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分享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享一个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瘟疫。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让孩子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是小学生行为障碍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学生行为的矫正,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一、咨询对象的基本情况

陈豪,男,9岁,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差,智力一般,性格倔强,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在学校,靠着自己的实力,经常欺负同学。我敲同学,打同学的时候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课经常吃东西,做小动作。平时不爱卫生,随地吐痰,吃垃圾食品,什么场合都吃,吃完还乱扔垃圾袋,同学都不喜欢他,不想和他玩。任人老师和学生们经常向班主任谈起他。

二、问题与帮助

陈豪表现出这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在问题出现后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家长总是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各种理由,敷衍对待班主任。例如,当陈豪打一个同学时,家长会说:“我工作忙,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他。回家后,我会告诉他不要打别人。作业写不完问为什么时,家长说:“他跟我们说他写完了!"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判断该学生的行为属于心理学上的行为障碍。学生的心理障碍包括生理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小学生行为障碍是指在学校和家庭日常生活中,由于适应不良、难以自我调节、缺乏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及某些外部刺激而引起的行为问题。包括不良习惯、多动症、依赖行为、退缩行为、攻击行为、道德行为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学生就是父母没有教育好他的那个人。他小时候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有求必应,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发展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直到有一次,陈豪在课间把同桌弄伤了。家长找到学校,要求班主任安排他们的孩子不要和陈豪坐在一起。当班主任把陈豪安排在陈豪父母面前时,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有的说他喜欢打人,有的说他不爱卫生,有的说他总是影响别人的学习,有的说他乱拿别人的东西,有的说他学习不好!听到这些,陈豪的父母脸色非常难看,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孩子的问题。并且真心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让孩子学会和同学和平相处。

第三,对咨询对象的行为进行评估和诊断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陈豪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在欺负别人的过程中经常感觉自己“成功”和“强大”,喜欢狡辩,撒谎不认错;劳动意识淡薄,卫生习惯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源于其基础太差,已经到了跟不上老师讲课的地步。他说欺负同学能让同学怕他,说明他打架厉害!

根本原因:我觉得孩子是有一定上进心的,但是长期以来,因为父母关心太少,忽视,形成了很多坏习惯,在学习、健康等方面没有表现出优势,有一定的自卑感。但我要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就得选择自己的“长处”。也就是欺负别人,随意打骂别人,树立自己的“强势形象”,获得关注。

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原因:

1.爷爷奶奶的宠爱。通过和父母的交谈,我了解到他们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祖父母喜欢它们。不管陈豪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问,“我想要……”爷爷奶奶总是给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2.发现问题晚了。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不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3.。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他们对陈豪有很高的期望。但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大声训斥,严厉批评。家庭教育观念的不科学和严重偏差导致他的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且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难以纠正。

4.集体排斥。同学们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他厌学,与集体疏远,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所接受,不能得到伴侣间正常的交流,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5.教师的放任。对他历任班主任的采访,都说像他这样的学生很难改变。采取放任的态度。

四。咨询的目标和方案

作为老师,只有给孩子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才能让他心理逐渐健康,成绩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知道什么样的人会生病,比知道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重要。”在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和成因后,必须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督,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改造他,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我和陈豪的家长沟通过很多次,告诉家长这种心理和不良行为是完全可以纠正的。但是需要家长的配合,孩子的转变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建立自信,认识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把欺负别人的手段变成帮助别人的力量。削弱了以不良行为获取关注的自我中心心理。显然,获得他人尊重和认可的唯一途径是做一个健康、快乐、尊重他人的人。

具体辅导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鉴于他的实力,让他为班级做点事,然后大加表扬,让他在心里感受到老师的认可,表现出其他同学对他的态度,这是给其他同学建立一个全新的好印象。

2.这个时候老师要比以前更加重视,让他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值得信任。因为你亲师,所以可以信。

3.创建一个好的班级群体,关注这个学生,尽可能地发现他的闪光点,帮助他建立自信。多参加各种活动,让他们有成就感。与学生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

4.父母多和他沟通,多鼓励他:相信自己,你能行!

第五,辅导的过程

根据陈豪的性格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具体的辅导措施:

1.学校环境的干预。

①调节座椅。因为他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信号都会分散他的注意力。于是我选择了上课比较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旁边,坐在他前面。并且让他坐在教室前面,这样我就可以时刻关注他,针对他的不良行为采取措施,在他走神的时候及时提醒他。

②改变教学方法。采取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争取每节课都有一个让他在发言的机会,尽量把他带到课堂上,不让他的注意力在课堂外游荡。

③对学习的期望: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找出合适的学习方法,尽量减少他的工作量,减轻他的学习负担,加强对他学习技能的训练,比如准确做作业的能力,认真检查的能力。

2.家族式管理的介入。

我及时联系了父母,互相配合,一起商量干预方案。要求家长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保持平常心,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不要要求过高。另外,要给家长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日复一日的陪孩子做作业。

3.行为矫正。

对陈豪的心理辅导,光靠普通教育是不够的,但要根据他的情况对他的行为进行矫正。对于陈豪,我主要使用了两种修正方法。

①正向强化法:其目的是通过奖励和鼓励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适用于治疗多动症、学习困难等。在应用正向强化法之前,我首先决定改变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他的学习障碍。重点帮助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在他认真听讲的时候,马上给他正面的强化,比如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因为他得到了及时的回报,他感到快乐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很期待,尽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扬。偶尔分心的时候,只要他看到我在看他,很快就会克制住。

②随访咨询。每两周进行一次个别谈话,鼓励他热爱同学,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及物动词心理健康咨询的效果评价

通过一段时间师生的共同努力,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和同学交往时他能主动让步,更在意同学和老师的评价。父母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得不到他想要的,脾气也比较克制。他从一个讨厌的孩子变成了班上受欢迎的成员。他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改变了以前与同学相处时不关心的态度,与同学相处融洽,不随便打人,积极为小组工作。上学期期末考试,他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我相信通过今后的努力,陈豪一定会越来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