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骗百万鞋被判10年半有期徒刑(鞋有风险!95后大学生骗鞋一百多万,获刑10年半)
男生的鞋墙堪比套房。"
近年来,鞋圈文化盛行。
“炒鞋”甚至被称为一种新的“投资渠道”
投机背后
它不仅隐藏了市场泡沫风险
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以“炸鞋”为由进行诈骗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95后炒鞋被告人小燕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小燕不服上诉,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手网站认识“大鞋圈”这个虚构的形象
受害人黄称:“和我是2019年4月通过某二手网站认识的,相识后互加了微信。聊天中,他透露自己在鞋圈有很多资源,包括他在美国、南韩等地的专业买手,在成都有实体店,还有一辆兰博基尼豪车。我觉得这个人在鞋圈很有活力,我也问了他很多关于投资球鞋的方向。”
在给被害人黄提供投资建议后,当时还是大学生的黄更加相信的“大球圈”形象。于是,2019年5月,黄某主动向小燕询问部分限量版球鞋的价格,发现小燕的货单球鞋单价比市场便宜上千元。当“中间商”觉得有差价时,黄立即在网上发布了销售限量版运动鞋的广告。
很快,黄就接到了很多“散户”的球鞋订单。收到散户的货款后,他向小燕购买了相应款式的球鞋。不到3个月,已将137万余元的“买鞋款”转给小燕。但到了约定的发货时间,小燕以各种理由拒绝按时发货,黄慌了神。
2019年6月底,黄到小燕山东老家想找小燕本人问清楚,小燕却避而不见。十天后,黄终于在家乡的火车站找到了小燕本人。两人在火车站签订了书面的购鞋合同。黄又付了一部分尾款,小燕给黄在武汉的客户寄了一个包裹。但让黄啸没想到的是,顾客陈骁收到货后告诉黄啸,所谓的限量版运动鞋其实是假货。此时,黄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并报警苏州警方。
“期货鞋”交易让鞋投机者钻空。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对方是骗子的?黄坦言:“我从小艳那里买了450双左右的期货球鞋,只有6双武汉球鞋发货,他们还说是假货。他因为各种奇怪的原因没有发货,也回避见我。我也问过圈内人,根本没有这个人,不像他吹嘘的那样。”
“三个月了,小燕几乎没有任何发货,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向小燕订货呢?”民警这样问黄。黄说:“这是因为鞋圈有自己的规则和潜规则。我买卖的鞋子都叫期货,就是没有正式卖出的鞋子,需要经过物流,海关等。所以我们同意在正式销售后的28天内发货。小燕在玩这个期货的时差,让我一直信任他。7月初才知道被骗了100多万。”
买鞋被挥霍空用于“报复性消费”
在审讯中,小燕说他没有欺骗黄。他已经把鞋子全部转给了他的上游渠道商,甚至把“鞋圈”的几个知名鞋商和具体的转账金额都告诉了警方。同时,他告诉民警,自己在北京、成都有实体店的股份,可以退还被害人黄“买鞋款”的一半。还虚构自己受唐指使“拖货”欺骗黄,并表示同意。
北京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小燕自称拥有股份的店铺员工根本不认识小燕。经进一步核实,发现小燕根本不拥有任何实体店的股份,也没有向所谓的上游鞋商支付“鞋款”。
这时,向民警道出了实情,他说:“我编造实体店的股份,给人一种可以还黄钱的假象。我没有把这双鞋的钱转给家人,只是问了一下他们的情况。至于唐,也是我编的。我给他转了13000元,因为他自称可以清除微信和支付宝记录,不会被警方调查。”
当被问及这100多万元的去向时,说,他骗了黄后,只能通过“报复性消费”来填补内心的恐慌。我花了10万买了一辆二手宝马车,花了1万在买了宠物狗,花了7万买了鞋和衣服,花了6万招待朋友...“2019年6月消费惨不忍睹,花钱特别厉害,就像中了一百万彩票一样。”萧炎回忆道。
背景:“大鞋圈”其实是大学生。
在调查过程中,小燕的真实身份逐渐浮出水面。1999年出生的萧炎是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事发时,他正在一家医院实习,实习工资每月只有1400元,无法负担他的高消费。据小燕自述,他13岁开始接触“鞋圈”,16岁成为某知名贴吧的吧主。他结识了很多和他一样喜欢玩鞋的人,渐渐进入了“鞋圈”。
说到这里,小燕爸爸眼眶湿润地说:“我是一个普通工人,月薪2670。他妈妈身体一直不好,偶尔出去打零工。我们住的房子都是政府公租房,家里没有收入。说实话,我对我的孩子不够关心。只是听说他之前有自杀倾向,他妈妈带他去医院看病。具体情况我也没多问。”
法院:从不具备交付能力和意愿应认定为诈骗罪。
庭审中,小燕自愿认罪从轻处罚,小燕的辩护人建议将其定性为合同诈骗罪。被告在交往之初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被告人和被害人有明确的合同约定。
法院审理后认为,首先,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当反映市场经济活动,具有市场交易的特征。但本案中,在案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人小燕从事与运动鞋买卖相关的市场经济活动。其次,本案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小燕不具备向被害人交付运动鞋的能力,其对合同的履行没有做任何准备。而且他诈骗被害人十次,没有任何真实交易。最后,根据被告人小燕的供述,诈骗被害人的部分钱财被其“报复性消费”挥霍一空,故其不具备交付球鞋的意志。
被告人小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捏造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民私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鉴于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较好,可以从轻处罚。综上,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一千元。
法官的陈述
近年来,“一夜暴富”的神话在年轻人中不断流传,炒鞋乱象屡禁不止,甚至导致央行发布金融简报提醒相关风险。
事实上,鞋子被“掀翻”的情况屡见不鲜,无论是“大老板”还是新手,甚至违法犯罪。在涉及“炒鞋”的刑事案件中,犯罪人和受害人都趋向于年轻化,存在“递包裹”式的交易链条。
正如本案中,被告人小燕与被害人黄均为在校大学生,被害人黄因“鞋”交易等原因轻信小燕,将自己下游客户的货款转给小燕,以获取差价。
随着投机鞋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投机鞋”的市场绝不是花生,投机鞋中有着层出不穷的套路,饥饿营销、虚假交易、制假售假、欺诈等等。
相对而言,年轻人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应该远离这种“投机”的资本游戏,不能抱着短期暴富的心态盲目跟风入市。
对此,基层法官建议:一是价格管理、金融等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此类投机市场的监管;二是销售平台和品牌要避免饥饿营销,合理限定销售价格,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第三,在中学和大学教育中增加基本的财富管理教育,引导形成健康积极的财富观。
最后,边肖也提醒大家
不要盲目跟风,疯狂炒鞋。
学习健康积极的财富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