵绍琴书籍传入的。
3赵绍琴温病讲座
4.吴鞠通:《伤寒论》——通读一遍,需要再研究一遍。
接下来我们打算看什么
1王孟英《暖京味》
2《温病学》教学参考
3 .《伤寒杂病辨证论治》(张文轩主编)
黄元御(2011年)
1“四圣心”
2《四贤挂枢》
3“难忘”
4《长沙窑姐》
5“姚玉英街”
6《苏韵》
7伤寒三本和金匮要略(见前)
8道德经悬(严格来说,这不是医学书,呵呵)
9根尘埃,行者老师的演讲
彭子仪(2011年秋)
1“唯物主义系统医学”
2古代中医的圆周运动
3古代中医的圆周运动(续)
陈士铎(2011年秋至2012年春)
1《外景韦偃》
2 .《新本草纲目》
3《辩证玉函》
4《脉络》
5《石室秘录》和《辩证录》(这两本书只看过一部分。后来兴趣转移,看了其他书)
中医的各种理论
1《任应秋中医学校讲座》——任老讲得很好,不照本宣科(虽然教材是他编的),但是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2.中医诸理论教学参考第二版--凝聚诸子精华。
你读过的其他医学书籍
1.郑钦安:《医学原理真传》和《医学方法童渊》(后者这本书只看了一半)
2 .关于火神中医学派的讨论(读本书一半)
3周慎斋:《医生的秘密》(任校注,读此书大半)
4王绵之方剂学讲义(只看了一半,有时间再看完)
5曹:方静实验记录(一本好书,大家都知道,我看了两遍)
6《陆氏三世医案》(彭子仪推荐,按脉辨证,诊断尚可,用药感受喜忧参半,非经方之道)
7.李冠贤:“知医必辨”(医学词,不差)
8衣之镖:《伤寒论》阴阳图解
9华寿的《诊断家要诀》+李时珍的《湖边的脉搏》(太无聊了,看完没看完都不记得了,就算看也要随便浏览)
10任应秋:《运气论六讲》
11《赵绍琴案例选编》
12 .徐陵胎:《论医学的起源》
13《张仲景的医学渊源》
14《刘渡舟案例选编》
其他看的有趣的书和看的视频。
1《名老中医之路——收藏》(目前断断续续只看了一半)
2.张达明:《小说中医》《小说中医续集》
3.张达明:《聊斋志异》与《聊斋志异续》
4.李玉斌:“破解中医治疗密码——临床病例辨象”
任之堂:一个中医的成长历程
6任之堂主持人:《医学之路》
7.李杰:“简丹秦心是中医”
8.沈嘉:非凡的中医(新医案)
9神仙中医、大中医、女中医和傅青主传说(这些才是真正的小说)
百家讲坛:王新陆解读中医(很好。见热血沸腾)
百家讲坛:郝万山《永恒的中医故事——张仲景》
12讲堂:罗大伦的“中医”系列
【过去一年左右看的其他书】
1《难经》:重读一遍,重点看它的脉法。
2《神农本草》:把重要的药物挑出来再抄写一遍。
3“辅助出行战术”:看过原文和方子,没看过疏的部分。
4《论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生于徐陵)和《知医必辨》(李冠贤):这两本书都是很好的经典医学著作。
5《论中医的起源与发展》(谢观):我随便看了一下,网上经常引用其中一段关于黄元御的话。
6《林逸易茗》(柴中原):杂病养生领域其他论文作者自选作品。可以归类为医学书籍。
7临床脉象十六讲(姚梅林):做脉象入门读物就好。
8《火郁发志》(李世茂),《追根溯源通脉辨证》,《汗法》:李老著作甚多。
9《寻回失去的中医元神》——易或陶()篇。
10 .《内经要义》(李钟子)
1 .《内经》(第二版教学参考);中医理论(教学参考第二版)。
12《任应秋中医流派讲座》:二读之后,经典讲座值得一读再读,常新常新。在本次名老中医系列讲座中,任应秋的理论、刘渡舟和郝万山的《伤寒论》、刘景源的《伤寒论》都是经典之作。
13王绵之处方集讲座:《处方集》常读常新,而《王绵之处方集》作为知名的处方集在线讲座,值得一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