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图谱(一分钟教你读懂质粒图谱!)
质粒图谱是质粒DNA序列的物理图谱,提供了包括质粒大小、筛选标记、克隆位点、转录和翻译元件等信息。,为我们选择质粒,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新手怎么看质粒图谱?今天,我们来解释如何阅读质粒图谱。底部有一个关于质粒和酶切点选择的相关教学视频。
质粒的成分是什么?
复制启动站点:Ori是控制复制启动的站点。原核生物的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真核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始位点。
抗生素耐药基因:可轻易检测到,如Amp+、Kan+。
多克隆位点MCS:克隆携带外源基因片段。
P/E启动子/增强子
术语终止信号
加入poly(A)信号:可以稳定mRNA。
如何阅读质粒图谱
第一步:首先看Ori的位置,知道质粒的类型(原核/真核/穿梭质粒)。
第二步:看筛选标记,比如抗性,决定用什么筛选标记。
Ampr水解-内酰胺环以减轻氨苄青霉素的毒性。
Tetr可以阻止四环素进入细胞。
Camr生成氯霉素羟乙酰基信息资源的网络衍生物,使其失去毒性。
Neor(kanr)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使G418(那加霉素的衍生物)失活。
Hygr使潮霉素失活。
第三步:看看多克隆位点(MCS)。
它有多个限制酶的单一切割点。促进外源基因的插入。如果在这些位点外插入外源基因,会使一些标记基因失活,便于筛选。决定要不要放目标基因,怎么放。
第四步:看外源DNA的插入大小。
通常,质粒只能容纳小于10 Kb的外源DNA片段。一般来说,外源DNA片段越长,插入越困难,越不稳定,转化效率越低。
第五步:是否含有表达系统元件,即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克隆位点-转录终止信号。
这用于区分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通过添加一些与表达调控相关的元件,克隆载体成为表达载体。载体的选择应基于实验目的。
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克隆位点-转录终止信号
启动子-促进DNA转录的DNA序列。这个DNA区域往往位于基因或操纵子编码序列的上游,是DNA分子能够特异性结合RNApol并启动转录的位点,但启动子本身并不转录。
增强子/沉默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组(包括真核生物病毒基因组)中的一种,具有增强邻近基因转录过程的调控顺序。其功能与增强子的位置或方向无关。即它可以在被调控基因的上游或下游发挥作用。/沉默子-负增强子,负调控序列。
核糖体结合位点/起始码/SD序列(RBS/Agu/SDS): mRNA对于核糖体有两个结合位点,对于原核生物是AUG(起始码)和SD序列。
转录序列(终止子)/翻译末端终止密码子:在结构基因的最后一个外显子有一个保守的AATAAA序列,在这个下游有一个GT或T富集区,共同构成poly(A)尾信号。在基因的最后一个外显子,有一个保守的AATAAA序列,下游有一个GT或T富集区,共同构成poly(A)尾信号。
步骤6:质粒图谱上的箭头。
有些箭头是顺时针,有些箭头是逆时针,实际上代表的是两条DNA链,即质粒是环状双链DNA,它的启动子在一条链上,它的抗性基因在另一条链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