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大海中的岛与屿的区别(岛和礁的区别)

岛屿和礁石的区别(岛屿和海中岛屿的区别)

岛屿是指海水涨潮时四面环水但仍高于水面,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在其上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全世界有5万多个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也习惯把island作为一个整体词来使用。但是,岛和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说,海岛中的“岛”是附着于大陆或海岛周围,高潮时与大陆或海岛分离,低潮时与大陆或海岛相连的部分。这个岛的大小变化很大。有几百万公里的,也有不到一公里的。人们习惯把大一点的叫做“岛”,小一点的叫做“岛”。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岛”和“岛”这两个词更清晰的含义区别:

海岛:海中被水包围的一小块陆地,无论潮汐情况如何,都暴露在水面上。岛上有淡水资源,可供人们生存和发展。有永久居民。

大屿山:高潮位以上,露出海面面积500平方米至10万平方米(不含10万平方米),陆地表面有植被生长,但无居民居住。

礁石:不管潮汐状态如何,露出水面的一小块陆地,一般由岩石或珊瑚组成,但多沙的也可称为“礁石”。和岛屿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淡水,上面也没有植被。因此,法律意义上通过占有岛礁而获得的领海面积是有很大区别的。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海洋中央的岛屿,自然岛屿,可以维持人类的自然生存,也可以有自己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根据《公约》规定,从岛屿基线到12海里(22公里)洋面,一个远洋岛屿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可分为1500平方公里的领海和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中国是沿海国家,领海由内海(渤海)和黄海、东海、南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海地区有大小岛屿7600个,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36个,总面积72800多平方公里,岛屿海岸线14217.8公里。东海的岛屿约占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海和渤海约占10%。其中,有450个有人居住的岛屿。中国的岛屿是小岛多,大岛少,无人岛多,有人岛少,淡水岛多,淡水岛少。

中国有三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岛:台湾省岛、海南岛和崇明岛。中国四大著名岛屿是鼓浪屿、东门岛、江心岛和蓝雨岛。

根据其起源,岛屿可分为三类:基岩岛、冲积岛和珊瑚礁岛。

基岩岛:由基岩构成的岛屿,占我国岛屿总数的90%以上。它们受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控制,大部分呈北北东向。它们以岛或岛的形式作为信息资源有规律地分布。台湾省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

冲积岛:河流入海时,泥沙常堆积在入口处附近形成沙岛,称为冲积岛。崇明岛位于长江口,面积1060.5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冲积岛。

珊瑚礁岛: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南海。露出海面的火山礁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造礁珊瑚在其周围生长形成礁石。第四纪盆地沉降和海平面升降使该礁演化为堡礁和环礁。由岛、沙、礁、滩组成的南海诸岛,包括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以及黄岩岛。(责任编辑马志,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