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基于问题驱动策略的落地闭环(问题驱动)

问题驱动(基于问题驱动策略的落地闭环)

在解释什么是策略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程序,程序是互联网产品的实现手段,什么是中的程序: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如果把程序比作一个人,那么数据结构就是人的身体结构,算法就是链接身体的血肉。算法是通过有限的运算步骤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计算逻辑,这个逻辑是程序运行的基础。

为什么提到算法?其实策略和算法一样,是通过输入、计算规则/逻辑和输出来解决问题的。不同的是,程序解决的是代码逻辑实现的问题,而策略解决的是业务场景中相对具体的问题。

基于问题驱动策略的落地闭环:

01定位:明确问题

1.问题场景,明确问题要在什么场景下解决。

成长裂变:用户的更新、激活、留存、转化、推荐是基于用户的业务场景,通过不同的策略实现不同用户的成长裂变目标;

风险控制:有利益的地方一定有人,有便宜的地方一定有人钻空子;在业务流程中,根据不同的推广和优惠场景,通过风控策略识别羊毛党和黑产;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中任何关键节点的问题都可以基于策略解决;比如,在电商平台用户从浏览产品、下单到售后的全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遇到的问题都可以基于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提到的案例主要针对业务流程中的场景。

2.针对问题,设定可量化的目标,通过策略验证解决问题的效果。

明确问题是什么后,指定一个可量化的目标,这是问题是否解决或解决了多少的依据,通过目标验证策略的效果,通过目标动态调整策略;

3.问题是时变的空,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策略。

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或者空可能是不同的;有两个主要方面:

战略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企业在发展阶段就把获取用户作为第一要务,那么战略的重心就会倾向于获取用户。如果企业在成长阶段把用户价值最大化作为第一要务,那么战略的重心就会向用户体验倾斜。

策略与业务场景相关。对于一个性价比高的用户来说,下班后使用打车软件时,优先推荐的应该是快车。虽然目前可能需要排队,但相比选择专车,性价比用户更愿意多等几分钟。但是用户出差去机场,快车需要排队,专车不需要。虽然用户的日常行为是追求性价比,但是为了不错过航班,还是选择了不用排队的专车服务。

02拆解:找到关键因素。

明确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影响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只有找到关键因素,我们才能制定有效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如何找到关键因素?

列举问题的可能原因。

根据上面列出的不同原因,估计每种原因的比例。

验证每种原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上发现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

以上述在电商平台下单的流程为例。根据用户数据发现,下单后的取消率很高,现在希望通过策略降低下单后的取消率。

首先,详尽列举了导致问题的原因:用户因为购买了另一个品牌的同类型产品而取消订单,用户误点击了订单按钮,用户购买后收到的物品与预期不符,并将其退回退货,以及后悔冲动点击订单等等。

其次,基于以上列举的原因,通过对用户进行抽样或结合用户特征对用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原因的占比,通过解决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带来的目标提升等维度对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

最后,如果问题原因的比例是基于数据分析,那么我们可以找到几个具体的用户,通过用户访谈验证问题原因是否具有可预测性和一致性,通过与用户沟通过程中的了解加深或调整对问题原因的认知;

03战略:关键因素的安排和组合

通过上面的拆解,我们找到了关键因素,那么下一步就是对关键因素进行重组。我们以上面提到的其中一个原因为例。比如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率高的原因之一是收到商品后发现质量不好导致退款取消。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后端供应链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是不是C端卖家。作为电商平台,不能保证每一个C端商家的产品质量,但要对用户负责。那么如何制定策略呢?

这里其实有几个关键因素:明确卖家的产品质量,尽可能把质量最高的产品呈现给买家和用户的,对质量低的产品进行跟进。

基于以上发现的关键因素,可以制定以下策略:

收集同品类不同卖家的产品质量数据,定义产品推荐指数(可以是评分,也可以是推荐模型算法);

买家和用户搜索商品时,根据商品推荐指数对商品进行排名,优先为买家和用户呈现优质商品;(这里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产品的推荐策略会比较复杂,不仅涉及到产品的质量还涉及到价格、产地等其他因素。)

对高退款单的卖家进行跟进,了解卖家商品的相关信息,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控制程序,提高销售商品的质量;

04闭环:目标驱动的战略优化

战略落地和MVP理论很像。通过最简单版本的策略落地,基于测试效果验证问题的解决效果,通过可量化目标的衡量来判断策略的正确性,要么改变策略,要么调整策略,使效果最大化。

作者结合实践经验,将整个闭环过程分解为以周为单位的闭环单元,通过团队每周的内部沟通,确认当前进度并设定下周目标,将问题的完整目标分解为能快速看到效果的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不断达成,最终实现大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