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海啸)是什么?你对它了解多少?)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引起的破坏性波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 ~ 800公里,几个小时内就能穿越海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能传播数千公里,能量损耗小;在浩瀚的海洋中,波高不到一米,但到了沿海浅水区,波长变短,波高急剧增大,达到几十米,形成能量巨大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和波浪特征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和冰墙每隔几分钟或几十分钟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土地,夺走生命和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海啸区域与地震带大致一致。全世界有记录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平均大约六七年一次。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和海啸约占80%。日本列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地震约占太平洋地震和海啸的60%。日本是世界上遭受地震和海啸最严重的国家。
概念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喷发、水下崩塌、滑坡等引起的自然现象。这是一种强大的破坏性波浪,也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量。
海啸图片集
海啸的波长大于海洋的最大深度,它在海底附近的传播是畅通无阻的。不管海洋有多深,海浪都能传播过去。
海啸在海洋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小时500至1000公里,两个相邻波之间的距离可能远至500至650公里。这种波浪运动卷起的波浪高度可达数十米,形成非常有害的“水墙”。
在海底50公里以下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海啸。海啸是一种强大的破坏性海浪。当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威力,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淹没沿海地区的一个,这就是所谓的海啸。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和滑坡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剧烈波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下降型”海啸和“上升型”海啸两种形式。
“下降海啸”:一些构造地震导致海底地壳大范围急剧下降。海水首先涌入突然移位下沉的空空间,其上方有大规模的海水堆积。当被淹没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时,它转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的海底地壳运动引起的海啸首先在海岸上出现了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这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一些构造地震导致海底地壳大范围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上升,隆起区上方出现大规模海水堆积。在重力的作用下,海水不得不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外围扩散,形成了巨浪。这种隆起型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首先在海岸上表现出异常高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海7.7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就属于这种类型。
与灾害现场相比,海啸可分为远程海啸和局部海啸。
telesunami:telesunami是指跨越海洋或从很远的地方传播的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海啸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区生成,一般能传播数千公里而不被岛屿或大浅滩及浅水陆架阻挡,能量衰减很小,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外的地方遭受海啸灾害。比如2004年底的印尼海啸影响了数千公里外的斯里兰卡,1960年的智利海啸也给数千公里外的夏威夷和日本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局部海啸:大部分海啸是局部海啸或局部海啸。由于当地的海洋靠近发生地震和海啸的沿海地区,海啸波到达海岸的时间也很短,只有几分钟,有时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较短或根本没有预警时间,往往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灾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