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空间

科创板打新 更容易中签吗?(科创板打新)

在科技创新板(科技创新板)是不是更容易中彩票?)

4月16日,最新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业务指引》正式发布。结合之前的制度规定,科技创新板的创新相关政策逐步完善。

今天结合最新政策,给大家全面分析一下科技创新板那些事件。其中,机会风险是预先知道的。

“科技创新板有‘新’的变化。

科创板的创新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类,即战略投资者、线下投资者和线上投资者。具体点可以在下表中找到。

科技创新板三类新参与者的要点

与目前的a股创新相比,科技创新板创新主要有四点不同:

战略布局的范围扩大了。目前可以战略配售4亿多a股。

网下新增配售比例大幅提升。目前a股网下新增配售比例一般只有10%。

个人无法参与线下创新。虽然线上创新比例有所下降,但由于科技创新板投资人门槛设置和参与人数较少(详见后面的计算),最终成功率并未下降。

新股定价由网下打新机构询价过程确定,采用市场化定价方式。信息网络

“个人投资者打新网游的成功率可能会有所提高。

首先可以估算一下科技创新板网上打新中签率的最小边界。

中签率=回拨后网上发行数量和网上认购数量

=(发行量回调后网上发行比例)(发行量网上初始发行比例、个人投资者申购上限比例、申购人参与率)

其中,个人投资者的认购上限比例为1/1000,所以:

中签率=回拨后网上发行比例/首次网上发行比例1000(最大认购人数参与率)

假设1:

根据过去一年a股IPO的情况,认购倍数一般在2000倍以上,我们判断科技创新板大概率仍会引发10%的回调。由于网下初始发行比例不低于70%,回拨后网上比例/回拨前网上比例不低于40%30%=1.33。

假设2:

由于总认购金额越大,中签率越低。因此,在估算最低中签率时,我们假设所有符合科创板门槛(上交所公布的300万人)的投资者都开放了权限,全面参与了创新,即参与率为100%。

假设一家公司发行1亿股(近一年发行的新股中有近80%不到1亿股)。按照20%的初始发行比例,单个投资者的认购限额为1亿20% (1/1000) = 2万股,即需要20万沪市市值才能填满。相对于50万资产的科技创新板的开板门槛,要做到充分发挥并不困难。

考虑到科创板设立较早,投资者认购热情较高,已开通科创板权限的投资者可能会有很大比例爆满。

在这两种假设下,科创板新股最低中签率为4.44/万,高于过去一年新股的58%。

进一步,我们可以分析胜率的敏感性。根据前面的中签率计算公式,中签率影响核心变量在于回拨前后的在线分配比例和参与率。在触发回调10%的假设下,初始发行比例决定回调后的发行比例。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假设网上初始发行比例和参与率的不同场景来估算中签率。其中,对于大部分新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亿股,网上发行比例预计在20%左右。

背景知识:

1.关于科创板网下首次发行股票数量的安排

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4亿股的,网下首次发行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70%;

公开发行后,总股本超过4亿股或者发行人尚未盈利的,网下首次发行比例不得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80%。

2.关于科技创新板的回拨机制

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次数超过50次但不超过100次的,应当从网下向网上回拨,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5%;

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倍数超过100倍的,回拨比例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

原则上回拨无限售期后网下发行股票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80%。

“新的定价体系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可能被打破的。

科创板IPO网下询价对象包括7家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在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后,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为防止市场化定价结果与公司价值形成较大偏差,上交所定义了一系列规则,通过机制约束使定价结果相对合理。

平衡各方利益的机制

战略配售中强制要求券商跟投(参与跟投的保荐机构关联子公司占2%~5%,锁定24个月),通过设立资产管理计划鼓励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战略配售、线下创新和线上创新价格一致。

上市公司、主承销商和打新投资者的利益在定价博弈中会更加平衡,防止发行价过高。

定价基准

新股定价基准包括主承销商出具的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中规定的估值区间、剔除最高报价后的有效报价中值和加权平均值,以及公开募集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其他偏股型资产管理产品、全国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的报价中值和加权平均值。

对于超出上述定价参考区间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说明原因或进行投资风险特别提示。

查询规则约束

包括初步询价在内,网下投资者申报的拟认购价格在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额不得超过最低价的20%。

初步询价结束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将报价最高的部分从拟认购总额中剔除,剔除部分不得低于全体网下投资者拟认购总额的10%。

在全新的定价机制下,科创板IPO价格将实现市场化定价,突破目前23倍市盈率的上限,上市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增加了股价的波动空。因此,科技创新板新股上市后存在破发的可能。

根据历史经验,上一次市场化发行期间(2009 -2012年),上市股票超过870只,其中约16%的股票上市首日破发。

参考海外市场经验,2017年后上市的港股,约有28%在上市首日收盘并破发,其中近一半在上市首日破发。

考虑到科创板前期股票供应量小,资金需求旺盛,可能存在一定的投机氛围。

随着后期股票供给的增加,市场情绪会逐渐回归理性,破发概率开始上升。

比如创业板成立后,第一只破发的股票出现在第七个月,当时大约有80只股票上市。

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借”来创建新的基金。

由于战略配售和线下创新的比例较高,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要参与战略配售和线下创新,主要途径是通过相关产品。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方式。

战略配售基金

2018年7月发行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可以参与科技创新板股票的战略配售。参与战略配售的好处是配置比例比较高,坏处是需要12个月的锁定期。

6只产品成立后有3年封闭期,期间认购半年可解禁一次,不可赎回。目前已有6只产品上市交易。

科技创新板公开发行

截至3月底,已有55只2月后申请的名称为“科创”或“科技创新”的公募产品获得证监会受理,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混合型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有19只基金的封闭期为2年或3年。为了应对赎回压力,这些基金会在封闭期结束前一年调整新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券商资产管理产品

目前券商已经设立了科技创新板相关产品,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产品信息。

“当然,要参与科技创新板的创新,我们必须首先开放科技创新板的权限。

目前,普通投资者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开通科创板权限:

在上海开立a股证券账户;

科创板权限开通前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资产每日不低于50万元(不含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

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通过适宜性等综合评价。

届时,如果该账户在沪市的市值达到1万元,就可以参与创新。

具体来说,沪市前20个交易日(含T-2日)日均持股市值为10000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xxxxxxxx@hot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