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计划(提高自己的能力)
下班后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什么?
是看电视?玩游戏?还是你只是躺在床上用手机浏览碎片化的文章和信息?
这些做法没有对错之分。它们只是个人的选择。
但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创造的价值最大化,这些做法远远不够。
你一定要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做一些不同于你固定习惯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价值回报。
举我自己的例子。
我的工作是在一家影视娱乐公司做活动策划。
虽然说工作时间是9点到5点,但有些活动只在晚上进行,要到9点或10点才结束。所以有时候下班回家,真的很想马上睡着。
但是我在网上写了将近三年,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书有四本。另外每个平台都邀请我写文章,以此获得不同的稿费,加起来差不多一个月一万块。
比如我在头条写,我得一个青云计划奖就能拿300块钱。经常看我文章的读者肯定知道,我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在一个月内获得青云计划奖的。
所以,头条特意给我颁奖;在我的写作领域,只有两个赢家。另一个获奖者是一个大号,有几十个作者投稿,而我只有一个人写。
结果往往需要我在工作之余坚持去做,然后才最终得到。
也就是说,我下班回家,不仅要写文章,还要在睡觉前挤出半个小时来看书,达到一个输入和输出的平衡。
不管你看不看这些成绩,利用好自己的下班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许以你的资历,会做出更好的成绩。
正如有一句话所说: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往往在于你下班后做了什么。
当然,我们也不必一直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但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获得相应的回报,对我们的人生才是有益的。
怎么做才能利用好下班时间?
你想学什么?
很多人一想到学习就头疼,因为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我想学习管理技能,提高自己的口才,甚至掌握英语会话,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什么都想学,但是不知道怎么学。最后什么都学不到。这是大多数人的烦恼。
所以,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想改善和提高哪些方面。然后为此制定你的学习计划。
一般来说,我们的学习目标通常建立在两点上:
1.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有哪些阻碍你发展的问题?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必须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
比如你是做销售的,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和客户沟通好,那么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就是你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或者现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么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培养自己的能力才是你需要解决的问题。
2.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时候我们的工作生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得过且过,但是这样的日子总是缺少一点意义。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找到我们想要的生活态度。
比如我读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好的作家。但是出来社会工作后,这个技能几乎被放弃了。
当我在思考如何把这个技能的价值发挥出来的时候,我发现了很多可以发表文章的平台,于是我就利用下班时间来写,以此来构造相应的行动安排。
以这两点为指导,你可以进一步制定你的行动计划。
制定行动计划
所谓“制定行动计划”,并不是说你想好了要做什么,然后每天直接去做就行了。
真正的行动计划必须是“具体的”、“按部就班的”、“有目标的”、“可量化的”。绝不敷衍。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对于拖延症的触发机制,往往是因为目标不明确,没有行动指导可以遵循。
比如“让你随意写100个字”和“让你随意抄100个字”,这两个目标对大脑的认知程度不同。前者留给大脑的感觉是比后者更难实现。
因为写什么,我们没有具体的操作指令,所以很难采取行动。但是对于“随意抄一百字”的目标,我们可以随便拿起一本书抄一百字。
所以,制定一个有指导性的、行动步骤明确的计划,可以缓解我们大脑的压力,让我们更快的上手做事。
基于此,我们制定的计划最好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详细列出你的目标。
有看书的目标,有做运动的目标。我们必须根据目标行动,才能一步步积累相关的“资本”。
但是,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不要只写“今天的阅读量”或者“今天的锻炼量”这样大而不恰当的语句。一定要写下读什么书,读多少页,读多长时间。
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让你不顾一切地死板地遵循这个计划,而是让你每天的行动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只要你的行动有明确的目的,你所做的事情就会“有章可循”,会强化你的行动意愿。
比如我每天都要写,这是我的目标。但是今天想写什么文章,什么时候写,睡多久,我都有明确的计划。
这样,我下班回家就可以查看自己的日程安排,坐在电脑前,以便快速上手。
第二,安排达成目标的行动方式。
实现一个目标有不同的方法。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动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
我写文章的时候一般用家里的台式机,因为屏幕比较大;如果我出差工作,那么我通常在surface上写。
同样,当我在家的时候,我通常会看纸质书,但当我出差住在酒店时,我会用kindle看书。他们看的书不一定一样。在家看的书会更系统正规,而外用kindle看的书会更容易理解和阅读。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英语,你可以在一些时间大声朗读和练习口语,而你只能在一些时间学习语法。这些考虑是你计划的一部分。
你不必局限于一种方式来实现你的目标。根据客观情况适当改变行动方式,会让我们更好的安排时间。
但是还是那句话,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具体详细的计划,想都不要想。
第三,按重要程度安排任务。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我们可以用这么多时间,所以分配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是非常必要的。
毕竟什么都想做,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不了。根据重要程度来决定每天做什么是一种妥协。
比如有时候忙起来,我很难写文章,看书,学习,更别说那天看电影放松自己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牺牲读书和看电影。毕竟写作对我来说更重要。
也就是说,在一个星期里,我可能会花五天时间写作,四天时间阅读。两者重叠的时间可能只有两天。
有了这样的安排,我可以先处理写作,再完成阅读任务。不是什么事都一起做,而是想快点做完所有的事。
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恰当地权衡任务的重要性,才能让我们继续“有条不紊地前进”。
这三点是制定行动计划非常重要的因素。
没有这些因素,并不意味着你不能采取行动,只是你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推动自己在采取行动之前迈出第一步。
但是如果你的行动计划包括了这些因素,那么你的第一步会更容易。
当然,不管怎样,人总是会习惯性的拖延。为了减轻我们的拖延,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处理它。
尽量减少你的拖延。
你有没有试过,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心在别处,很难集中注意力?
偶尔因为困难停下来,然后就不想再回到当前的任务,宁愿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任务越困难,我们越容易拖延。越是没有给我们正面反馈的任务,我们越是渴望避免做这些事情。
毕竟,比起打游戏、看电视、刷网页、完成手头的事情,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心理能量”来维持运营。
所以,为了缓解我们的拖延症,更好地分配我们有限的“心理能力”,我们必须做一些有益的措施,让大脑在这场拖延战中取得胜利。
以下六点,作为对抗拖延症的“小措施”,只要你有意识地运用在行动上,就会缓解你的“症状”。
1、给单调乏味的任务增添一些乐趣。
做运动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单调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知道如何用更有趣的方式去做,你的坚持会变得更容易。
比如跑步的时候可以带着耳机听歌,学英语,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健身房跑步机上锻炼。当然,有钱的话,家里买个跑步机,边看电视边运动,会更好玩。
2.调整自己的情绪去面对任务。
你有没有试过当别人让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时,你采取了抗拒或者消极的态度?
当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做事时,边缘系统自然可以战胜前额叶皮层。毕竟此时你正陷入负面的情绪,影响你做决定的理性。
所以,当你意识到你要做的事情有不好的情绪时,你要找出背后的原因,问自己三个问题:
a:为什么这件事让我产生了这些情绪?
b:会对我有什么实际影响吗?
c:我能暂时把这些情绪放在一边吗?
如果它对你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你就要调整心态,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它。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
你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情绪。有时候,你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你的心情自然也会改变。
3.尽量远离身边的诱惑。
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你就要想想是什么在诱惑你。
有时候写文章的时候会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看视频。观看它们需要半个多小时。这个时候,如果我想继续工作,我的大脑肯定会反抗。
所以后来我决定,在写文章或者看书的时候,一切能诱惑我的东西都被我隔离了。我不在乎任何读者的评论、询问和疑问。当我写完文章后,我一一回复了他们。
否则,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这些诱惑,什么都做不了。
4.设定明确的行动目标。
明确的目标对指导我们的行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可以把“宏观目标”变成“微观目标”。
举个例子,谁都知道“读书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习惯”是什么意思,但是人们很难开始去做。
这时候你就需要把这个“宏观目标”变成更具体的“微观目标”。你可以想,“自强不息”,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一些具体的阅读清单,比如是提高口才还是更新认知思维。
有了这样明确的方向,你就可以去寻找相关的书籍,然后开始学习知识。
5.赋予某事积极的意义。
任何事情,只要不是天灾人祸或者违法乱纪,我们都能从中得到锻炼。
比如你父母让你帮忙买菜,你觉得你根本不会做饭。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然后越想越觉得信息资源越不酷。
但是当你真正尝试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对这个领域的知识就会更新。你会知道一公斤卷心菜多少钱,猪肉什么时候会涨价,哪里的水果会更好吃,等等。这些知识会增加你的生活技能。
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你经历一段不舒服的时期。只要你能坚持过去,你的思维和认知就会变得更广阔。这是让你更加成熟强大的因素之一。
学会从自己的所作所为中寻找一些积极的意义,你的行为就会有相应的“理由”。
6.为自己设立一些行动激励方案。
做一件事有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
前者积累了成功感和自我认同感,后者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或物质奖励。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这种奖励。但如果你能主动给自己设立一些激励方案,比如完成一个小目标,你可以打几场;或者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邀请朋友去看一场电影,甚至给自己放个小假,都是不错的方式。
在任何时候,你都应该知道如何激励自己。找一个可以犒劳自己的地方,然后通过自律行动获得这种犒劳,你就会逐渐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
做任何事情,想要得到一个结果,都需要对自己狠一点。而这个“恶意”就是坚持。
有时候,虽然你很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什么都坚持不下来。到头来,你除了每年感受别人的变化,每天赞叹别人的进步,一无所有。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一直活得“闲”“无聊”的时候,就要努力工作,利用好自己下班或者其他空的闲暇时间,对自己的问题做好规划,然后改变自己的行动。
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充满意义;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人生中不留遗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