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无人机(技术壁垒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猎云网12月5日报道(编译:圈圈)
一些世界顶级工业公司,如高通、英特尔、通用电气和波音,已经投资了无人机初创公司。随着更多国际公司的参与,这类初创企业的投资将继续增长。2016年,美国市场的无人机行业将获得23亿美元的投资。
BI Intelligence在一份深度报告中,深入剖析了全球不同发展水平的商用无人机行业。这份长达32页的报告独家提供了全球涉足无人机领域的著名公司名单和信息。
报告还预测了商用无人机技术的商业发展前景。本次预测重点关注无人机的发展空和发展障碍。在应用程序和最终用户层面,该报告强调了全球最大的B2B市场。
美国联邦管理局针对商用无人机的起草规则正在起草中,这份报告对美国将要制定的这些规则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前只有少数人知道美国的“豁免”项目授权了很多公司将小型无人机用于商业用途。
以下几点是本报告的重要发现:
全球商用无人机将应用于农业、能源行业、公共事业、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新闻媒体业和电影业。
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增长势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相反,商用和民用无人机的市场份额将快速增长。2015-2020年,商用和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而军用无人机市场份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
无人机发展初期,不会进入电商、快递行业。
传统无人机厂商拥有大量的军用客户,在快速发展的民用无人机市场没有天然优势。
美国制定的规则将结束商用无人机的使用禁令,并允许飞行员控制小型无人机在地面的低空空飞行。这些细则很可能在2017年初出台,有人认为出台时间会更早。但我们相信,2017年,政府会对商用无人机的使用做出更严格的规定。
技术壁垒确实是无人机发展一大障碍;但同时也为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很多早期著名的无人机厂商都不是在美国诞生的,比如瑞士的senseFly(隶属于法国的Parrot)、加拿大的Aeryon、瑞典的CybAero、中国深圳的DJI、韩国的Gryphon等。
虽然商用无人机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已经得到巩固,并获得了大型合资企业、芯片公司和军工承包商的大量投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