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梅茶山村(茶山有古宅,深山古村)
茶山村,这个名字让人遐想。...
山里有茶树吗?叫茶山村吗?
还没有...
村里有一棵古茶花树,故名“茶山村”。
关于茶山村
茶山村位于梅州市水车镇西部。该村起源于明初,逐渐兴盛。清末达到顶峰。村里有34栋传统民居,有9栋建筑超过200年历史。2008年被评为梅州十大客家民居和十大最美客家村落。
开车到茶山村,你会被青山绿水包围。村内古宅错落有致,农田井然有序,自然生态环境尘土飞扬,原始原始。
三混凝土墙在住宅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每栋建筑都极其讲究位置和朝向,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讲究风水的特点。
现在还有很多古民居没有得到维护和保护,依然保持着原貌,仿佛更贴近历史。
茶村书香文化浓郁,人物性格突出。不仅出了嘉应府首富、印尼富商黄等商界人才,还有全国妇联原副主席英等重要历史人物。
在寻找古宅的路上,在指示牌的指引下,我们更快的找到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关于古民居
第一个来到中国的古民居是黄氏宗祠的庄德堂,建于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它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少堂形似蝙蝠,正面厅恰似蝙蝠的嘴,左右偏厅恰似蝙蝠的翅膀。
门前八角窝坪的边缘已经被杂草覆盖,唯一的门楣石还隐约显示着主人的尊严。
长运大厦
离绍德殿不远还有一座古民居——长云楼。清卫黄建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88年),距今已有200多年。
大殿为19天井结构,中殿极为华丽精致,雄伟壮丽。人民公社化的时候,这里曾经是公社食堂,可以容纳几百人吃饭。
汇龙大厦
茶黄氏第14代祖师爷黄伯宁,已建300多年,是茶山村较早的建筑之一。
带庭院围栏和室外台阶的四杆围栏。大楼的第二层是用混凝土夯实的。木檩吊椽冷滩瓦屋顶,吊山屋顶。天井如何回归马廊,相互连接,通透流畅,木栏杆。简单装修,环境优雅,有人居住。
白楼
鲁迅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我国著名的铸铜专家黄鑫威故居,已有约300年的历史。上下厅共五个横围,规模较大,无庭院围。大楼的第二层是用混凝土夯实的。木檩吊椽冷滩瓦屋顶,吊山屋顶。
韩云大厦
韩云大厦建于清宣彤二年(1910年)。它是上世纪新加坡四大财团之一的嘉应首富黄云辉的故居。它还建立了韩云女子学校,并为Shode学校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方云楼
云楼建于1920年,由旅居印尼的富商黄·从东北坐到西南。是硬山式的房子,两厅三横,其中右边两横,左边一横。建筑由一个池塘,一个大门,一个大厅,一个水平的房子和一个天井组成。
培源大厦
培元楼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是国民党四星上将、抗日将领黄其祥的故居。该建筑为两层三栏式住宅,坐北朝南,西北向,中轴线上有大厅、天井和楼梯间,为抬梁式结构。里面还有黑金镶嵌的木雕屏风,典雅庄重,寓意吉祥如意。
大福地
笛福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黄朝华和黄新华兄弟共同建造。黄新华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他是第一次北伐时美军的参谋长,后来又担任南非各港口的筹建员。孙中山的私人委任书仍然存在。
正芳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黄南生(君宣)之父黄敬堂创建。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中西合璧。黄军之女黄干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政协常委。
韩云女子学校
对于缺乏文化知识的职场女性来说,丈夫从远方送来书籍,邮寄的钱和款不知道怎么用,买地建房的政府文件不知道怎么改。因此,村里急需一所女子学校。黄一惠在他自己的韩云大楼对面投资建造了五六个自习室,并平整了一个庭院,取名为“韩云女子学校”。然而,它现在被遗弃了,杂草丛生。
邵德学校
清末,清政府废除科举,提倡新学。潮流之下,茶山村也变了。外交家、归国贤者黄浚审时度势,主张建立这所少德学堂,并于1911年建成。学校占地2000多平方米,设施齐全,可容纳300名学生。
查村的每一座古民居都有一段传奇的历史,让人为之流连忘返。在这个宁静而原始的村落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客家人流浪的历史痕迹,了解流传至今的农耕和读书文化,理解客家文化为何厚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