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山东曲阜明故城导游词(孔庙导游词)

孔庙导游词(山东曲阜明古城导游词)

曲阜明古城建于明朝,为守卫夫子庙。古城内有孔庙、孔府、严庙、孔府、古盘池宫等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了鲁古都曲阜的古城风貌和深厚的文化魅力。20世纪70年代末,曲阜明古城的大部分城墙被拆除。

孔家大宅

盛宴公爵府,位于曲阜孔庙的东侧,是孔子第一个孙子的住所。是北宋盛宴公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为46代孙孔宗遗愿赐与孔子的称号。这个称号是32代遗传下来的,延续了880年。

盛宴公爵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相当于八品官,元代升为三品官。明初为班中第一官。到了清朝,还特许在故宫骑马,在御道上行走。

孔府占地240亩,有厅、堂、楼、室463间。九进院落,三向布局:东路是东学堂,建一堂,穆恩堂,夫子庙和作坊等。即西学,包括红萼轩、中书堂、安怀堂、花堂等。孔府主体在中路,前有三堂六厅,后有内屋,前屋,前后堂,附楼,后六间房,最后是花园。

孔琳

本治林升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把他葬在潞城以北的泗水。那时候还是一个“无坟之墓”(无高土隆起)。秦汉时期,虽然墓葬建得很高,但墓地很少,也只有几个护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子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鲁畲建孔子墓,墓前建神门,东南建安息之所,有吴小学数户,提供孔子墓祭扫之用。当时的孔林“只有一点空间”。

直到南北朝才种了600棵树。宋宣和年间,孔子墓前建有石制器具。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孔专修林墙,修建林门。明洪武十年(公元1684年),孔琳扩大到3000亩的规模。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对孔林进行大修,耗资25300元修复了各种门道,并派专人看守。据统计,自汉代以来,孔琳已重建和增加了13次,5次植树和3次扩大林地。孔琳周围的城墙长7.25公里,高3米,厚5米,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大得多。孔琳作为一个家族墓地,已经连续埋葬了2000多年。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考察春秋时期的墓葬、秦汉墓葬,还可以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习俗的演变。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千年古,五月林深寒。”孔琳现在有超过10万棵树。相传孔子死后,“弟子自植奇树,故异树多,鲁人世代未能成名”。今天,孔琳的一些树仍然不能被人们命名。其中柏、柏、栎、榆、槐、柏、柏、枫、杨、柳、檀香、女贞、五味、樱花等大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数百种植物,如野菊花、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也根据时代赢得荣耀。孔林不愧是天然植物园。“断碑深于树,无道寻”。

在千树掩映的孔林中,有成群的石碑和石器。除了一批著名的汉碑搬进夫子庙外,林中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康有为等明清著名书法家题写的墓碑。因此,孔林也被称为名副其实的碑林。

孔庙

现存夫子庙占地327.5亩,建筑466座,前后有9个院落。纵轴贯穿整个建筑,左右对称。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第三入口医院内设有门或牌楼等引导性建筑。第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内有历代皇帝赐书。七院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的讲堂。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深34米。玄关下有28根龙古柱,没有一根是全石雕成的。前廊下的十根石柱,雕刻成深浮雕的双龙舞,衬着云、石、浪。它们美丽而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孔庙内至今还保存着大量的碑刻和画像砖,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文化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是供奉孔子直系子孙的宅邸,也是孔子及其子孙的墓地。孔子(公元前551~ 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房子被改建成了孔庙,每年都要祭祀。汉代以后的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不断追封孔子。与此同时,他们扩建了他的寺庙和庙宇,孔庙的规模越来越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