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伊朗为什么喜欢换首都?(伊朗的首都)

伊朗的首都(为什么伊朗喜欢迁都?)

伊朗首都德黑兰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可惜周围有两大地质断裂带,随时有崩塌的危险。

在远处扭曲。。

然而,既无时间也无地点的德黑兰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伊朗人民纷纷来到这个大都市,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由此导致的首都人口过剩已经成为伊朗当局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迁都的动议已经在桌面上讨论了一遍又一遍。

德黑兰确实是伊朗精英聚集的地方。

德黑兰真的要失去首都的地位了吗?

伊朗迁都的千年历史

两千八百年前,一小群雅利安人跋山涉水,终于站在了古老的伊朗高原上,征服了这片蛮荒之地。他们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波斯王朝——米甸王朝,都城位于伊朗高原西北角的一个叫埃克巴塔纳的城市,也就是现在伊朗的哈马丹省。

伊朗自古以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在遥远的历史早期,伊朗高原被分成许多王国。

直到波斯的崛起完成了伊朗的统一。

扎格罗斯山脉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屏障,使得这座城市易守难攻。随后,第一波斯帝国的阿切曼尼王朝和第二波斯帝国的安息王朝也以埃克巴塔纳为首都。

扎格罗斯山将两河流域与伊朗高原分开。

伊朗的许多重要城市都位于山脉的西侧。

(如克尔曼沙阿、埃克巴塔纳、伊斯法罕、设拉子、波斯波利斯)

快乐的日子过后不久,阿拉伯的入侵粉碎了波斯的统一梦。波斯人开始了被其他各种民族占领统治近千年的屈辱历史。波斯人名义上服从的帝国首都分别变成了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它们远离波斯文明的中心,甚至与之毫无关系。

被阿拉伯人征服后

波斯王朝中断了很久。

阿拉伯人来来往往,土耳其人乘虚而入,塞尔柱帝国异军突起。但是,他们对发达的波斯文化的热情明显高于阿拉伯人。他们建都时没有回到草原,而是选择了伊朗高原东北角的查布尔,靠近他们发迹的河流。

说实话,挺贫瘠的。

之后随着伊朗高原政权的不断扩张,突厥人的数量数次迁都,西边是哈马丹,东边是梅尔夫,北边是雷伊,南边是伊斯法罕,这么多首都可以一起打牌。事实上,土耳其人每征服一个地区,都会在该地区寻求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建立首都,以便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新的领土,而以前的首都只是作为一个象征而存在。

塞尔柱帝国鼎盛时期也是疆域辽阔。

但是,通过伊朗高原控制,土地太辽阔了。

再一次显示了它的脆弱和局限性。

这个帝国很快就瓦解了。

天气也是都城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即使预留了一个都城,也会有一些陪都。夏天皇帝喜欢去海边附近的城市避暑,冬天去中部地区取暖。在没有空调的年代,统治者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舒服。

这个海边和内陆就是不一样。

虽然里海只是一个湖?

转折点始于1794年,贾凯王朝的开国皇帝阿迦·穆罕默德·汗击败了赞德王朝的第二任国王洛特夫·阿里汗。一年后,在伊朗新年的那一天,穆罕默德·可汗将新王朝的首都从设拉子迁至德黑兰,并将其命名为Dalohrafi,意为“哈里发”,以示其合法性。

德黑兰终于掌权了。

选择德黑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紧挨着凯加部落的据点瓦拉明。凯部落的支持者所能辐射的范围正好覆盖德黑兰,而他们的另外两个军事总部马赞达兰和高尔根则没有足够的地理空成为首都。

选择德黑兰作为首都是历史的进程。

最重要的是

统治伊朗的首都

位于伊朗高原。

从此,德黑兰走上了历史的主要舞台。这座没有得到胡大祝福的城市,成为了伊朗的第32个首都。直到2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一直是伊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仅2万多人口的郊区小县城,紧挨着雷伊。

现在雷伊只是德黑兰边缘的一个郊区县。

有成为副中心的潜力。

危险资本

从那时起,德黑兰见证了现代伊朗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

在这里,贾凯国王输给了俄国和英国很多土地,被迫引入议会制,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巴列维王朝,前一天还在德黑兰玫瑰宫散步的穆罕默德·巴列维,第二天就慌慌张张地逃走了——他无力镇压反抗的人群,利用他控制中东的美国总统卡特政府无情地抛弃了他。

伊朗人民也迎接了前政治犯霍梅尼,把他带上了共和国统治者的宝座,告别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霍尼于1979年2月1日回到伊朗。

相比拥有丰富历史文化沉淀的伊斯法罕和设拉子,德黑兰还是年轻的。然而,在两百多代统治者的建设下,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成为伊朗最大的经济体。纵观全球证券交易所,在特朗普恢复制裁之前,德黑兰证券交易所吸引的财富在发展中国家相当抢眼。

你可以去他们官网看看。

和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

末代皇帝掌握石油命脉,向西方国家大量出口原油,带领伊朗GDP跃居世界第九,用买石油的钱大力发展首都第三产业。此后,源源不断的人涌入德黑兰,只为享受奢华的生活。

从70年代就这样了,有点操之过急。

根据2016年的数据,德黑兰574平方公里的登记人口为8737510人。再加上不断变化的流动人口,德黑兰总人口甚至一度逼近1300万。也就是说,城市每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5000人,常年位居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城市前20名。

一定是西亚的超级大城市。...

庞大的人口基数势必给城市的运行带来超负荷的压力,尤其是对交通系统。如果你在德黑兰街头开车时没有遇到堵车,你应该立即买一张彩票试试运气。

好像看到燕郊去北京的检查站。

同时空气体污染也不容小觑。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德黑兰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就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来自里海南部的水汽和风。德黑兰市区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只能聚集在城市空等待“人肉净化”。

你在哪里?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工厂的建设,空气污染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是众所周知的PM2.5污染,近年来德黑兰以臭氧为主要污染源的污染天数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西亚空气污染严重的几个城市空

(来自NASA)

由于伊朗缺乏成熟的炼油技术,汽车用油往往非常劣质,硫化物等杂质比例相当高。使用劣质油的汽车和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有机污染物。这些化学污染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臭氧等二次污染物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出口极度依赖原油。

但是炼油能力很差。

走在大街上,德黑兰的人们不得不戴上外科口罩,但他们的肉眼仍然在哭泣,他们的喉咙里充满了各种污染物。

首都医院的走廊里挤满了呼吸困难的妇女和儿童,医院的呼吸机快用完了。仅2012年前9个月的数据就显示,约有4460人死于严重空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很多拥有信息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城市一样,德黑兰每年的空气污染指数不到100天空不到50。

德黑兰被置于西亚这样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环境中。

污染确实比较严重。

迁都再谈

空空气污染只是资金危机的一部分,地震的威胁更大。

伊朗位于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大致与东西向火山带重合。在这个地震带上发生的地震大多以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为主。

在德黑兰南部,有一条名为“穆沙法沙姆”的活地质断层,它被再次分割,一些小断层被更新世后重新活动的断层挤压。城市脚下是北德黑兰断层环绕的山前带,位于后更新世扭曲的中心,是埃尔布尔山和卡维尔盐沙漠的地质交界处。

地震学家巴赫拉姆·阿卡沙(bahram Akashah)警告伊朗当局,19世纪初,随着对上一次大地震的记忆逐渐模糊,德黑兰的危险系数正在上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发生毁灭性地震,作为震源中心的德黑兰郊区东北角的震级可能超过8.0级。

频率还是挺高的

此番言论一度引起民众恐慌,30年前的当局开始考虑迁都的相关事宜。

但当时两伊战争已经结束,统治阶级专注于如何恢复战后经济,弥补损失,并没有太多剩余精力去管理首都的治理。

战后,前线城市已经崩溃。

15年后的2003年,克尔曼省古城巴姆发生里氏6.6级地震。官方数据显示,伤亡人数超过5.6万,巴姆城70%的建筑被毁,2500年前的巴姆城堡被彻底摧毁。这让人们想起了德黑兰的危险。

我仿佛看到了德黑兰的未来。

当时内贾德政府非常紧张,把迁都的动议重新提上日程。

可惜伊朗政府的拖延并没有改变,直到2013年才成立了一个52人的小组来起草和调查迁都的提案。他们的首要任务是衡量德黑兰能否继续保持首都地位。德黑兰将迁都的城市还没有宣布,但正在考虑中。

也有很多派系互相扯皮。

其实主要还是没钱。

虽然立法院有近半数人支持迁都决议,但仍有不少人反对,其中以副总统穆罕默德·安萨里为首。他认为此举非常不切实际,政治家无权干涉首都搬迁,迁都只是宗教领袖霍梅尼炫耀其统治地位的一种表现。

如果我们搬家会更合适。

你为什么反对?

当然,反对迁都的主要原因是迁都的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目前伊朗被封锁,经济困难,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更不用说迁都的巨额预算了。

西半球的大元帅还没有批准你的资金转移。...

地震带上的超级首都德黑兰,只能祈祷脚下永远不要有什么地质灾害,让国家再多撑几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