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混元养生术(混元桩功法原理及作用)
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技法复杂。但浑元庄在多次训练演习中被反复提及,被誉为“万桩之首”。
混元庄有什么独特之处,能赢得各大门派的关注,对武术有什么重要的作用?下面详细介绍浑源桩。
一、浑源桩动作要领
双脚平行于肩宽,双膝微曲,髌骨垂直于足尖,包括缩胸、缩臀、提肛、臀坐,双臂呈椭圆形抬起置于胸前,双手手指间距30cm,颈部肌肉放松,下巴微收,头顶如线垂空,眼睛微闭或外露,嘴微闭,舌头撑起。
第二,浑元庄的思想活动
浑彝阅读活动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具体要求是内看和外看,但以内看为主,外看为辅。
所谓“内视”,是指手传来的热、胀、麻的感觉,称为“意”。进一步强化这种感觉,叫做“有意观察”。在有意观察的基础上,将热、胀、麻的感觉引导到前臂、上臂、肩、胸、背、腹、小腿、足。这个过程称为“意向”,意向、意向观察、意向合称为“内观”,三者密切相关,互为利用。
热胀麻木的反应是运动的第一阶段,但全身感觉不均衡。总的规律是上半身更明显,下半身更差。这时候就要加强下半身,让全身感觉平衡。这个阶段可以对准双脚,胀麻的感觉从双脚向上延伸。上下结合更容易表现出全身感觉的平衡,然后才能体会到全身放松舒适,舒适快乐,杂念减少,事与事都忘了。这是练习的第二阶段。
浑元庄的高级阶段,也叫圆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锻炼者稍微动一下,就会有暖流流遍全身,感觉真气充盈,功夫高超者还能把真气散发到体表。
所谓“假惺惺”,就是借助外在的景物,让心灵得到放松,找到快感,从而与“内视”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你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夜晚安静空空气清新的草原或山谷里,或者你身处一场轻轻落在头上,慢慢垂到脚跟的细雨中,你也可以想象置身于微波荡漾,温度适宜的水中,或者你可以想象独立于一望无际的海边,伴着微风等等。在实践的基础上画画很容易成功。
应该使用“自省”和“假装”的组合。一般可以在刚开始锻炼的时候练习模仿,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让自己处于舒适愉悦的情境中,然后进行自省。也可以先往里面看,热胀麻麻的感觉出现后,可以适当配合假意,避免过于专注于内观。
选择一种假的风景,千万不要今天的或者明天的,以免影响条件反射的形成。把错觉和内视紧密联系起来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但每次锻炼都要以内视为主,错觉为辅。
三。浑源桩练习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1)基本原则
1.安静:保持头脑安静,环境安静。
2.放松:精神和思想上的放松。放松法可以使用“三线放松法”,将身体分为侧、前、后三条线,从上到下逐一放松。第一行:头两侧-颈两侧-肩-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手-手指;第二行:脸-脖子-胸-腹部-两条大腿-膝关节-两条小腿-两只脚-十个脚趾;第三条线:后脑-后颈-后背-腰-两条大腿后面-两条小腿-两只脚-两只脚底。先注意一个部位,然后默念“松”,同时注意离开这个部位,然后默念“松”,从第一行开始,循序渐进,第一行放开后,放开第二行,再放开第三行,在某个部位的“休息点”轻轻观察。第一行的休息点是中指,第二行的休息点是大脚趾,第三行的休息点是前脚掌,各休息1-2分钟左右。当三根线的一个循环完成后,将意念集中在肚脐上,轻轻观察,保持安静。
3.坚持:自信坚定,坚持锻炼。
(二)注意事项
1.饥饿、体力疲劳、重病或体虚者不宜练此术。
2.“公仲游”的正在前后左右晃动。如果是轻的,可以任其自生自灭;严重的话可以暂停运动或者加大两脚距离增加稳定性。
3.选择安静空清新的环境,注意增减衣物,防止着凉。
4.安心养心,藏心养性。让全身变得轻盈灵动,想象全身的气血在各个经脉中顺畅流动。
5.女性在经期应该停止工作。
四、浑源桩功法的原理和作用
1.拉伸脊柱,练龙骨。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脊柱是“S”形曲线,是人长期直立所形成的生理曲线。如果我们想回到我们祖先的力量,灵敏度和速度,我们应该拉伸它。当你站在浑源桩时,可以通过收臀、坐臀、微收下巴、垂头如线空来拉伸脊柱。这时候摸摸腰和脊柱,你会发现生理曲度没了。再碰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搅起来。这时脊柱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练“龙骨”可以增强脊柱的柔韧性,使上半身和下半身不会因为腰椎的生理缺陷而断裂,使全身的力量连成一个整体,局部的力量可以触发全身的力量,在武术中被称为“弹簧无处不在”。用力可无止境,这在武术上叫“混元里”。
2、浑然一体,练“六面浑厚力”。
站在泥堆上不是一直站在死堆上,而是练“六面泥力”。当两臂呈椭圆形时,肘部应有向外扩张的意思,使两臂之间有一种仿佛有气球向外支撑的饱满感,称为左右侧支撑力;有后仰的意思,手臂有前伸的意思,形成前后抵靠力,称为前后抵靠力,下巴微收,头微抬,臀部收回,臀部坐下,形成上下拉伸趋势使脊柱变直,称为上下拉伸力。在身体这六种力量的作用下,血气的速度会加快,全身都会得到充实。接到工作后,你应该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快。
需要注意的是,六面精气神的力量并不是肌肉收缩的力量造成的,而是全身肌肉骨骼拉伸和运行血气结合自然产生的力量。练习时,全身要保持放松,不能有肌肉紧张。诀窍是不要使用武力。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把握松不松是最难的,要努力练习才能理解。
3.培养元气,疏通经络,修炼团结精神。
气的含义很广。总之是指物质和功能。自然,宇宙万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都依赖于气的运动。就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元气,生于先天之精,藏于人体命门,是各脏腑生长发育和活动的启动因素。“后天之气”有宗室之气,养气,卫气,卫脏。宗气是自然大气和通过脾胃消化水谷获得的精气的结合,可以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和压缩肺部。戚颖,源于水谷精微,运行于脉中,具有滋养全身、化血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分布于体表,具有内强阳,外抗卫的功能。脏腑之气是先天之气,依靠后天水谷潜移默化的营养来发挥各个脏腑的功能。元气充沛,可补贴后天之气,使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在浑源桩的练习中,肾之精,即先天之精,由后天之精滋养,精气精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叫“炼精化气”。
经络是人体内经络的总称,遍布人体各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混元庄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络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你就可以通过“心魂相依,以意引气”的练习,随意“把气感受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成“精气神合一”。
4.舒展筋骨,增加全身的生理活动范围。
在技术进攻中,如果动作到位,力量流畅,就需要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为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力量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混元庄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肉和肌腱因骨骼的拉伸而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在搏斗中,往往可以在普通人生理活动的限度内,用力量反击对手。
5、虚拟现实,稳定下盘。
混元桩要求练习者空实,即上元(肚脐以上)空,下元满。运动时,姿势重心要放在脐下。这时候身体才能稳定、舒适、自然。要求气息沉入丹田,以充实下元真气。时间久了,下盘会逐渐稳定,有足够的活力,最终产生生根发芽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