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端午节不能祝别人“节日快乐”?(端午为什么不能说端午快乐)

为什么不能说端午节快乐(端午节不能祝别人“节日快乐”?)

昨天是端午节,微博和朋友圈看到很多这样的信息:

端午节不能「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

屈原投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屈原心痛。5月5日,他写完巨著《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的人们非常悲伤,纷纷涌向汨罗江去祭奠屈原。渔夫划着船,在河上来回地钓着他。一个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给屈原吃,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咬大夫的身体了。人们看到后纷纷效仿。一个老大夫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是要镇住龙和水兽,不要伤害屈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发育成褐色的种子。后来,每年五月初五,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因为

伍子胥投江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发生了战争。当时,吴国打败了越国。此时伍子胥建议顺势灭了越国,但吴王夫差被美人计迷惑,不肯听伍子胥的劝告,还认为伍子胥是奸臣,给了伍子胥死罪。忠义至死的伍子胥生前对邻居说:“我死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军入城灭吴”。然后自杀身亡。夫差听后大怒,于五月五日命人将子胥的尸体用皮衣投入江中。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因为

曹娥投江

曹娥,东汉上虞人。她的父亲在河里淹死了,但他好几天没有看到她的尸体。那时,曹娥只有十四岁,她日夜在河边哭泣。过了十七天,我也在五月五日投河自尽,五天后把父亲的尸体捞出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顺,后人修建了曹娥庙,曹娥在庙里投河自尽。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牺牲她父亲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孝顺女儿曹娥的日子。

因为

邪恶禁忌的说法

在汉代,人们认为五月五日是坏月、坏日,有“不生五月”的习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不能由男女抚养。一旦养大,公的会害父,母的会害母。甚至有一些说法,比如“五月到了官职,就再也不动了”、“五月盖房子,就秃顶了”。这种习俗从战国开始流行,一直流行到汉代。五月五日是邪恶的月份和邪恶的日子。人们通常会驱除瘟疫,驱除邪灵,寻求好运,所以这个习俗流传下来。

是真的吗?/你不说。

对于我们不能说端午节快乐的谣言,有学者和作家发微博反驳这种说法。其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发微博说,端午节和清明节不一样。端午节虽然是纪念屈原的,但也有除病祝好运,让大家开心的意思。祝“端午节快乐”是传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俗学家杨表示,端午节不是一个祭祀性的节日,所以我们可以互祝“幸福”。杨教授解释说,端午节的设立与传统农业国家对节气的重视有关。五月初五,气温回升,天气开始进入酷暑期。这时各种害虫、五毒等滋生,老百姓为了辟邪、祛病、防疫,设立了端午节。端午节喝雄黄酒,挂艾草、艾叶,抽苍术、白芷,就是为了驱虫辟邪。所以设立端午节的初衷是为了开心快乐,为了戒毒,为了平安。并不是说是清明节这样的祭祀节日。

关于端午节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杨教授说,屈原、伍子胥都是传说。关于先有节日还是先有传说,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但大多数民俗学家认为,是节日过后,传说才依附于节日,赋予它其他意义,但这些意义只是端午节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这样,端午节才成为祭祀节日。杨教授说:“我没听说过端午节不能祝幸福的说法。端午节的本意是一个欢乐的节日。”

总的来说,“端午节只能祝你安康”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