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将呈现五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R&D投资力度的加大、创新能力的提升、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本的加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到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将出现五大趋势,而这五大趋势将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地创新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弱。但随着加快新药审批等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的发布,以及地方药企R&D投入的增加,医药企业在地方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获批创新产品占比从2017年年度的2%提升至2020年的37%。人们期望,具有创新R&D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进口代替
近日,浙江、广东等省公布了今年采购的进口产品名单,提出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这对国产医疗器械是一大利好消息。其实从大背景来看,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医疗设备进口替代成为主旋律。
目前,本土企业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如脑起搏器、骨科机器人、组织工程皮肤、128排CT等,逐步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与此同时,一些国产产品如心血管支架、心脏封堵器、人工脑膜、骨关节植入物等逐渐抢占国内市场,其他高端产品包括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可降解医用镁骨螺钉、人工心脏等也可圈可点。但是在心脏瓣膜、神经介入等领域仍然有大量的国产化空。CICC认为,更新将使许多重要的企业脱颖而出。
国际发展趋势
据戊戌变法统计,目前,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多达1200家,R&D管道也逐渐走向成熟。其中恒瑞、百济、信达、君实、再鼎、济世为龙头。借助药监改革的东风,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同时,随着本土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创新越来越得到国际评审机构的认可。据统计,近三年来,已有20个中国创新药获得海外交易授权。CICC认为,国际商务运作能力将是中国企业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趋势
受疫情影响,中国医疗行业不仅面临挑战,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化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目前,医疗领域出现了数字化改革,在线服务发展迅速。在业界看来,医药行业还有巨大的空数字化升级空间。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将出现一批千亿市值的医疗健康企业。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和消费意愿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刺激行业需求的叠加、政策利好信号的持续释放,我国医疗服务业正迎来消费升级和需求放量。其中眼科、牙科、体检等子赛道有望实现高增长,行业龙头价值凸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