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什么是“内功”?)
少年时野心勃勃,总觉得自己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到处都是隐居的奇人异士。每个人都淡泊名利。虽然他们功夫很厉害,但对参加比赛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各种现代挑战中看不到这些大师。可惜你有那么高的技术,没有为国争光。于是我从我做起,决心好好练习,将来报效祖国。在各种世界比赛中,我都会赞美中国人的神奇力量。职业拳击,职业泰拳,在我大有作为的那一天,都将在我的脚下翻滚。于是我比同学起得早,比同学睡得晚,每天刻苦练习,只等成功傲视武林。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只是每天练一些动作,练完了就不管用了,总觉得没用。肯定少了什么,那么少了什么呢?想了想,招式没有威力,没有杀伤力。练完之后和以前一模一样,根本感觉不到力量的增加,所以我觉得肯定是内功不足,就是心法。外面是招,里面是心法。这种内外结合才能成就神奇。而心法是什么?如果内功是气,那么气是什么?想当然地认为气是一种能量,心法就是获得这种能量的途径。所谓能力,是指能量的大小。这个观点是我初中第一次接触武术的时候体会到的。当时我这样想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很完美,但我只是得到了一本秘籍,学会了心法的练习。于是我从唯一的杂志渠道得到了很多信息,买了很多心法和秘籍,一直努力训练。是什么想法让我的身体无限膨胀,伸向宇宙,宇宙的精华被吸收进我的腹部?什么样的心性菩萨捧着玉瓶把自己捧到顶;什么演示气团之结,从而打通周日,那么全身抗打,金刚不坏。现在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其实,估计今天有很多热爱武术的少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和想法。我对内功情有独钟,但从那以后我就被误导了,走错了方向。我越努力,就越不幸。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被标记的文字时,我欣喜若狂,快速而有力。只用了一个暑假就练成了“运气护体,全身作战,腹部能弹开对手”。好牛啊!如今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利剑,直刺我心,老铁!一些不懂科学是什么的“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严重忽悠科学少年。关键是他们当年居然信了!原来,让人丧失智商的不仅仅是迷恋,还有对武术的执念!
心法溯源至江月初与照人
心法,一个困扰我们认知的名词,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从源头入手,慢慢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拨云见日,恢复武侠本色。
如果打开所有的古代拳谱,都找不到“心法”这个概念。所以这个词是我们当代人杜撰出来的。也许生活中有太多我们忽略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心法”这个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第一次知道武术有心法。仔细想想,心法这个词其实来源于武侠小说和电影。在古代,我们的信息渠道很少,除了传说什么都没有。一百多年前,我们开始获得更多的信息。除了传说,还有报纸。为了报纸销量,武侠小说开始流行。然后逐渐发展起来。从报纸,到书籍,到影视,最后到现在的自媒体,等等。不可否认,我们对武侠的热爱或多或少受到了武侠小说和电影的影响。如果不同意,请看下图。一个只在学校长大,喜欢看武侠小说,痴迷武侠的单纯少年,看到以下武侠小说中的神功,会不会激动不已?我想会的,至少当时我很感动。
此图选自十几年前的一本武侠杂志,图中广告已经失效!
如果那时我有足够的零花钱,我想要每样东西的一份拷贝。可惜父母反对练武,不肯支持,悄悄攒了一个月的前期钱,只出钱买了一本九阴真镜。当时我把这个广告做成剪报的时候,就想着过几年自己挣钱,全买回来。至少我得买九阳神兵。九阴九阳跟我在一起,绝对无敌。让我们展示一下当年收藏的《九阴真镜》续集的原貌。其实在我出版的两本书《传统武术问答解谜录》和《武术入门指南》里都提到过这个片段。是小时候追求武功的一种体验。每次提起,我总是会心一笑,不禁想起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桥段,神掌之雷。
金庸武侠里有很多设定。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九阳神功、甘昆的大转变就是心法。觉远当年学过九阳之法,但不会动,所以不会用,限制了他的功夫水平。古龙在《武林外传》中将沈天骏的独门绝技“天道三式”分为心法和剑法。热爱武术的人应该看过电影《泰张驰三丰》,其中有一句觉远的经典台词,“这种气功心法不是武术知识,但它可以在你心烦意乱时带给你平静。”有很多作品都是这样设定的,我们对武侠的理解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在我们还没有接触到真正的武术之前,我们就已经对武术有了最初的了解。如果你在这个前提下接触到了按照大家的第一认知画出来的“营销武功”,这种认知产生的认同感会瞬间被放大无数倍,直到你陷进去。
我们必须承认,武侠小说和电影的影响比我们这些武侠人士要广得多。当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内功心法”这个名词的时候,一些武术家要想推广和宣传武术,就必须“蹭”武侠小说和电影的热点。顺势宣传大家公认的“秘密内功法”。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当市场上所有的人都被这种神秘的,“劣质”的东西“粉”了,真正品质好的商品也会逐渐被迫退出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迎合市场,推波助澜,假的就会变成真的,真的就会被排斥,越来越不被认可。所以后来说到心法,一定是心法,用自己的精神意识把宇宙能量引导到自己的腹部。我们来看看当年的九阴真经是怎么说的。
可能我们还有一批人认为,心念是产生能量的方式,能量是内功(内功和内功)深浅的区别。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意念是人脑的一种功能,可以调动体内的气血运行,但它绝不能脱离人体而存在,更不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力量。意念对力量的影响必须通过附着在骨骼和肌肉上来实现,所以技能力量的根本区别在于骨密度和肌腱(韧带)的力量。与观念无关,也与观念的内容无关。当然客观来说,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思想可以调动气血,气血可以强健筋骨。从这个角度来说,观念可以曲线影响技巧,但我们绝不会认为,用更强大的内容改变观念,就可以让你拥有深厚的技巧,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像我们被小说和电影影响一样。现在很多人学别人的架子,改点子内容,把点子内容普及成核心的重点功法,都是片面的,错位的努力。
心法“马甲”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原来,一提到心法,人们就从字面上联想到心理活动,认为不同的想法会产生不同的能量,能力取决于这些心理活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许多“神奇”的技术,并有了霸气的名字。意念可以调动气血。这样的引导让人感觉“热、肿、麻、凉”,其实是一种很普遍很正常的现象。但在别有用心的人嘴里,这些都是气,是能量的反应。大部分同学不理解,盲从,耳濡目染,以为这是修行成就的标志,所以继续信以为真,因为这些宣传和理念非常符合正常人的普遍认知。理解什么是武术并不容易,但是骗人就容易多了。做自己喜欢的就好,别人会说你喜欢的;无论你相信什么,人们都会宣传它。其实我没被骗,是被自己骗的。如果真的武术家告诉你被骗了,真的武术不是这样的,估计还得赢。作为一个真正的武术家,我经常跟学生说,这种心态和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看着自己的子民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心态是一样的。他说,“父亲!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是一种怜悯,一种怜悯,也是一种想挽回的无奈。佛教徒说,佛法浩瀚,难通。也是怜悯和同情,也是同样的想救却救不了的无奈。真正的武功是知行合一的学问,是实现心识合一的方法,是可以和古人“对话”的。
我们通过听和听得到的信息已经不自觉地影响了我们自己的思维,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误解和惯性。佛教说的“我执”就是这样。佛教修行,要头脑清醒,看清自然,才能断我执。只有摆脱执念,才能生出智慧,领悟本质。这样才能证菩提,见佛。所以佛即心,心即佛。武术训练可以改变气质,使人脱胎换骨。正因为你想从武术中获得力量,你就必须改变身心上的各种旧习,突破身心上的双重“自我”,才能获得更客观理性的思考和更新更强大的力量。因为理性,我们才能“放下”佛教,“清净”道教,才能不被万物表象所扰,不被感性认知所惑,才能跳出“圈子”,有更大的格局和胸怀。古代的斗士、英雄、豪杰之所以受人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实力,更是因为他们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理智和格局。
“心法”的真谛就是不怕云遮雾绕。
有良心的武侠人士,虽然迎合市场,用“心法”外衣,教的是真东西。在真正的武术体系中,有哪些被归类为「心法」?
在传统武术完整的训练体系中,表面上看有无数种功法,但实质上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都是为这些阶段的目标服务的。这些东西需要很大的笔墨去说,我在《武术内功修炼入门》这本书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有兴趣可以找找看。
武术的本质是力量和技巧。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你想获得新的力量,你必须改变你身体的重力结构。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控制和利用重心。如果利用好重心,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最起码,这是你实力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要改变结构,你需要对你的身体习惯进行微调整。这些微调就是我们常说的姿势要领。如果你想做这些微调整,让你的身体摆脱体内的“小我”,你需要从你的思想开始。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物质是首要因素,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有主观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我们要改变身体结构,这是一种物理(物质)行为,所以要服从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用白话文来说就是用思想、精神、意识来控制身体慢慢变化,但是这些方法在外面是看不到的。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中的这部分方法是最接近我们普通人认可的“心法”的,因为虽然一些有良知的武术人被迫接受了“心法”这个概念,但他们也会在真实的训练体系中把这些东西教给学生,只是为了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对接,让他们更容易接受。一日为师,一生为父,从来不是话空。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用心良苦。好老师可遇不可求,遇到他是一种福气。这些“心法”真正的练习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入门的方法也已经写在《内功武术初学者实用指南》里,这是一本为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教材。不空夸夸其谈,参赛程序、方法、原则都写得很清楚,只是为了现在很多和我当年一样痴迷武术的武术爱好者不再误入歧途,竹篮打水一场空。(编者注:作者刘勇老师的诚意跃然纸上,下面附上购买请求链接。我觉得是广告。如果我买书,我会被骗,我会被骗。可以无视,也可以绕道走!但如果它的中有一两句有用的话,就要30多块钱。我们来搞清楚如何判断价值。)
武术入门实用指南29.5美元购买
近年来,自媒体异军突起,信息爆炸已经不足以形容今天获取的信息量。各种新兴的名词和概念,在一些不择手段抢流量的运营商的帮助下,正在比武侠小说电影时代更快更无情的吞噬着剩下的清流。看来你不给自己一个系统创始人,某某拳主,某某拳头,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在练武。对于喜欢武术的群众来说,我个人建议最好选择一些经过历史积淀,世代练习的训练体系或者拳法。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所以只能彼此珍惜。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心法”是什么了,所以我建议结束“心法”这个话题。
感谢您的耐心!
**************************************************************************************************
按:点击文末“了解更多”观看刘永文老师演练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