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2刷机教程(你的安卓刷机历史已经完成)
极客博物馆vol.27:如果用生命力来衡量一部手机的经典程度,那么HTC HD2一定能挤进前十。有了“刷机神器”的称号,它不仅有大量的Android ROM可供选择,而且跨系统刷机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有一些老产品可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每次想起它们,我们都充满了回忆。作为GeekChoice的怀旧专栏,极客博物馆希望找到这些曾经让我们惊喜和感动的产品,带你回到它们迷人的特性。
两个月前,博物馆的极客部门写了一篇关于Moto ACTV这款硬核智能手表的文章。有网友留言希望看到HTC HD2的内容。本期极客博物馆,我们就满足这位网友的愿望。先说“刷机神器”——HTC HD2。
HTC HD2的完整型号为HTC Touch HD2,R&D代号为LEO,在一些论坛上也有使用。这款2009年发布的HTC机型预装了Windows Mobile 6.5操作系统。因为各种巧合,成为了传说中的刷机神器。其实关于这篇文章,我个人也有不少与HD2相关的故事,但由于篇幅原因,我决定以综述的形式对这款传奇手机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HD2为什么能刷这么多系统?
想要了解这款手机,必须从它最大的特色——刷机说起。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HTC HD2的官方预装系统是Windows Mobile 6.5,但是在各路大神的努力下,成功运行了WindowsPhone 7、Ubuntu(Touch)、Linux、Firefox、MeeGo、Sailfish等。,但最受欢迎的系统肯定是安卓。其中有CyanogenMod,MIUI,HTC Sense,Flyme等等,还有无数的魔法改版和各种大小的自制版本留下。
为什么一款2009年发布的Windows Mobile机型可以刷入这么多系统?这件事要从HTC泄露HD2底层驱动说起,这也为运行其他系统提供了基础。其实这和厂商适应新系统是一个道理。之所以每次Google发布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厂商都会暂时不推升级,只是因为厂商要做驱动适配、兼容性、稳定性测试,这也是Project Treble出现的原因。
简单来说,这个原理就像PC上的“黑苹果”。如果能找到相应的驱动,任何PC或笔记本电脑基本都可以完美运行mac OS。
除了底层驱动,HTC HD2的硬件规格在当时绝对是真正的旗舰机。高通QSD8250芯片的CPU频率可以达到1GHz,并且它还具有448MB RAM。这个规格对于Andriod系统来说绰绰有余,强大的硬件配置也是移植系统的基础之一。
有了两个前提,底层驱动和强大的硬件,一个俄罗斯ID为Cotulla的技术大神编写了MAGLDR引导程序,然后Recovery成功移植到HD2上。有了底层驱动和恢复,安卓系统的安装难度大大降低,因为MAGLDR的存在也为WP7等系统移植提供了前提。
后期NativeSD技术出现后,HTC HD2甚至可以完成多系统共存,不刷机切换ROM。当然,这一切,除了技术大神的无私奉献,对用户也有一定的门槛,至少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好在HD2不是那么容易“换砖”的。只要能进入三色屏,HTC HD2通过重新注入引导程序和恢复,基本可以成功“救砖”。
HTC HD2的“T版”最受欢迎。
有些人之所以那么热衷于为HTC HD2写指导和做ROM,其实是出于对HTC HD2的不愿意。Android在2009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但远没有现在和iOS共享天下的势头。可惜HTC只是为HD2这样硬件强大的手机预装了Windows Mobile 6.5系统。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在折腾Windows Mobile系统,但是它的可玩性远不如Android。所以很多人不断研究是否可以用其他系统,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硬件在WM 6.5上太“浪费”了,HTC泄露底层驱动甚至被认为是故意的。
这次极客之选找到的HTC HD2虽然没有全包,但是整体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作为HTC HD2的老用户,看得出这款HD2绝不是翻新机,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因为HD2在当时的水货市场非常火爆,出货量也不小,而且因为刷机的ROM非常丰富,生命周期也相当长,所以当时就有很多无良商家开始翻新。
HTC HD2有一个4.3英寸的WVGA(480*800像素)电容屏。之所以特别注明电容屏,是因为部分厂商在2009年前后仍会推出搭载电阻屏的产品。Wi-Fi,蓝牙,GPS,支持MicroSD卡扩展,也算是保证了配置不落伍。唯一的遗憾可能是没有前置摄像头,但是在那个3G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前置摄像头并没有列入标配名单。
虽然当时还没有“全面屏”的概念,但是HTC HD2的边框控制的非常好,正面屏的比例在当时是非常高的。其实“HD”这个名字正是因为它拥有4.3英寸的巨屏。在那个iPhone还是3.5寸,安卓3.7寸屏幕是主流的年代,用巨屏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当时作为用户的我就在想“这个屏幕这么大,这应该是手机屏幕尺寸的极限了吧?”不过现在不用我多说,你们也都知道了。
HTC HD2的背部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上下都是类似皮肤的涂层,手感非常好。但如果不与外壳“裸奔”,时间长了表面的涂层很容易磨损。
由于HTC HD2采用了可更换电池的设计,因此其背部中间部分的后盖是可拆卸的,后盖采用了金属材质。一些奸商翻新的HD2不使用原装后盖,使用一段时间后掉漆也同样明显。
许多用户在购买HTC HD2时会犹豫选择哪个版本。当时市面上有三个版本,国内行货用的是型号为T8585的“多普达”品牌;。另外两个版本用的是HTC品牌,所谓的“HTC版”和现在的公版是一个概念。还有一个“T版”,是美国运营商T-Mobile的定制版,也是相对更受欢迎的版本。
在外观上,多普达T8585和HTC HD2除了logo不同之外,没有任何区别。T版HTC HD2长度略长1.5mm,接听和挂断键分别为绿色和红色(HTC版按键均为白色),听筒下方还有“T-Mobile”的logo。
CM,MIUI,HTC Sense最受欢迎。
前文提到,HTC HD2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有很多系统可以选择。Android的ROM占90%,还有一些剩余的WindowsPhone系统。其他的比较少,大部分基本都是经验,或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刷。
前面说的HD2的T版最受欢迎,因为这个版本在刷机上有天然的优势。公开版HTC HD2在使用的是448MB RAM+512MB ROM的内存组合,T版HTC HD2使用的是576MB RAM+1GB ROM的内存组合。
100多兆的RAM,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但20%的增幅在当时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是,配备1GB ROM的T版HD2,ROM选择更多,不依赖A2SD+技术,可以直接刷入完整ROM。公版HD2往往需要精简一些系统部件或者挂载在MicroSD卡上,不仅增加了刷卡机的复杂度,而且对存储卡的速度也有要求。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MIUI和CM7是相对安全的选择,稳定性和流畅度还可以。在极客玩家中,这款是HTC HD2的T版,刷入CM7系统。其实直到CM10系统,HD2也是官方支持CyanogenMod,Android 6.0下HTC HD2的流畅度还是不错的。至于技术大神的移植版,直到Android 7.0才有ROM发布,但是体验比较一般。
个人觉得MIUI是最喜欢的ROM,因为在Android 2的时代。x,虽然Android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应用已经完成,但是原生系统的体验还是远远不够,几乎没有任何本地化可言。相比之下,MIUI在UI交互、功能性、稳定性、本地化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口碑,更新速度和新功能的加入也非常及时。其实那段时间也是MIUI快速积累口碑和用户的关键时期。
对于喜欢HTC Sense UI的用户,也会选择刷HTC风格的ROM。因为硬件的相似,HTC HD2的体验和HTC G7(Desire)相差不大,但在价格上有很大优势。
对于WindowsPhone系统,大部分用户其实都是想做尝鲜,而WP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不高。即使在后来的WP7.5和WP8系统中,HTC HD2也能非常流畅的运行,而且远远好于Android系统。但是因为省电优化和软件资源的原因,如果要用HD2做主机,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Android系统。
有缺陷,但不可替代
和很多产品一样,HTC HD2并不完美,仍然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虚焊门”了。和所有的虚焊机一样,主板上的一些芯片在高温下会出现虚焊,直接导致手机关机,降温后才能正常开机。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把手机拆开,把虚焊的芯片去掉,再重新焊在主板上。当时虚焊芯片的“中标”率很高,这个问题在HD2的T版和公版都会出现。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区分。如果视频能连续录制15分钟以上不死机,基本证明这款手机没有虚焊问题。在HTC HD2流行的那几年,市面上很多二手货都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对HTC本身造成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此外,HTC HD2的电池触点也容易因为设计缺陷出现问题。如果有一天用户发现手机突然打不开了,很可能不是手机坏了或者被画成砖头了,而是电池触点没有接到电池上。
HTC HD2的屏幕触控和按键也是高危区域。如果触控问题是底层驱动或者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那么按键就会被归咎于厂商的设计问题。由于HTC HD2使用的是常规的物理按键,没有独立的电源键,要通过挂机键来锁定和解锁屏幕,这是用户的通病之一。
虽然HTC HD2有很多缺点甚至缺陷,但由于机缘巧合,它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在Android 2时代。x、刷机是很多用户的选择,通过刷机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更酷的功能。
HTC HD2不仅有大量Android ROM可供选择,而且原生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Ubuntu、Firefox等系统的选择也让它成为了当时极客精神的代表之一。HTC HD2不仅见证了Android阵营的迅速崛起,也见证了其他系统的衰落。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