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人肉搜索引擎(猫给老虎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
有人说,在最近的NBA转播禁令中,最受伤的不是腾讯体育,而是体育界的老虎队。
毕竟老虎是从篮球起家的。你不能在虎扑强行NBA,就像你不能在豆瓣谈文艺,不能在知乎说谢谢,不能在pornhub看黄片。
还好JR分析过。现在除了谈NBA,老虎还可以创作绿色文学,谈街头工资,享受全村吃蛇。甚至可以了解全国各地的彩礼和廉政人防技能。JRs常说:男生出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毕竟你不配养他的孩子。
的确,把虎扑的名字从运动社区改成直男社区并不为过。就像小红书从一个导购起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女性社区,虎扑也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男性社区,其版块囊括了铁傻子感兴趣的所有话题。
这也是字节跳动今年6月投资12.6亿元人民币收购虎扑30%股份的原因。如果体育社区的定位不调整为男性社区,仅凭虎扑的NBA球迷数量,很难支撑42亿人民币的估值。
这让我想起了老虎的另一个前身,猫。
00,我可能不知道猫扑是什么。在PC时代,猫扑是网络流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野兽易小星、奶茶妹妹、“233333”表情符号、恶搞文化、BT/YY精神、人肉搜索。
△奶茶妹妹源于猫扑。
我看到有人说,老虎和猫的关系就像周杰和周杰伦的关系一样。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有一定的继承性。
两者都经历了从垂直社区到泛娱乐社区的转变,虎扑的步行街现在很像当初猫扑的大杂烩。同时,他们的社区氛围和制梗风格也非常相似,就连虎扑JRs的称号也是受到了猫扑Mopper的启发。
现在猫扑已经黄了,它留下的历史教训一定值得虎扑借鉴。
1997年,长沙青年田哲在生日的第二天,以网名“猫扑”在网易免费二级域名上建立了一个BBS网站。初衷是找电视游戏迷,一起讨论索尼和世嘉的游戏机。
3000元游戏机+有条件上网是进入第一代猫扑社区的基本门槛。1997年上海房价3000元一平,全国网民只有62万。这个门槛不算太高。
最初猫扑的用户是小众精英,他们为猫扑贡献了一波优质的游戏评论,成为吸引第一批粉丝的基础。很多人知道猫扑是因为在网上搜了介绍。
由于地处游戏垂直社区,猫扑不像其他BBS那样区分版面,发帖后所有帖子都会汇聚成一个主榜,使得阅读火力非常集中。未来这种信息流模式反而会构建出“猫扑大杂烩”的独特风格。
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游戏的爱好者也入驻了猫扑,电视游戏原教旨主义者的砖头不足以捍卫他们的城市。
随着次元墙的攻破,越来越多的用户涌入猫扑,社区讨论的话题也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游戏。
到了2000年,大家已经可以在游戏社区的猫扑上讨论《还珠格格》了。
当时一个ID为“飞行荷兰人”的用户是赵薇里的云舔狗。看到有人喷赵薇,就展开了骂战,加上他的臭嘴,造成了官方禁止猫扑。
但是,铁汉寒是杀不死的。“飞行荷兰人”的ID被封后,他重新注册了一个马甲,继续刷帖子。这种重复迫使MopPower开发了一个用户积分管理系统。
《飞行的荷兰人》对猫扑乃至互联网社区文化影响深远。他被称为“背心之父”和“灌溉之父”。
猫扑基于MopPower开发了猫扑币和一系列道具系统。从发布救生圈、吸睛灯等工具,到猫扑宠物、虚拟股票猫Stark,一个有趣的虚拟世界向中国年轻人打开了。
小破船的搜寻工作已经完成,猫扑隐约感觉到了互联网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船长爬上桅杆,竖起了“猫扑精灵”的两面旗帜——BT和YY。
据资深Mopper说:
BT不是变态的缩写,而是跳跃思维。如果你不懂这个,你就不懂BT。
简而言之,就是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和表达方式,鼓励网络语言的跳跃式思维和再创造。
有点抽象。我们举个例子。有一个著名的BT帖子被猫扑了过去:
“手机掉进马桶后取不出来怎么办?”》
房东:我今天早上去厕所,结果发现了。不经意间,前天刚进厕所。。。看看厕所里的东西,又舍不得干。
我希望你能给我你的意见。我该怎么办?
(发布于2001年12月25日9: 08: 30)
9楼:冲水,然后去下水道接。...
23楼:建议去别处拉屎。
35楼:不知道:司马光砸缸。
四十楼:以后跟厕所说话就行了。
44楼:用手拿出来,我一个同事也是。手机掉进公司厕所后,我用手拿出来,居然拿出两部手机,赚到了!你也可以试试!
BT用自己的呓语和无厘头式的对话,让第一代网民感受到了虚拟世界特有的自由和快乐。
二十年后,当我们被淘汰。jpg对于叶来说,也是BT精神的一种不自觉的延续。
猫的YY精神比BT更好理解。YY是一个美丽但不切实际的幻想。
今天去银行只有10亿人民币,全行没那么多钱。愤怒。怎样才能比刘翔跑快2秒多?!今天买了一辆全新的宝马,用铲子送给一个路过的农民工!!》……
光看标题就能让平日受压迫的闷闷不乐的人觉得自己像个春风。
△天道好轮回,现在猛虎JRs也热衷于YY。
猫机器人的YY精神也开创了在线酷写作的先河。猫机器人的长篇原创连载YY小说《我在地铁上用蓝牙捡到一个女孩》《我和一个漂亮的同事在电梯里困了一夜》等,引爆全网,后者网上点击量号称超过2亿,在书商的追捧中集结出版。
△猫扑哥励志,给Mopper留下无限的YY空空间
在BT/YY的引导下,猫扑社区诞生了更多的恶搞文化、淫秽文化等亚文化。
2003年,南宁一所中学的升旗仪式上,一个穿着校服的小胖子斜眼回望偷拍镜头,流露出不屑。
△胖乎乎的照片
这张照片贴在了猫扑上。在“猫扑的原创小庞,请投稿”的帖子里,小胖被Moppers疯狂恶搞。一会儿被P成蒙娜丽莎,一会儿变成魔戒里的精灵射手,从国内红到海外。
时至今日,在谷歌上搜索“大名鼎鼎的胖子”,依然可以看到大量小胖恶搞照片在海外传播。
△小胖被p成精灵射手
此后“黄暴力”“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一系列恶搞事件不断发生出现在《猫扑》中。Moppers用擅长PS的巧手对新闻话题进行了解构和再造,很多网络流行语沿用至今。
△很黄很暴力来自央视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环境”的采访
伴随恶搞文化的,还有猫扑的淫秽宗教。镇教之宝就是下图。
在淫秽宗教中,法力是最高的,而野兽易小星是由领袖本人授予的。
为了实现“猥琐宗教,一桶扑腾的猫”的梦想,易小星开始戴上召唤动物打电子游戏的标志性面具,手里搓着什么东西,猥琐的气质由内而外的生成。
△召唤野兽易小星早期游戏视频
在猫扑积累了人气和资源之后,兽性的易小星从长沙辞职,去了北京创业。他创办了传媒公司“万易”,并成为“出乎意料”系列电影的创始人,进一步发展了淫秽文化。
△《万万没想到》经典桥段
经过野蛮生长,到2007年,猫扑的用户数量已经从2004年的1000万增长到近2868.5万(约占网民总数的15%),成为仅次于天涯的国内第二大社区网站。
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也让猫扑成为当时最好的人肉搜索引擎。
在“虐猫事件”和“通许门事件”中,全国各地的拖把都成了赏金猎人,几十个小时后就能清理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交给全国各地的网友痛斥。
这个时候,猫扑,随便发酵一个人肉搜索事件,就能成为法制报道等主流媒体争相讨论的话题,可以说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然而,这么好的一手牌,竟然被砸了。
网上没有记忆,现在00后都不知道猫是什么,就像不知道人人网是什么一样。
猫扑和人人网的衰落确实是和上帝同步的。
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老板:千橡互动陈一舟。
陈一舟是中国最早的实名制社交网络ChinaRen的创始人。他对行业的了解和对人气的判断,让他领先了别人一步,带着猫扑和校园/人人网。以白菜价装进他的口袋。
2003年,《大众软件》和《计算机新闻》对猫扑做了专题报道。猫扑创始人田哲在采访中坦言,自己无力应对网站的快速发展,对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
△《大众软件》2003年报道了猫扑。
当时的猫扑只有两台服务器,60M的带宽,但对于田哲个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看到报道的陈一舟迅速联系了田哲,决定全资收购茂普。
买多少钱,外人不知道,但肯定不会高多少。毕竟,2006年买下王兴的内网(后更名为Renren.com),陈一舟只花了200万美元。
2004年收购猫扑后,开始作为公司运营。创始人田哲退出江湖。
在权力交替的时候,出于公司规范管理的需要,大量原有的猫扑管理员被剥夺了权限,导致很多元老离职。
一个老拖把在离开时写道:
那时候,我们以猫扑为荣,这似乎是一种高贵的生活方式。但是猫扑确实死了,得了癌症,没救了。2004年初,当我终于离开的时候,我几乎看不到2003年以前注册的ID...损失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站长拖把自己,最后也受不了了,把这个被奉为珍宝的网站卖了。至此,猫扑只剩下一个名字了。这是你的猫扑,一个没有历史的猫扑。
离开创始团队和劳芬的猫,就像一个没有父母的野孩子,打滚,惹人注目,却没有人告诉他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在KPI的考核下,猫扑的管理员开始追求流量,而忽略了帖子的质量。各种低俗的标题开始占据论坛最有利的位置。
陈一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在他的商业版中,猫扑只是一个棋子,需要配合资本讲故事,必要时可以丢弃。
由于门户网站的广告盈利能力强于社区,从2006年开始,新东家千橡互动对猫扑进行了一次神奇的变革,将社区论坛扩展为拥有新闻、体育、娱乐、明星等10多个频道的门户网站。
通过数千万猫扑论坛的流量引流,新版猫扑门户的年广告收入已经达到数千万美元。
但盲目改版削弱了猫扑的社区属性,透支了用户的注意力,造成了大量老mopper的流失。
△成为传送门猫扑
转型为门户网站后,一方面,猫扑失去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内容的局限性,无法与新浪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站抗衡,逐渐成为低俗信息的中转站。
2009年,猫扑被列入“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首批曝光网站名单”,成为整治行动的重点。
此时,已经手握人人网王牌的陈一舟并不热衷于猫扑的发展。
2011年,人人网在纽交所上市后,200万美元的stud变成了55.3亿美元,猫扑对陈一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
2012年,出人意料的是,陈一舟将猫扑从千橡集团剥离,连公司也从北京搬到了广西南宁,原管理层全部离职。
陈一舟是资本运作的大师,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在人人网上市这件事上,猫扑其实成了受害者。陈一舟把猫扑扔到角落里,藏在雪地里,大概只是担心猫扑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大家的股价。
人算不如天算。坐拥中国版脸书,准备美滋滋地统一社交网络的陈一舟,根本没想到微博和微信的崛起,更没想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从13年前开始,以PC为基础的Renren.com就一路走下坡路。今天55.3亿美金的市值,变成了只值几千万美金的直播网站,比币圈缩水还惨。
而且猫扑的日均UV和PV越来越差,很难推销自己。17年有消息称,猫扑要把自己卖给国有的东方。com,但后来就没了。
最后带着无数70后/80后/90后的回忆,很尴尬。
以史为鉴,可以借鉴。猫的兴衰可以归结为三组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矛盾。
第一,外资和创始团队的矛盾。
二是老用户和新用户的矛盾。
第三是流量和质量的矛盾。
这些问题在今天的老虎身上也会遇到。
现在,字节跳动在虎扑持有30%的股份,创始人团队仍然掌握着话语权,但已经需要上市,准备让投资人变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走向体育、泛娱乐、成为是虎扑的既定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老用户和新用户的关系,避免核心用户的流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知乎和哔哩哔哩也有这个问题)。
智虎和哔哩哔哩有KOL。但是在虎扑步行街上能输出优质内容的作者并不多,对用户的粘性更小。
从步行街的内容质量来看,标题党和水贴越来越多。经常参观老虎的人应该看过下面的gif。
根据虎扑2016年向上交所提交的招股书,其盈利模式仍以社区流量为主,流量广告+增值服务产生的收入占比81%。
流量仍然是虎扑收入的重中之重,但有些流量是有毒的。一味追求流量,让低俗信息横行,会降低整个社区的调性,再次走猫扑的老路。
总之,希望老虎的未来不要被资本困住,而是要像铁韩寒一样打造社区文化。
《Renren.com》和《猫扑》的历史一再证明,社区文化不是金钱可以砸出来的。
当这只猫抓住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时:
记忆中的清爽美味,无非就是一根5毛钱的糖冰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