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用意念让熟鸡蛋孵小鸡”,第二作者也回应了(新华社:反智论文何以过审?)

新华社记者:为什么反智论文被审查?(《让煮熟的鸡蛋孵出有想法的小鸡》,第二作者也有回应)

近日,一篇名为《熟鸡蛋变生鸡蛋(鸡蛋重生)——孵小鸡的实验报告》冲上热搜。

文章声称,学生在该校导师郭某的指导下,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法”,将煮熟的鸡蛋变成生鸡蛋,孵出小鸡。

记者注意到,该文章发表在《摄影地理》杂志2020年第22期,第一作者为郑州春林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郭萍。

校长回应:不知道原理,只知道现象。

△本文摘要中说熟鸡蛋回生实验成功,提出熟鸡蛋回生后的鸡蛋也有生命力。

△本文提到,学生利用自己的“超心理意识能量法”,成功回收了40多个熟鸡蛋。

据该论文消息,记者从郑州市春林职业培训学校证实,上述论文作者“郭萍”确为该校校长,本名郭华平,平时用名“郭萍”。

他回应说,相关论文是他自己写的。不过,她说这是她的个人爱好。做了相关实验后,她将实验报告提交给《摄影地理》等杂志发表。

郭华平说,《熟鸡蛋变生鸡蛋(鸡蛋重生)——孵出小鸡的实验报告》一文中提到的“学生用超心理意识的能量法使鸡蛋重生”的表述,确实在实验中出现过,“我不知道原理,我只知道现象。”

据沸点视频最新消息,校长郭萍作出最新回应,称实验中孵化的鸡都正常下蛋,涉及未知科学。一般来说,是指时光倒流预测未来,人们准备进行人体实验。目前可以接受孩子报名,外地学生一年十几万,郑州本地孩子只有六万。

《煮熟的鸡蛋转世孵出小鸡》一文的第二作者:

后悔参与实验,已书面指示配合警方调查。

据红星新闻报道,《煮熟的鸡蛋与鸡蛋孵化鸡的实验报告(孵化阶段)》第二作者是新郑市“袁媛”种鸡户郭太安。

他说整个实验他只参与了蛋的孵化,并不知道自己被列为第二作者。

郭泰安已向教育局提交情况说明,讲述了他参与事件的部委点,并收到警方要求配合调查的通知。

杂志回应:是部门提交的,曾经有专业人士审核过。

另外,用户从刊登这篇文章的《图片地理》杂志上证实,这篇文章是作者投稿,去年确实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过。

《摄影地理》杂志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论文投稿只接受与地理相关的文章,版面费800元。对于稿件内容是否应该审核,照片地理的工作人员表示会由专业人士进行审核,审核后也发布了《熟鸡蛋变生鸡蛋(鸡蛋起死回生)-孵小鸡的实验报告》。

中国科学院和郑达大学的回复

4月26日,面对外界对春林职业培训学校课程设置的质疑,该校一名女性负责人宣称:“毫无疑问,这门课将来会被中科院授予,也会在郑州大学开设。”

随后,中科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声亲自走下讲台,转发了相关报道截图,用了一个字——“哦”。

26日晚,郑州大学也坐不住了。

据该报消息,关于郭萍在多个公开场合的郑州大学教授、郑州大学教师身份,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经学校核实,郭萍为郑州大学1996年成人教育校友,并未在郑州大学工作,也未在郑达大学校区办学。

新华社:

一个敢写,一个敢发,为什么反智论文会被过度审查?

新华社4月26日报道“一个敢写,一个敢发,为什么反智论文被审查了?”全文如下:

近日,一篇关于把熟鸡蛋变成生鸡蛋孵小鸡的论文在网上疯传。很多网友说,一个敢写,一个敢发。这些反智论文是怎么通过考试的?

这篇论文的全称是《关于鸡从熟鸡蛋孵到生鸡蛋(鸡蛋起死回生)的实验报告》,发表在《摄影地理》杂志上,作者、白来自郑州市春林职业培训学校。

论文描述了该校师生在课堂上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的方法成功转世熟鸡蛋;转世后的蛋孵化成小鸡,已有40多个蛋成功转世。

记者发现,《摄影地理》杂志是由吉林省新闻广电局和吉林省榆林报刊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级定期出版期刊,同时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到中国三大期刊数据库之一的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

这样一篇反科学的文章公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还是有什么灰色利益链?

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发表这样的论文对学生有什么样的示范作用?退一万步讲,也是缺乏科学精神。同时,正规学术期刊对伪科学论文大开绿灯。小的时候,意味着控制不严,自贬身份;大了就是败坏学术风气,危害科技事业。

希望有关部门彻查这个问题,把教育科研搞清楚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