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磷酸盐(如何合理应用二磷酸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
在绝经后妇女中,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破坏快于骨形成,导致骨丢失和骨质疏松,临床上广泛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但由于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关键是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不是所有的绝经后妇女都能使用。因此,双膦酸盐是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替代品,并因应用而产生。在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之前,一定要掌握双膦酸盐的合理使用。在这里,杨护士长将告诉你如何合理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
双磷酸盐对骨质疏松有什么治疗作用?
说到双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要从磷对骨骼的作用说起。磷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中的含量仅次于钙,占第六位,约占人体体重的1%,其中85%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其余15%分布在软组织和积液中。磷的主要作用是参与身体组成和能量代谢,对人体骨骼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磷可以促进骨基质的合成和骨矿物质的沉积。磷也会影响骨代谢。磷可以促进骨基质的合成和骨矿物质的沉积。磷对骨细胞的影响表现在改变骨细胞的钙摄入量,导致骨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缺磷婴儿患佝偻病和软骨病的概率大大增加。然而,过量的磷会导致骨骼营养不良。
此外,只有人体消化道的小肠可以通过扩散和主动运输吸收食物中的磷。磷的吸收受年龄、食物中其他离子元素含量及食物来源差异的影响。含磷食物来源丰富,一般不缺乏。因为磷和蛋白质共存,所以瘦肉、蛋、奶、动物内脏中的磷含量都很高。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坚果、豆类、粗粮也含有较多的磷。
二磷酸盐作为骨破坏和吸收的强抑制剂,易在骨组织中沉积,与钙盐结合力强,因此可提高骨组织的抗破坏和吸收能力,特别是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能力。二磷酸盐影响破骨细胞吸收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可直接改变破骨细胞的形态,干扰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②在骨表面形成浓度梯度,干扰其他细胞激活破骨细胞。③改变骨基质的活性,从而影响骨基质对破骨细胞的激活。
此外,双膦酸盐首先适用于治疗和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以减少绝经早期的骨量丢失。还可用于治疗男性骨质疏松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二磷酸可以增加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后一年内骨密度可增加5% ~ 10%,之后有一段高平台期。通过增加脊柱和髋部的骨密度,可以降低脊柱和髋部骨折的风险。对于没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脊柱骨折的风险也可以降低。
双磷酸盐药物有哪些种类?
自1987年美国第一个双膦酸盐药物问世以来,短短20多年间,已经形成了三代双膦酸盐产品。
(1)第一代双磷酸盐:以依替膦酸二钠为代表。小剂量应用时,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阻止骨破坏和吸收,降低骨转换率。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时,服用2周后需要停药11周。原因是如果连续大剂量服用,可以抑制骨吸收和骨形成。服用2周不用3个月是安全有效的。
(2)二代二磷酸:主要有氯膦酸、帕米膦酸二钠等。氯酚酸主要与骨中的羟基磷灰石络合,在不影响骨矿化的情况下抑制骨的破坏和吸收,因此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和减少活性破骨细胞数量的作用。
(3)第三代双磷酸盐:主要包括阿仑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其中以前者为代表。阿仑膦酸钠主要沉积在骨吸收部位的破骨细胞中。药物与骨内羟基磷灰石结合,并不干扰破骨细胞的聚集和附着,而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股骨周转。阿仑膦酸钠具有口服吸收,作用持久,长期应用,不抑制骨矿化的作用。抗骨吸收强度是第一代的几千倍,也是最快最好的一类双磷酸盐药物。
使用双磷酸盐有哪些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胃酸反流等食管炎、胃溃疡症状。大剂量使用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达20% ~ 30%。
2.抑制骨矿化:第一代磷酸二钠是唯一能引起骨软化的药物,多见于长期高剂量使用者。
3.疼痛症状:虽然双膦酸盐不能明显抑制骨矿化的不良反应,但肌肉痛、骨痛、头痛等不良反应较为常见。
如何合理应用双磷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
①注意人群和服用时机:磷酸盐漱口液一般只在女性骨密度低时服用。建议绝经后妇女在2~5年内检查骨密度。如果骨密度降低,他们应该考虑服用二磷酸盐来防止进一步的骨质流失。
②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建议选择吸收性较好的双磷酸盐品种。为减少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慎用,其他种类的双膦酸盐不宜合用。
③注意口服给药方式:口服含氮二磷酸盐时,应于晨起直立空腹部给药,并以足量温水(240ml)送至服务器,注意口服后30分钟内不要进食或卧床,尽量减少药物在食道滞留的机会。同时,不宜饮用牛奶、咖啡、茶、矿泉水、果汁和含钙饮料。
④注意避免一些药物一起服用:如果与钙或含钙丰富的食物、蔬菜一起服用,二磷酸盐的吸收率会大大降低。不应与非甾体抗炎药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⑤注意避免不良反应:口服时可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可用静脉注射代替,但注射治疗要缓慢(2~4小时内完成)。
⑥注意慎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各类双磷酸盐;小心小孩和司机;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对双磷酸盐类药物过敏者慎用。由于肾功能衰竭可导致二磷酸盐排泄延迟,因此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