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第一美女(杭州第一美女,初婚郁达夫)
这段话中的前一个,指的是民国才子郁达夫;后一位指的是民国外交元老王的门生钟。
这是民国时期杭州第一美女、郁达夫、钟说的话。他们是她的两个丈夫。
1942年4月,一个黄道吉日,重庆的武都饭店,张灯结彩,冠盖满地,甚至中央电影制片厂还现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震动了整个山城。人们跑来跑去,互相询问谁的婚礼如此招摇。
新郎钟,时任重庆华中海事局局长,是前外交部长王的得意门生。
新娘是被誉为“杭城第一美女”的王映霞。文子川曾经这样回忆她的样子:
身材高挑,丰满结实,皮肤白嫩,轮廓很深很均匀,漂亮妩媚,眼睛特别水汪汪的。在家里经常不穿袜子,脚趾甲感染了chloden,看起来很有钱,很柔软。
然而,王映霞已经34岁了,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这是她的第二次婚姻。
杭州美女
王映霞生于1908年,原名金宝琴,杭州人。她收养了她的祖父王楠作为她的孙女,并把她的名字改为王旭,并带着这个词。
王映霞毕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被誉为校花,是当时杭城四大美女之首。
1927年1月14日,郁达夫在留日同学孙白纲的家里见到了王映霞。玉对王一见钟情,于是热情地追求。
郁达夫在当时被称为才子,他的写作有一段时间。当王映霞还是一名女教师时,他就迷上了阴郁的写作。美女总是羡慕有才华的人。王映霞不到20岁的时候,正是《爱的种子》的好时光。郁达夫的追求是如此热烈,以至于这个女孩对爱情的渴望很容易被打开。王映霞对郁达夫也有好感。
问题出在郁达夫身上,他已经结婚了。他的妻子孙权来自农村,也很有才华。余的母亲安排他们结婚,生了三个儿子。在杭城小有名气的王映霞,自然不会少人追捧。他虽然对郁达夫有意思,但一想到他的婚姻,就忍不住退缩。
很多朋友不支持郁达夫追求王映霞。他的哥哥郁满陀也多次写信警告他,“这是重婚”,郁达夫不为所动。
有句话叫“女怕张爱玲,男怕郁达夫”。其实不光是男人怕郁达夫,女孩子也怕。郁达夫对时代的男性处境有深刻的理解,但他也能分析女性的内心世界。
更何况他还是个书生。学者可怕的是,他提笔写了一封信,一封火辣的情书就飞到了王映霞。甜腻的话反复劝他:“你是想做你家的奴隶还是自由的女王?”
面对郁达夫不断的攻势,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女孩的王映霞感到“犹豫、担忧和激动”,她终于打算倒下了。他们从早到晚见面,走在一起,他们互相告白。郁达夫出版的九本日记中,详细描述了他与王映霞相识、相知、相恋的全过程,甚至连接吻的次数都有详细记录。
尽管如此,王映霞最终还是保持了保留,她提出了结合的条件:郁达夫必须和孙权离婚。
郁达夫很尴尬,但他有足够的手段来对付王映霞。
才子佳人
1927年6月5日,郁达夫和王映霞在杭宴订婚。此时距离他们相识不到半年。第二年2月在上海结婚,3月搬到上海合德路嘉禾巷。
郁达夫是如何摆脱与第一任妻子孙权离婚的?后来的研究者认为,他向王家许下诺言,答应在东京举行婚礼。当然东京的婚礼后来取消了,只在上海办了两场简单的婚宴。这是避免重婚的一种方式。这不仅是为了向王映霞家族解释他们已经结婚了,也是为了避免在世人面前再婚。
美人与才子的结合,至今仍是文坛佳话。孙权成为恍惚的背景,一切都可以忽略。王映霞对郁达夫也是无止境的满意,甚至在自传中写道:每月支出阴阳200元,相当于20多石白米,可以说是中等水平以上的家庭了。100元是用来吃饭的。价格便宜。阴阳1元可以买一只大乌龟或者60个鸡蛋。我家比鲁迅家吃得好。
楼世一回忆说,婚后,郁达夫和王映霞经常结伴外出。有一次一个朋友看见一个艳丽婀娜的少妇走在街上,身边跟着一个蓝布长衫,身体瘦弱的男人,就开玩笑说:哪个大宅的老婆带着跟班来街上?郁达夫只是开心地笑了笑。
1933年春,郁达夫不顾鲁迅等友人的反对,毅然决定迁往杭,在王映霞的故乡生活,可谓爱屋及乌。
在杭州期间,是他们两个最有安全感的一天。王映霞生了第三个孩子,郁达夫经常爱喝酒,很少出去喝醉。王映霞打牌的时候,郁达夫在家写文章、做饭。晚饭时间,他亲自跑到邻居家请她吃饭。庸俗的生活似乎令人满意。
初始裂纹
但性格毕竟是骨子里的,不能随着环境而改变。
刘开渠说:(郁达夫)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在那里他可以坐下来专心写作。然而,他的妻子王映霞是一个活泼的女人。她喜欢参加宴会和舞会。有时候达夫老师因为写作不能陪她参加社交活动,她就一个人去。久而久之,各种不愉快的纠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我觉得他们的志向和性格差异很大,这是达夫先生后来家庭破裂的重要因素。
刘开渠的说法有些道理。王映霞喜欢活泼,或者在这个年龄,他喜欢炫耀。毕竟,王映霞不像孙权那样来自农村。她外号金锁,“锁”字由金、小、壳三个字组成,意为金家的小宝贝。祖籍繁华的杭州,祖父王二男是南社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识渊博。从童年起,王映霞就一直在王二男先生的膝下自娱自乐。春雨润物细无声,受到良好传统文化的影响。
然而,王映霞特点是开放性和外向型。她第一次认识郁达夫,是从阴郁的小说《沉沦》里走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她认可《沉沦》中的开放描写。这位民国文艺女青年不像孙权那样对丈夫和孩子心满意足,尤其是二十多岁的时候。
郁达夫的母亲过生日时,郁达夫想带王回阜阳。王映霞提出要借杭州市长周湘贤的车。周的车牌是浙一,郁达夫不同意。据此,他们的朋友周莫安认为是虚荣的。
这些郁达夫早就有真知灼见,情书里的承诺是“你是想做家庭的奴隶还是自由的女王?”,让王映霞选择了后者。郁达夫也许想王昌娥夏颖,但文艺女青年的根是外力改变不了的。当他们真正面对家人时,王映霞意识到“自由女王”只是他们自己的一厢情愿。
表面上看,王映霞和郁达夫的上一次婚姻破裂是因为徐少棣或戴笠的绯闻介入,但骨子里,性格问题才是他们从才子佳人到老颜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
婚姻的琐碎必然伴随着争吵。郁达夫既然不能王昌娥夏颖,那就只能顺其自然了,但做皇后需要经济支持。郁达夫随后应福建省主席陈毅的邀请南下谋生,随后郁达夫去了武汉,留下一人在浙江待了两年。
伯劳鸟和燕子朝不同的方向飞―(指一对)彼此分开
1937年7月5日,汉口《大公报》刊登了一则通知,引起轩然大波。通知如下:
王映霞表示,在困难时期,男女分分合合是不寻常的。你和一个绅士之间的关系,以及软装、现金、金钱、契约等。那你搬过去不是问题,但是你妈妈和孩子很想你,求一个地址。郁达夫诚邀您。
仅仅几个交叉,一桩家庭丑闻就被揭开了。大众总是羡慕才子佳人的结合,也不乏酸溜溜,一下子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郁达夫指的是王映霞和时任浙江教育厅厅长的徐绍迪的恋情。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火,王映霞迁居浙江丽水。在这里,她认识了徐绍迪,徐绍迪是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有一段时间,他们成了密友,谣言四处传播。郁达夫也听到了一些传闻,很生气。他把王映霞带到了武汉,这样他们就没有机会再联系了。
据曹聚仁回忆,郁达夫有一次从痰盂里翻出许绍迪写给王映霞的信,两人吵了起来。然后王映霞跑了,藏在一个朋友家里。郁达夫让郭沫若等人查看现场,复印了这封信,分发给亲友,并刊登了寻找王映霞的启事。
郁达夫公开家丑好像不存在,郭沫若也抱怨过。他说:但如果我们站在王映霞的立场上,这真的很尴尬,自我暴露,这似乎是大福的一种病态。别人公开家丑,他只想公开。也许他应该发挥他的文学想象力,在公共场合构建一些不必要的家丑。平心而论,他确实越界了。
郭沫若不只是指宣布事件。在朋友的调解下,郁达夫和王映霞很快签署了一份协议来解决争端。但是,经过这样的风波,即使夫妻双方还有心去弥补,裂痕已经像碎了的镜子一样越来越大。1939年,郁达夫在香港《大风》杂志发表《毁家诗史》。就像他之前的《九幽日记》一样,他再次详细介绍了王映霞和徐少棣,甚至把王映霞比作自己的妃子,称之为“逃妾”。
这时,王映霞也不甘示弱,发起了反击。出生于书香门第的王映霞不允许郁达夫在报刊杂志上独树一帜。他还发表了一封长信的开头和《请看看事实》等。,坚决否认郁达夫的指责,还用言语攻击郁达夫,两人隔三差五就互相辱骂空。
当婚姻处于这样的状态时,它就无法再存在下去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以离婚告终。结婚14年,一地鸡毛,地上只剩下好奇人的瓜子。
丑闻之谜
王映霞从未承认丑闻,但所谓的空穴位不会带来风,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不是假的。多年后,王静之等人甚至透露,王映霞的外遇对象不是徐少棣,而是戴笠。
据王静之回忆,曾告诉妻子傅她肚子里有个孩子,让王静之陪她去医院,因为医生说男人要陪她去堕胎。郁达夫当时不在,王映霞想让王静之做她的男人。手术后,王静之通过各种线索猜测孩子是戴笠的。但是,他不敢把这件事告诉郁达夫,因为戴笠手段很厉害。如果郁达夫知道自己的个性会保密,那他的人生就没了。
王静之进一步认为,戴笠与王映霞从未断绝过联系。1945年后,戴笠还在上海给了王映霞一套外国房子。
王映霞把婚姻变化的原因归结于郁达夫。从她在自传中说的话来看,并非没有错误,比如郁达夫重婚的事实,在报刊杂志上贬低和抹黑自己,夫妻一吵架就丢下妻儿离家出走等等。至于徐少棣的信事件,王映霞回忆说,这三封信不是情书,而是她想撮合徐少棣,而那个女人就是徐悲鸿的红颜知己孙多慈。
王映霞最终离开了郁达夫,因为他害怕对美丽感到厌倦,他曾因醉酒而鞭打名马。此时,她已经34岁,是几个孩子的母亲,最美好的生活已经不在。
风光再婚
表面上看,王映霞似乎成了郁达夫的弃妇,但实际上,这位曾经的杭城第一美女与郁达夫的关系,可能也是为了回应与戴笠的绯闻,而王映霞更多的是两面讨好。
也许是郁达夫的话太厉害了,一直很反感于拿他跟自己的小妾相提并论,所以她说“我不要名人,也不要权贵,我只要一个正直,没有家室,身体健康,能以原配妻子的正式仪式对待她的男人”。
这时候钟适时出现了。1942年4月,由国民政府外交元老王牵线,在重庆穿上嫁衣,新郎是钟。
钟符合对丈夫的所有标准。钟在结婚前向王承诺:我知道怎么把你失去的岁月找回来。请相信我。婚后,钟信守承诺,对无微不至,呵护备至,也洗去了所有的闪光点。在钟的要求下,她辞去了外交部的工作。本来,她是不做家务的。她去厨房三天,去给我洗手做新娘汤。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共同生活了38年,直到钟于1980年在上海去世。
晚年,王映霞沉默如水,拒绝公开露面,并建宅隐居。甚至她的大部分孩子都拒绝照顾她。只有最小的独生女钟嘉丽成了她的拐杖。
2000年,王映霞去世,享年92岁。
英满天
关于王映霞和郁达夫的婚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从王映霞的角度来看,可能是他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如果钟早点出现,如果少女没有遇到郁达夫,结果会大不一样。男女之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对王映霞来说,“历史长河的流逝抹平了我心中的爱恨情仇,只留下深深的怀念”。
但对王映霞来说,她真的深爱着郁达夫。据她晚年回忆,在和郁达夫分手的前几天,她还亲自给郁做了几件新衣服,把家里剩下的钱全部留给郁达夫。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是郁达夫并没有从心底消失。
对于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自己的想法。钟死后,每次在布店看到白底红点的布,王马上想到钟眼镜上的亮点和孙子衣服上的扣子,于是买了很多这种布做床单和窗帘。
无论如何,郁达夫和钟是生命的两极。“没有前者,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没有后一条,我可能下半辈子还在流浪。”
根据世界照片,王映霞被称为“杭州第一美女”。有人觉得名不副实。事实上,也许正如汤涛回忆的那样:
(王映霞)她身材匀称。俗话说,百分之一增太胖,百分之一减太瘦,她眼睛火辣辣的。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与其说她漂亮,不如说她是一个风度翩翩,举止大方,动作不凡的女人。难怪达夫先生一见钟情,如痴如醉,转到了疯狂的地步。
看看现在网上流传的照片,其中一张被误传为的照片,其实是另一位民国名媛颜。与相比,颜的故事可能没那么有名,但同样精彩,堪称沪上最后的交际花。
民国漂亮的人,他们谋生,寻求爱情。生活像烟花一样绚烂,又比烟花更孤独。很难在一篇长文中分辨一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