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 (罗丹的雕塑作品)

罗丹的雕塑(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很大程度上用质感和造型来表达作品,倾注了很大的心理影响。他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与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戴尔被称为欧洲雕塑的“三大支柱”。他不愧为伟大的雕塑家。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他一生努力,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秀传统,对古希腊雕塑的美、生动、对比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在现代西方雕塑和现代雕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传统雕塑艺术的大师,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塌鼻子的人,1864年的青铜雕塑

24厘米高的Emmetaji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

罗丹回到了勒科克的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他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由于没钱请模特,他请了一个塌鼻子的乞丐比比为他做模特。乞丐的丑陋让罗丹看到了他那张破旧的脸上写满了人类共有的苦难和苍凉,也让他想到了米开朗基罗这位一生努力而孤独的雕塑大师。于是,在罗丹眼里,生活和艺术的美丑就有了不同的含义。他在创作时注重作品表面的光的表达,把他想表现的思想内涵放入作品中,使雕塑艺术成为一种有力的语言,人们的思想感受远远超过视觉感受。这种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晚年努力追求的。300多年后,它在罗丹的《塌鼻子男人》中首次成熟,并贯穿其一生,成为他们灵魂和魅力的源泉。

《青铜时代》1877年,青铜雕塑高181cm。

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带着盲目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应征入伍,病后退伍回家。身无分文的罗丹曾经为了赚钱,在自己雕像上刻下老师卡里埃尔·贝勒斯(Carriere Behles)的名字,被发现并赶出工作室。一个同样在Behles工作室学习的人带领他做了一些传统的雕像来卖钱。很快,他对这一切感到厌恶,他想逃离,呼吸一些真正的艺术空气息。

事实上,罗丹真正准确和现实的作品,也是他最受攻击的作品,是《青铜时代》。从1876年到1877年,罗丹完成了这部原本名为《受伤的战士》的作品(他将原来的长矛取下,命名为《青铜时代》,寓意人类的觉醒)。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全身雕像。他似乎刚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但全身充满活力。他强壮的肌肉下似乎有血液在流动。他伸展身体,均匀呼吸。当罗丹把这件作品送到沙龙展览时,人们被如此真实的雕塑惊呆了,以至于有人认为这不是雕塑,而是从一个真人身上直接翻下来的模型。罗丹愤怒地当众即兴创作了一具无头人体(罗丹称之为“行走的人”),以证明自己扎实的写实能力。这件事说明,在传统向现代的过渡中,连艺术家自己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创新的意义,而是和普通观众一样,认为雕塑只是“雕”和“塑”的产物。然而,罗丹在探索真实性方面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直到杜尚的成品和冈查雷兹的金属焊接作品问世,这种意义才真正显现出来。

行走的人(行走的人)

1907年,青铜雕塑,高214厘米

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罗丹的雕塑其实也有传统的一面。他的《塌鼻子的人》的罗马化和青铜时代的希腊化是显而易见的,但罗丹更强调自己的当代现实主义。罗丹曾告诫青年艺术家:“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你要善于区分其中永远有益的东西:对自然的热爱和诚实的态度。这是天才大师的两种强烈情感...传统本身就建议你不断追问现实,不允许你盲目服从某个大师。”这是罗丹的基本艺术态度。所以从1880年开始,虽然他的技法逐渐从古典写实转向了写意,但这种写实的方向一直是罗丹艺术的基础,青铜时代虽然饱受诟病,但也让罗丹声名大噪,以至于法国政府给他的任务是制作即将动工的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的青铜大门。罗丹经过考虑,决定以但丁的《神曲》为素材,创作出与意大利人吉贝尔蒂的《天堂之门》相对的《地狱之门》,以体现当代人的感受。

地狱之门,1880-1917,青铜雕塑

63540085cm,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地狱之门,1880-1917,青铜雕塑。

63540085cm,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这个伟大的历史体系,从1880年到1917年罗丹去世,用了雕塑家37年的时间,让罗丹的艺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这些想法很多后来都独立成为不朽的杰作,比如《思想者》、《三影》、《Kiss》、《Ugolino》等等。罗丹在《鬼门关》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很多想法完全脱离了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被放置在大门的顶部,然后被放大三倍,成为一个独立的圆形雕塑。它最初被命名为诗人,象征着但丁面对地狱中各种罪恶的思考。这部作品改名为《思想者》后,更具有普遍意义。他低头哀悼,陷入沉思。他关注世界的悲欢离合,关注人类的未来。他在思考世界上的善与恶,美与丑,似乎总有一天他会对此做出公正的判断。罗丹把思想者表述为这个“邪恶世界”的直接见证者和监督者,作恶者终将被送入地狱。《地狱之门》众多名著中,《吻》是最美的一部。它选自《神曲》中弗朗西丝卡和保罗因“不能恋爱”而坠入地狱的故事,但罗丹在这里表现出的是纯洁无邪,两个赤裸的形象充满了青春活力——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怎么会和地狱联系在一起呢?罗丹用这种对比来表达他对传统的反叛。

38推荐作品《思想者》,1902-04,青铜雕塑

高180cm,巴黎罗丹自然历史收藏。

吻,1901-04,大理石雕塑

82 x 122 x 153厘米,由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加莱市民,1889年,青铜雕塑

231248200cm,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纪念碑),1898年,青铜雕塑

巴黎蒙帕纳斯大道。

亚当(Adam),1880年,青铜雕塑

身高194cm,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贝罗纳(Bellona,战争女神),1879年,青铜雕塑。

高102厘米,由巴黎奥赛博物馆收藏。

带有模型底座的维克多·雨果半身像

(雨果半身像)1883年,青铜雕塑

高49厘米,由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永恒的偶像,1889年,石膏雕塑

高73cm,被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永恒的春天,1897年,青铜雕塑

身高77cm,俄罗斯圣彼得堡阿米塔吉博物馆

富吉特·阿莫尔,1890-1895,大理石雕塑

61x105x43cm,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女仆(美人鱼),1888年

青铜雕塑43x42x32cm

布达佩斯Szpmvszeti Mzeum。

维克多·雨果纪念碑(雨果纪念碑)

1895-1896年,石膏雕塑,104x134x82cm厘米

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维克多·雨果纪念碑(雨果纪念碑)

1898年,石膏雕塑,219x147x110cm厘米

巴黎罗丹博物馆收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