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天津修地铁要拆张伯苓旧居(张伯苓故居)

张伯苓故居(天津地铁将拆除张伯苓故居)

最近,老城记忆工作室和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队关注到了位于南门外大街和南开威尔路交叉口的一座老建筑,它是在天津地铁7号线建设期间发现的。据悉,这座建筑是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的故居之一。是民国时期建造的西式二层小楼,现在是无线电厂的房子。根据天津地铁之前的规划,这里是地铁7号线和规划中的13号线换乘站——福安街站所在的区域。这栋旧建筑会被拆除吗?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10月1日深夜回应,透露了区域最新进展。

福安街与南门外大街交叉口西南

▲张伯苓旧居俯视图

深夜回应

10月1日夜,天津轨道集团通过官方微博回应:目前,张伯苓故居保护规划正在审批过程中。全文如下▼

天津地铁7号线福安街站位于福安街与南门外大街交叉口西南侧,是地铁7号线与规划13号线的换乘站。在这个车站的实施范围内,发现了一个老建筑,是张伯苓的故居。建设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向文物、历史风貌管理、规划等政府相关部门汇报,并配合南开区相关部门进行安全鉴定。鉴定结论为“建筑物综合安全等级为四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建筑物整体(或部分)处于危险状态,必须立即采取技术措施。”针对上述情况,地铁建设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和专家对“张伯苓旧居”保护方案进行了多轮研究论证。目前,保护方案正在审批过程中。下一步,地铁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审批意见组织实施,既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又保证地铁建设平稳顺利进行。

▲张伯苓旧居所在地

根据2013年8月公布的《南开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张伯苓故居在此的具体地址为天津市南开区南门外大街272号,建于1920年,是近代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代表性建筑。

另外,张伯苓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和平区大里路87号(新加坡路39号,当时的天津英租界),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津市历史建筑。这栋三层英式别墅属于不拘一格的建筑风格,机器砖墙,多坡瓦屋顶。内部装修采用菲律宾原产的木地板、门窗、楼梯,并配有巴洛克式壁炉,装饰得很好。房子前后都有宽敞的庭院,种着花草树木,环境很安静。1950年张伯苓夫妇回到天津后,就租住在这里。

根据规划,天津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南起西青区赛达八支路站,北至河北区西峰路,途经友谊南路延长线、卫津南路、卫津路、南门外大街、程响中路、中山路、南口路,共21座车站,预计2023年8月底建成。9月17日,中建天津地铁7号线第四土建标段梅江会展中心南站顺利完成首个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入槽并浇筑混凝土,这标志着天津地铁7号线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五年前,著名作家老舍和戏剧家曹禺在美国合写了一首诗:

如果你了解中国,你会知道有一个南开。

谁知道,南开有个张校长!

张伯苓(1876-1951),名寿春,字,字行继。张伯苓的一生经历了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张伯苓一生的理想追求和教育实践、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1904年开始,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南开学校的基础上,一系列包括大学、中学、小学的南开学校教育体系在中国巍然屹立:1904年创办私立中学(1912年改名南开学校),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学校,1928年创办南开小学,1936年创办重庆南裕中学。南开系列学校的异军突起,特别是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关心国家、服务信息资源和网络社会的爱国之路,公正多变的“公能力”品格,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造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南开现象”。

▲张伯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