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旗志哀(为什么要降到旗杆的三分之一?)
“国家的大事在于朝拜和戎”。
2020年4月4日,庚子年清明节国旗降半旗,举国同悲。全国各族人民沉痛悼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同胞。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蔓延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1990年10月1日《国旗法》实施以来,中国已举行了三次全国哀悼活动,对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中的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与以往我国因严重自然灾害举行的全国哀悼日不同,这是我国首次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法启动全国哀悼活动。
10时,江水呜咽,山河哀鸣,祖国深切悲痛,亿万同胞泪流满面,全军哀悼。在湖北、武汉和全国各地,人们静静地站着,低头默哀。汽车、火车和轮船鸣笛很长时间。
院有多深,柳堆烟,帘不重。玉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张台路。
三月风狂吹,门帘遮黄昏,春来无所留。泪问花花不说话,乱红飞过秋千。
此时此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举国以最高的祭奠仪式为英雄默哀,人民以最深切的怀念为英雄送行。逝者安息!
从昨天全国哀悼活动的现场来看,是对国旗法规定的一次全面实践。
第十四条下列人员逝世,下半旗志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的人;(四)对世界和平或人类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遇有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三)、(四)项和第二款规定,下半旗志哀,由国务院决定。根据本条规定,下半旗志哀的日期和地点,由国家或者国务院设立的殡葬服务机构决定。
第十六条明确:在竖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时,应当缓慢升降。上升时,国旗必须升到杆顶;降下时,国旗不得落地。降半旗时,应先将国旗升至杆顶,再降至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降下时,国旗应升至杆顶,然后降下。
根据《国旗法》的规定,降半旗是指将国旗升至国旗杆顶端,再降至旗杆全长的1/3。很多人问,为什么国旗降半旗不是降一半,而是降三分之一?旗帜下到旗杆的三分之一处。为什么叫降半旗?
没有找到权威的法律解释。现在看来,最有可能的是,参照国际惯例,降半旗并不是指将国旗降半旗,也不是指直接将国旗升至半旗,而是先将国旗升至旗杆顶端,再将旗顶与旗杆顶端的距离降至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
据说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英国船只“蔡司”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往太平洋的航道时,船长在北美海岸被爱斯基摩人杀害。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尊重,船员们将旗杆降到离旗杆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驶入泰晤士河时,人们看到它的桅杆下了半旗。我一打听,原来是为了悼念死去的船长。当时英国航海事业非常发达,海上航行的船只越来越多,海难自然也越来越频繁。一些船只在不幸发生时也开始效仿“哈齐斯”号。于是,这种下半旗致哀的方式逐渐在航海界流行起来。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悼念方式传到大陆,被各国采用。久而久之,降半旗表示哀悼成为国际惯例,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知道,国际惯例是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些习惯做法和先例,通常是不成文的。起初被一些国家长期反复使用,后来被各国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之一。例如,国际商会公布了几个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通用规则,这个通用规则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惯例。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般指适用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外国法律。因此,国际惯例也构成了我国的法律渊源。
不了解国际惯例有时是不可能的。礼炮可以为国家庆典增添隆重的气氛,鸣放21响礼炮是国家元首享受的最高标准礼遇!据说当年最大的军舰上只有21门礼炮,所以放礼炮都是为了表示尊重。久而久之,这个号就被用上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欢迎外国客人的时候经常打21而不是其他号码。但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中国鸣放了28枪,代表了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建国的28年艰辛历程,对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用了28年才取得胜利,致以崇高的敬意。但据一些资料显示,是因为不知道21环是国际惯例。
我们可以看到,国旗法律制度的出台时机很好地参考了国际惯例,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角色与世界各国法律、文化、习俗的趋同。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法家者,所以畏强暴;法,所以必止争也;序,故为总督。”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不仅要遵守两国各自的法律法规,还要保证国际法的平等统一适用。不应该有双重标准,更不应该有合则两国,弃则两国。目前疫情席卷全球,我们也在打持久战。我们期待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抗击这一流行病。这是对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我再次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同胞们致以深切的哀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