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进入3元时代(共享充电宝全面上调至3元一小时,谁来为其寿命负责?)
编者按: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消息层出不穷。根据央视记者在深圳的走访,共享充电宝已经基本进入3元/小时时代,高档餐厅、酒吧甚至已经超过6元/小时。可以说,共享充电宝业务从那一年开始就成为了一种硬需求。那么支撑共享充电宝的是什么呢?共享充电宝涨价后,能否保证自己的营收利润?
3块钱一小时,共享充电宝成了吗?
从去年到今年,共享充电板涨价的消息一直不绝于耳,但大多是在景区的一些特殊场合,本质上没有普遍的参考意义。然而今年,记者再次走访城市时发现,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已经普遍涨到了3元/小时,在消费略高的地方,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已经超过了6元/小时,这基本代表着共享充电宝在大城市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涨价方面!
从数据上看,一些较小城市的价格已经达到3元/小时,部分城市甚至达到4元/小时,实际上已经突破了用户对共享充电宝的限价门槛。从用户的反应来看,包括社交平台上的消息,大部分用户认为现在共享充电宝又慢又贵,体验极差,更别提一些口角事件了。
从用户的需求来看,带着充电宝和充电器出门的习惯短时间内还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超级快充的加入,充电器变大了很多,便携性自然降低。其次,充电宝本身就不好携带,所以共享充电宝的基本要求还是要抓住用户懒的特点!
共享充电宝的日子也不好过。
其实共享充电宝涨价后不盈利,本身还是有复杂的逻辑的。比如共享充电宝刚开发的时候,承诺给商家很大的利润,大部分收入都用来给商家买单。再加上一部分成本,共享充电宝其实赚不了多少钱。毕竟这不是共享充电宝和用户之间的链条,中间还有商家这一重要环节。
另外,共享充电宝的用户规模在逐年下降,新增用户的增长几乎相当困难。可以说,共享充电宝已经进入了一个争夺存量的时代,共享充电宝业务很难依靠单一模式盈利。怪兽充电宝做起了白酒生意,更多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正在把定位延伸到“科技消费企业”。这真的很讽刺。要知道,共享充电宝的需求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甚至可以被戏称为技术。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逐渐意识到掌握其数据的重要性,逐渐利用其数据挖掘用户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商业化。当然,我们不反对企业利用数据做一些商业活动,只要不侵犯用户权益就行,但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这个意识,也不能完全利用数据。
因此,未来用户可能还需要担心大数据的扼杀、大数据的隐私侵犯等问题。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还能存在?
共享充电宝的发展其实很有意思。那一年自行车共享火了之后,共享经济的热度来了,但是来电科技成立之后,其他巨头陆续进入市场,包括最著名的聚美优品陈欧的投资。在共享充电宝存在的时代,iPhone还处于5V/1A的充电点时代,安卓旗舰产品也只是支持QC2.0的18W快充,至于一般的千元机和中端机,大多维持10W左右的快充。
那时候的充电宝绝对像神一样,因为大部分手机的充电容量只维持在2500 mAh左右,而且当年的处理器整体功耗表现并不好,比如高通骁龙801和苹果A7,它们的制造工艺分别是28 nm和22 nm。现在这个耗电真的是耗电大户。
这就是共享充电宝的基本历史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最近两三年,处理器逐渐进入7 nm甚至5 nm的工艺,充电功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50-60 W的超级快充已经成为旗舰机中的标配,甚至还有120W的超级快充,现在连苹果的产品都升级到20W快充了。至于电池容量,安卓产品前两年已经将电池容量升级到至少3,500 ~ 4,000 mAh。至于最近一两年,5G问世后,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基本都升级到了4,000 ~ 5,000 mAh。其实几乎没有续航焦虑!
然而,人性是懒惰的。基本上很少有人带着巨大的充电器出门,包括笨拙的充电宝。但是,即使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提升到5000 mAh,5小时重度使用的续航也无法持续。于是,相当一部分用户在户外面临续航焦虑,于是共享充电宝就成了一种解决方案,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极其便宜,让大部分用户形成了回忆和习惯。
共享充电宝的主要目标用户一定是iPhone用户。虽然iPhone12系列包括上一代iPhone11在续航上表现不错,但是iPhone产品的充电能力确实捉襟见肘,尤其是iPhone11之前的产品在续航上面临很大压力。所以当iPhone产品的电池容量逐渐增大,电池技术逐渐突破的时候,恐怕就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崩溃的时代了!
谁能杀死它?
增加电池容量是一种折衷的解决方案。即使目前部分产品提高到5000 mA,综合续航能力也不一定提高。
目前行业内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工艺技术的提升,电池技术的发展,系统的优化能力。目前制程技术普遍进入5 nm时代,高通的基带也进入5 nm。未来突破到3 nm基本不是问题,可以降低功耗。
其次,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这款小米11Pro采用的是硅氧负极电池,优点是在相同体积下可以装更大的电池。小米实现了电池容量20%的提升,特斯拉甚至可以实现30%的提升。按照理论,锂电池的容量可以增加十倍,所以未来只要能增加50%以上,就能带来可观的电池。
当然也包括苹果之前的专利技术,同样可以在相同体积下增加电池容量,这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果苹果将其应用于iPhone13系列,困扰苹果多年的续航问题可能会得到很大缓解。
当各种技术大幅提升,整体功耗降低,续航提升,那么共享充电宝的时代就真的要结束了。同样的,共享充电宝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居然被称为科技企业,真的很讽刺,所以我们期待技术的快速迭代,取代这些打着共享经济幌子的资本游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